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在一定阶段里,达到相应的成就,功名已得,踌躇满志,风格技法、书写习惯都很稳定,于是希望不断地保持自己的水平。再往前进,挑战自己,则风险太大,自己的风格一定是社会认可的;要推翻自己, “否定自我” ,实在是既舍不得又犯不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后退,保持现状。书法界朋友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叫“守住” 。守住自己,守住已有书风,守住既有水平。

陈振濂书法价格(陈振濂书法不进则退)(1)

●但真的能守住吗?理论上说应该可以守住,不能进步,也不能退步,保持原样,总是比较容易的吧?但30年新时期书法历史告诉我们,其实保持原样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进则退,一些书法家退步了,原来笔墨感觉很精致的,忽然粗糙起来了;一些书法家造型风格很有特征的,忽然习气满纸了;但又有一些书法家壮年变法甚至衰年变法,越来越出神入化了。

●人是一个运动的生命体,人始终在变化着,人的感觉也始终在更新着,要想书法固定不变,守住原样,岂可得乎?对书法家而言:只有书法的进和退,不会有书法的停滞与固定。在某一个高峰期,一切都风调雨顺,理想境界,于是总想保持住,但事实上肯定保持不住。 “不进则退” ,是指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警惕心,要告诫自己必须努力奋进。反过来“不退则进” ,这是又一种视角,不愿自己退步、衰退,那就只能努力前行。

陈振濂书法价格(陈振濂书法不进则退)(2)

●只要时代在运动变化,社会在运动变化,人在运动变化,感觉在运动变化,书法就必然也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保持原样是做不到的, “守”是“守”不住的。不是进,就是退。这是艺术的宿命,更是书法的宿命。书法中的书写习惯是长久翰墨练习养成的,因此对书法而言,这个宿命更是大大的宿命。

●正是知道“不进则退”这个真理对书法创作的至关重要性,所以我才会对自己提出创作的“一日有一日境界” 、 “一作一面貌”的要求。这并不是要故作高深或好为炫耀,实在是太有感于书法家一以贯之的所谓“个性” 、 “个人风格”其实让多少人懒惰得不思进取,最后毁了自己本来很出色的艺术想象力与才华。它本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法家的素质,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素质。长久以来,书法家们并未意识到这是我们十分需要的素质,唯其如此,现在强调它,才更有现实针对性。

陈振濂书法价格(陈振濂书法不进则退)(3)

●中州的一周创作,让我真心感觉到了这一“不进则退”要求作为创作原则的艰难性。每天逼着自己想新套路新招式,实在是憋得不行,快疯了。但我深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道理。不经过这些磨炼,我可能是一个自得其乐的伪书法家伪艺术家。即使经过了这样的思想煎熬与磨难,我也未必会成为一个好书法家;但经历这些,我连一丝机会都没有。人总想往高处走,所以我得先“折腾”一下我自己,看看在要求别的书法家做什么如何做之时,我自己先做得如何?能做到何一程度?

陈振濂书法价格(陈振濂书法不进则退)(4)

●“不进则退”的含义是:时时更新自己的艺术感觉与能力, “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不管守得住守不住,干脆“转守为攻” ,宁在进取中失败一千次,决不在保守中懒惰一次。此次中州之行的这一启迪与初试身手,其实比十几件巨幅作品的收获,要更有价值得多。因为它会决定我今后的奋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