《水浒传》作为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水浒传》中,也有很多令人值得思索回味之处,甚至由此也衍生出来了一些“千古谜团”。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作为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智囊”,“智多星”吴用的“出山之作”,可以说是一出好戏。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1)

晁盖吴用等人通过一番精彩绝伦的演出,最终骗过了“青面兽”杨志,用了几车枣子,换了十万贯生辰纲,最终扬长而去,而“青面兽”杨志,也从此心灰意冷,离开了朝廷,最终落草为寇,成了占山为王的山大王。

但就其最后结果来说,杨志在山上逍遥自在的当个山大王,或许还真的会比在军中更加舒服,可以说晁盖和杨志等人“双赢”,那么谁输了呢?

杨志原本的“恩相”,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输了,而且这倒霉的梁中书,不仅仅只是输了这一次。

要知道,在书中有交代,去年梁中书也置办了十万贯金银宝贝,送到东京给蔡京贺寿,但也被劫了,可以说,接连两年,将近20万贯金银财宝打了水漂,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晁盖等人这一行的踪迹,很快就被发现了,而去年那伙劫匪的消息却一直没有被人发现呢,难道这伙劫匪,武力比“托塔天王”晁盖等人还要高,智谋比“智多星”吴用还要强吗?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2)

绿林好汉?

如果要想知道这去年劫了梁中书十万贯生辰纲的人是谁,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用排除法来看一看。

首先就是这一路上的劫匪强盗,绿林好汉们。

从大名府到东京,这一路上会经过哪些地方呢?

杨志早已经对梁中书明说了,从紫金山、二龙山...到野云渡、赤松林等地,而且,这些地方那都是强人出没,这一路上,简单来看,也有五六个拦路“boss”。

且不说现实之中,从河北大名到河南东京,也就是开封,需不需要走过这些地方(尤其是在山东青州境内的二龙山、桃花山等地),姑且就按杨志说的这些地方来看一看。

紫金山,伞盖山,白沙坞,野云渡,这四个地方在书中并未提及,姑且暂不在讨论之列,二龙山、桃花山等地,那可都是有着明明白白的占据之人。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3)

当时二龙山的山寨寨主是邓龙,桃花山的山寨寨主是李忠和周通,那么会不会是这两伙人之一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际实力来看一看。

在“小霸王醉入销金帐”一回中,桃花山下刘太公对鲁智深说明白了,桃花山上俩大王,大约有五七百手下。

就算有刘太公由于心生恐惧,多说了一些的成分,那么三五百人也总是有的,而在“花和尚单打二龙山”一回中,“操刀鬼”曹正对杨志也讲的很明白,二龙山宝珠寺,一伙还俗的和尚,至少有四五百人。

如果这是前来打劫生辰纲的队伍,那么我们可以看一看梁中书派出的防守队伍又有多少呢?

在书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梁中书去年押送生辰纲的队伍有多少,十辆车子,每辆车子先来十个“特警”(厢禁军),再来十个普通士兵(军腱)。

总共算下来的话,也不过二三十人,就算这些军士们吃得好一些,装备好一些,能够以一敌二,那也不过相当五六十山贼罢了。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4)

从这方面上来看,路上的这几百强人,完全有实力出来把这十万贯生辰纲给劫走,但是我们却还要了解到一点,那就是去年丢了这十万生辰纲,却一直还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在书中,梁中书只说了去年生辰纲被人劫走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抓到人,却丝毫没有说这伙人是谁,如果梁中书真的知道的话,那么完全应该告诉杨志一声,让他有所防备吧。

但是他却半点没有提及这伙劫匪究竟是谁,如果真的是这沿途的“绿林好汉”们出手的话,那么总该知道是谁干的吧,这二三十个厢禁军,只要有一个活着跑回来的,那么劫匪的真面目也能大白于天下。

退一步来说,就算这二三十个军士全部被劫匪们给灭了口,难道这些劫匪们自己也不会说吗?要知道,在当时这些人本来就已经是落草为寇了,根本就不会像晁盖一样,还担心自己地保的身份,想平平静静地做个富家翁,本来就是一伙土匪,他们难道还会在乎劫生辰纲的这件事情暴露不暴露吗?而且暴露出去了更好。

好比说是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做的这件事情,说出去时,人们会怎么说:“那桃花山上,两个大王好生了得,大名府梁中书十万贯金珠宝贝,本要送到东京,在这不消一顿饭的功夫,便都上了桃花山。”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5)

这对于打响桃花山的名气,是非常有利的,不见现在的恐怖分子们,都会屡屡发声,对哪件事哪件事负责吗?

而如此能够打出来自家名头的一件事情,却从来没没有被这沿路的绿林好汉们提及过,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劫去年这十万金银宝贝的人,并非沿路的土匪。

大富大贵?

如果不是这沿途的山寨大王劫的,那么劫这生辰纲的人,难道会是和晁盖一样有点小身份的人,或者是大富大贵之人吗?只有这样的人,才会顾及身份,极力隐瞒事件的真相,而不让事件暴露。

那么在河北地区,大富大贵,我们能想到谁呢?

