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意思是飞鸟打尽了,弹弓也就被收藏起来不必使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功臣被废弃或遭杀害。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屈辱求和,曾到吴王宫廷奴仆多年。后来,勾践终于被释回国了,他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故宫南薰殿藏范蠡像,明人绘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却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
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这个人,只能和他共患难,不适合与他同享安乐。文种你至今不离开,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后,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猜疑。
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时留下佩剑一柄。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用的那把剑。他明白了勾践的意思,万分后悔当初没听范蠡的劝告,于是引剑自尽。
伍子胥像
后来,「鸟尽弓藏」这句成语就用来讽刺一些背信忘义,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的人。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例如:
他才一上任,就开除了辅选有功的部属,真是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张良就是懂得功成不居,急流勇退,才能避开像韩信这样「鸟尽弓藏」的下场。
如果公司为求降低经营成本,就把老职员资遣,那是标准的「鸟尽弓藏」,极度不厚道。
这就是「鸟尽弓藏」这个成语的典故及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