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没特殊症状,体检发现最早发现是在07.6.27 化验、最早发现0.8CM,08.7.29超声所见:肝脏形状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光点分布均匀,血管纹理走向清晰,门静脉主干内径1.0CM,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不厚,囊内探及1.2*0.9CM偏强不均质回声光团,随体位移动不明显,胆囊内透声清晰,胆总管不扩张 胰腺未见明显肿大,回均匀,未见明显占位,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 脾脏后径正常,回声均匀,肋下未及超声提示:胆囊内偏强回声光团(息肉?建议复查) 医生只是说复查,复查,具体怎么办,做手术还是怎么样啊?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胆囊切除术后5大后遗症怎么治胆囊切除术后的远期副作用可包括几个方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胆囊切除术后5大后遗症怎么治胆囊切除术后的远期副作用可包括几个方面
患者:没特殊症状,体检发现。最早发现是在07.6.27 化验、最早发现0.8CM,08.7.29超声所见:肝脏形状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光点分布均匀,血管纹理走向清晰,门静脉主干内径1.0CM,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不厚,囊内探及1.2*0.9CM偏强不均质回声光团,随体位移动不明显,胆囊内透声清晰,胆总管不扩张。 胰腺未见明显肿大,回均匀,未见明显占位,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 脾脏后径正常,回声均匀,肋下未及。超声提示:胆囊内偏强回声光团(息肉?建议复查) 医生只是说复查,复查,具体怎么办,做手术还是怎么样啊?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许洪斌:外科学对胆囊息肉的指导性建议:1观察 胆囊内多发息肉,直径在1.0cm以下无症状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2预防性胆囊切除 1单发息肉;2大于1.0cm广基或基底部宽大者;4病变有增大者;5合并有胆囊结石者;6年龄在50岁以上者,伴有症状。以上均可以视为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您的超声提示单发息肉且已超过1.0cm,因此医生会建议您切除胆囊。如果您有保留胆囊的意愿,您的情况完全可以试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它是在术中通过胆道镜来观察胆囊内息肉的外观,对真假息肉进行初步判断。并可以将息肉取出做快速切片活检,最终根据病理结果来决定胆囊的去留。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患者:早安。明白了,要是把胆囊切除会怎么样的啊,我看过您的"刀下留胆" 还是相当的迷茫,具体说说,拜托!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许洪斌:
关于胆囊切除术是否对身体有影响?这个话题有很大的深度。简单地说:胆囊切除应用临床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总体来说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否则,早就废除此手术了。当然,切除一个身体本应该有的器官,对身体肯定不会一点影响也没有。
胆囊切除术后的远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除具有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留作进食高脂肪餐时,排入肠道参加消化。如果胆囊已经切除,就失去了这部分高浓度胆汁,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腹泻。 2 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的向胃返流,胃液向食管的返流:近年来这种报导明显增多,同时亦有相关的实验对照研究证实。其原因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或食道炎,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
3 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动物实验指出: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才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量的增加;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初级胆酸24h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因此,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产生胆盐池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
4 胆囊切除术后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问题: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三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黄晓强统计2566例CBD损伤病例中,1933例为胆囊切除引起,占狭窄病例的75%。以美国为例,每年要做胆囊切除约50万例;如此算来每年将有成千上万例胆管损伤发生;我国人口众多,胆囊结石病例应在美国之上;而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是胆道外科的非常疑难的课题。
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而只有胆道术后发生的Oddi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方能称得上“术后综合征”,而这一征候的治疗临床上甚感困难。
6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分析CBD原发结石形成的原因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学说就是“流体力学”的原理。在胆囊切除以后,胆囊对于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的作用,导致了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引起了胆总管代偿性扩张,从而又使胆总管内的胆流速度变慢,并发生旋涡或涡流,后者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学说。
胆囊息肉病人的胆囊功能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为了一颗小小的良性息肉轻易的切除胆囊,丧失了胆囊功能,招来了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弊病,这是现代外科的大忌,应慎重行事。关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在保胆与切胆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内镜保胆取息肉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切胆取息肉丢掉了胆囊,丧失了胆囊生理功能,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障碍,甚而有引发结肠癌的可能;保胆取息肉术式十分安全,不可能有胆囊切除的那些合并症,至今无死亡率。切除胆囊后当然无胆囊息肉复发可能;但引发了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的危险;然究竟哪一个合算?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胆囊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具有浓缩、收缩和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外,还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器官。不是可有可无的胆囊,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故不应轻易废除!当然,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已无功能,或胆囊可疑癌变者,无疑应该切除胆囊,去除病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