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1)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10月5日,本公众号发布了中科大在苏州筹建高等研究院的消息,粉丝们很关心。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看看中科大苏州高研院的具体规划!(总结为三个字:高大上!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2)

中科大软件学院(苏州)

1、苏州高研院采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受的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充分把握时代校地合作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区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之路。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将高等研究院打成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规模,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为地方产业开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量,为中国科学技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3)

进一步深化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面合作,进一步整合校地势资源,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领域广度和深度,深化办学内活,利用地方产业政策和地域优势,要引海内外高水平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针对性地为地方一批多层次,国化、高素质应用型入才。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构建中国科学术大学在苏人才、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合体,全面提升苏州市(苏州工业区)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核心竟争力,通过校地擦创新驱动发展,把握时代机遇,创造时代新成就,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构筑新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引领,以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际一流高产业区为目标,建设中国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在高等研究院基础上,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融合,运用国内国际优质资源若干新兴学科领域联合办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将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丰富高等研究院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层次,力于建立稳、长的合作机制,推动全面合作不新派化。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4)

办学模式高等研究院计划建立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期采取“2x模式,前2年在合肥开展通识教育,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念的大类培养,高年级在苏州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地接受专业课程以及实验,实习和实训。研究生阶段由多方联合培养,依托国际一流大学与科研院所,通过科教结合、所系结、国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促进科研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断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办学方向:准世界科学技米的发展前沿,立足国家和区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学校与科研院所的优质资,灵活设置并适时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首期设置量子信息、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含管理学科)三个方向,条件成熟时考虑成立相关方向融合学院。后期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及学校办学规模和需要,可增设其他学科方向。其中纳米方向将充分利用已有纳米学院基础,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天际(培东)新中心等源深化发展;生物方向将充分利用国区生物产业基础,以及融合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资源深化发展;人工智能方向将充分利用已有件学院基础深化发展。

2、100名杰青长江等重点人才,专任教师400人!

师资队伍建设:高等研究院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建期满(项目启动后4年)专任教师达到400人,包括从全球引进60-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杰青、长江特聘教授等国军重点人才获得者;“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优青、长江青年学者等获得者,并有相当规模的专职研究队伍。优先引进2-3名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领城的顶科学家分别担任三个融合学院(等)院长

3、招生规模达6000人,筹建国际学院!

人才培规划: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及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型高新技术产业人オ在保持一定规模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人才培养的内。本科生在2年后初步入学规模达到60人年,等建期满规模站到200人/年;研究生(硕博士)筹建期规模达到3000~4000人;最终目标在校生达5000~6000人

国际学院建设: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广的国际合作启动国际学院第建工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采用2 X培养方式,创新国际办学模式,力争于两年内启动招生工作,首批生规模为40人,筹建期满国际化联合培养人才的规模达到200人。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以战略求为导向,以重大科任务关和大型科技设施建设为主线,共建一流科所平台体系。中国科学技大学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紧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高等研究院设立研究机构。苏州市人民政府及苏州工业区管委会积极争取当地配政策,为研究院打造一流平台、承接重大任务、服区区域需求创造优异条件。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国家级),开展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4、高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

高等研究院是经中国科学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设立发起设立的副厅级事业法人。高等研究既实行理事会领导,董事会由甲方代表和乙方代表组成,设立联合理事长。高等研究院由中国科大的主管校领导兼任,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由苏州工业园区党工书记兼任,高等研究院设常务副院长(正处级)和常务副书记(正处级)负责主持研究院关日常工作,常务副院长和常务副书记人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董事会推荐,按程序任免,其余副职领导由中国科学术大学按组程序任免。

链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纳米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秉承我校在创新和进取中凝练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和“我创新故我在”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优异、规模适度、夯实基础、注重实践”,依托我校计算机、数学、电子、通信和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办学。同时,学院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课程内容面向软件市场和企业,强化实践教学,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

为进一步将软件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苏州市共建软件学院,2007年10月28日在苏州举办了隆重的共建协议签约仪式。苏州市工业园区将为软件学院提供一流的办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设备,并给予较大力度的办学经费补贴,用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师资。同时,软件学院在苏州办学还能充分发挥苏州市乃至长三角的区域优势,为苏州和长三角地区输送大批急需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5)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苏州)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的主体部分,坐落于风景宜人的苏州。软件学院的另外一部分位于合肥本部,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软件学院的一部分,而软件学院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个普通学院中一个。

软件学院与众多国内外著名研究院所和IT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跟踪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完善适应工业界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学院在国内一线软件城市和日本的70余家知名软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和日本法政大学合作,建立了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计划。学院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以强化实践和外语能力,提高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已逐步形成“高质量、重实践、厚基础、宽视野”等办学特色。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位置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简称为纳米学院)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苏州市共建的一所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纳米技术人才的学院。2011年1月4日在苏州举办了隆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揭牌仪式。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家纳米技术创新基地。纳米学院的成立将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和输送大量纳米技术创新人才。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8)

纳米学院地址在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内。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坐落在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基建总投资2.1亿元。纳米学院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坚实后盾,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同时,学院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课程内容面向纳米科技市场和企业,强化实践教学,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

中科大苏州校区有哪些院系(中科大苏州高研院规划)(9)

纳米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计划设置6个专业方向:纳米药物、纳米化学、纳米器件、纳米能源、纳米环境、纳米催化。

全日制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双证)学制为2.5年。其中授课与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为1.5年,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为1年。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申请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将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