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即使是高三的我还是只能在家里面学习,看着一天比一天近的高考日期,又想学习又想偷懒的我只能在焦虑与放纵中度过每一天!

但是成绩不会说谎,老师每周通过学习通进行的考试检测,实实在在的暴露了我是个什么样子的臭货,身在高考大省河南,家里农村,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压力大得很。

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差的成绩,一天比一天近的高考,我心里十分着急,就是这个时候上网看见了一个学习博主,他认真的在教怎么学习,什么错误的方法和真正的技巧,我抱着好奇的心里点了进去,似懂非懂的看完了几分钟的视频,心里面想着反正怎么样都是烂了,不如试试看看能不能学好。就用了那么几天,还真考了个班里面前几名,我开始更爱学习,一直到最近这次考试,考了年级前十,这是能上985的分数,现在把他免费公布给大家,希望有用!

01

我问你,是不是害怕背大段大段的文字呢?是不是担心自己写不出主观题呢?还是说基础的概念公式都背不下来呢?

每当你翻开书本,拍了拍脸,打起精神准备死磕时,看到大片大片的文字,内心无数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为什么大多数人在记忆知识点时选择死记硬背?

乖,这其实不怪你,因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都是强烈要求你背诵某某知识点,古诗词,背!公式,背!标题下的观念,也要背!

自打我们出生以来,一个长辈夸奖一个小孩用的最多的客套话是啥?“哎哟,这孩子记性真好,还能背古诗”,请问,要是这孩子长得好一些还用夸他记性好吗?

这个过程有多痛苦,我已经不用去解释了,四个字,感同身受

一个初三学霸的网课学习计划(用了这套学习方法)(1)

02

我是如何在高频的写作中运用成千上万字的素材呢?重点在于,提取关键词,我把这个方法称为关键词记忆法

先来看下面一段话: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还能勾兑成鸡汤了。

从这段话里,我们提取相应的关键词,“知识源头”“知识浓度”“知识掺入杂质”

在提取了关键词后,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整理一下这些词语,有些人可能会说,我的语言逻辑没有那么好,没关系,你先试试看,尽管不太通畅,但还是能做到的。

那我来打个版:

知识源头就是知识起源的地方,越靠近源头,知识的浓度和质量就越高,蕴含更多的底层规律和逻辑。可是慢慢的,支流会越来越多,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混入更多的杂质,就容易勾兑成所谓的鸡汤了。

你看,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还是可以做到的吧?虽然有些地方不太通畅,甚至还需要修改一下,但是大致上的意思也接近了。

这就是关键词记忆法的好处,不用记全,十之八九即可

一个初三学霸的网课学习计划(用了这套学习方法)(2)

03

那你可能会问,某种公式下面的超长概念要怎么记忆啊?

别紧张,你仔细观察,他们所表达的核心观念是不是一致?

简单来说,就是“记少不记多”,这在大部分课本或书籍里都能发现的一个现象,关键点表达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后面的长篇大论仅仅是给前面的关键点做一个解释,再附上一些案例,好让你理解透彻。

就好像现在,我给你解释关键词记忆法一样,“关键词记忆法”作为一个关键点,大段的篇幅结合案例叙述给你听,为了让你能够理解清楚。

在对学习的东西进行记忆时,建立各种线索,提取时利用这些线索,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我们记忆的成绩。——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所以啊,能够终身受用的东西不正是我们的记忆力吗?不过你现在记忆力再好,也不会有人夸你了吧,毕竟你已经长大了。

一个初三学霸的网课学习计划(用了这套学习方法)(3)

04

以上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在短期内见效最快的学习方法了,不仅锻炼了你的记忆力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你的语言逻辑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通过这种锻炼方式,能够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

需要的话关注我吧,这段时间我会继续分享学习逆袭方法,让所有人都成为人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