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开始练习(梅花桩-以练就身体轻灵)(1)

梅花桩,又名 梅花拳 ,简称 梅拳 ,是立于桩上练习的一种拳术,也常用来作为基础功练习。梅花桩起源于明末,最初以家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到清 乾隆 年间始向外界流传,近代以河北栾县 韩其昌 传人较多。

梅花桩开始练习(梅花桩-以练就身体轻灵)(2)

梅花桩的步法有八方步和行步两种。①八方步,也称群步。八方步又分大中小 3种。小八方步是基础步法,运动中便于闪、转,伺机进击。

中八方步和大八方步用以对付多个对手,快而不乱,进退自如,可取主动之位置,占有利之地形,进退随情,起落随形,变化有法,动静有术。②行步有 3法,即摆法、扎法、撤法。

梅花桩开始练习(梅花桩-以练就身体轻灵)(3)

梅花桩是少林门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着重练跳跃,以练就身体轻灵、步法敏捷和眼力而著称。初综之时,不必上桩,可在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每朵距离二尺至三尺不等,每朵五个圆圈作花瓣,布定梅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定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明。练者立中间一朵为实桩上,立时止一足,而着力于足尖,作独立朝岗之势,心中自定跳跃之程序,如左三右四,前二后五,依次跳去,左右足不拘。最好叫一人在旁喝叫,依其所喝桩次走去,如其人右第二朵第一桩时,练者则跳至右侧第二朵居中一桩,余此类推。但每一朵上的虚桩,须避免跳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之正中,不可偏离,以免功夫不到上桩以后,身体摇晃而跌下。在初练之时,宜先于一朵花的四个实桩上来回反复练习,继则在两朵八个实桩上行走,照此逐渐增加,练至在平地石灰所画的梅花形中能来来回回,则可正式上桩。

梅花桩开始练习(梅花桩-以练就身体轻灵)(4)

正式练功的梅花桩,用坚木棒五根,各长七尺,埋入总下三尺。桩头直径二寸,平头,外用铁箍加固。每相距二尺,中桩立于四桩中央,呈梅花形。先于桩上站马步,初用是心,继用足跟,最后用足尖,练习百日之后在各被上脑意跃,最后可在桩上练习拳术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