首先“大富者”,那就要说到“玉麒麟”卢俊义了。

在当时,卢俊义是北京城中卢员外,“河北三绝”,棍棒天下无对,后来在宋江征讨辽国时,更是以一敌四,接连阵斩对方四将。

从身份上来说,他符合,从实力上来说,他也的确是有放倒这二三十个军士的实力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6)

而河北“大贵者”,那就要属沧州“小旋风”柴进了。

柴进乃是后周柴家子弟,祖上那是当过皇帝的,甚至赵家的天下,就是从他祖上孤儿寡母手里强抢过来的,家中供着“太祖所留、丹书铁卷”,在河北,如果说谁最贵的话,那要说到柴进了。

而且柴进手下的庄客也有不少,武师洪教头也能和林冲过上几招,虽然林冲有放水的嫌疑在里面,但是一个洪教头,再加上一些庄客们,拿下这伙生辰纲,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柴进是广交天下豪杰,交朋友就需要钱,再养着大批庄客,经济压力大,也有一定动机。

那么难道会是这二人其中之一吗?但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一个最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二人一个太远,一个太近。

柴进所在沧州,不在大名府到东京的路上,远在大名府的北边,而东京是在大名府的南边,柴进想劫一趟生辰纲,那可以说要奔波数百里,在这数百里之中,赶着至少十辆大车来回往返,很难不被人看到。

而卢俊义就在大名府,和梁中书一处,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卢俊义怎么会对自己的父母官下手呢?而且卢俊义家里也是做着生意,不像柴进一样有大批的庄客要养着,谁来了先给两升米两贯钱,经济压力不大,动机也就小了很多。

所以这二人作案的几率,其实也并不大。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7)

家贼难防

这“外贼”我们基本上都排除地差不多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去想一想“内贼”呢?

在梁中书要杨志押送生辰纲时,可是明确说了,去年是因为“用人不着”,今年也是因为自己跟前“没个懂事的人”,所以才会“在此踌躇未决”。

梁中书在此时,关于押解生辰纲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无人可用。

如果只是因为一路上的盗匪过多,而担心手下的人打不过的话,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在给杨志提拔之时,可是先让他与索超比了一回武的,比武结果二人似乎也差不了太多,索超并不比杨志低了很多,如果只是担心武力问题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让索超去押解生辰纲。

从中可以看出,梁中书担心的并不是武力问题,而是另有其他,最有可能的就是忠诚的问题,很有可能去年那十万生辰纲,是被押解的那二三十个军士一起私分了,众人一块儿跑了,所以这才让梁中书因为用人的问题而踌躇不决。

而且在此次押解生辰纲时,梁中书又让自己老婆的“娘家人”,谢都管和两个虞侯一起跟着,说是多送一担子礼物,但很明显,这其中有监视杨志的作用在其里面,是什么让梁中书如此担心杨智的忠诚问题呢,很显然那就是因为早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了,上一个生辰纲,就是被自己的手下一伙“家贼”劫走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8)

而梁中书因为担心自己落个“治下不严”的罪名,故而说是被贼人劫走,至今没有抓到,这也没错,他们劫了自己的钱,自然就是一伙“贼人”了。

并且可以想一想,这伙本来就是军人出身的人,定然对官府那套捉人拿人的本事了然于胸,可以说是“反侦察手段”高超,又怎么会被轻易抓到呢?

看晁盖一伙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是缺乏反侦察意识,没两天就露馅儿了,这也佐证了拿下生辰纲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是官府中人,他们本来就知道怎么查案抓贼,所以才会没有留下丝毫线索,让梁中书就是想查也查无从可查。

而如果我们所想的更加深一些的话,那么这最大的家贼,很有可能就是梁中书本人。

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所处的地方本来就靠近边境了,而自从宋朝丢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北方边境向来就是多战之地,不然的话,也不会纷纷将林冲刺配沧州,杨志刺配北京,这就是让他们去多战之地当兵的。

然而我们却要想到了,这样的地方,梁中书这十万贯金银宝贝,要凑够也得需要不少的时间吧?就算他贪,也得贪上一阵子吧。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9)

很有可能,他自己都舍不得把这笔钱财交到他老丈人的手里,所以便安排了一伙士兵,假装压着太平车子出去转悠了一圈,然后就回来了,谎报了一个被贼人劫走了生辰纲,这样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既给自己省下的钱,也对蔡京表现出了自己的孝心。

至于抓贼抓不住,就更好解释了,贼就是他自己,还怎么抓。

而这也恰好应了梁中书所说的“用人不着”,“没个了事的人”等等说法,因为去年替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心腹,很有可能已经被他灭了口,所以今年他才会发愁,再找哪个“替死鬼”来替他送去,而被他老婆一提点,他才想到了杨志。

不过是个新刺配来的犯人,在此没有根基,无权无势,让他顶上这口黑锅,才是最容易的。

但是谁知道,梁中书的老婆,蔡京的女儿,竟然要自己的“奶公”谢主管跟着一起去,这一下儿可装不了了,这十万贯是再也不能省了,故而才真的拿了十万贯金银财宝,让杨志送去,但是谁知这次却真的出了事。

有言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在《水浒传》这本书中,本来就是突出的宋江一伙梁山好汉,他们是主角,所以给他们的各个配置,也都是最高的,这才能北平大辽、南征方腊。

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缘由(吴用智取生辰纲终暴露)(10)

而作为此书中的“智力天花板”吴用,和武力不低的晁盖、刘唐等人,做下了劫生辰纲的案子都被发现了,如果真的说要找一伙人来,比他们更厉害,做了案子还不被发现的话,那想必也是非常困难的,在一本书里,旁人怎么能比得过主角们呢?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还就是在梁中书自己身上,出了一群家贼,或者说最大的家贼就是梁中书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