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在巴拿马运河北岸的帕拉伊索遗址,考古专家发现一处金字塔遗址,该遗址内共有12座金字塔。这12座金字塔与以往在秘鲁发现的金字塔有很大的不同。

金字塔内的死者下葬时间约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中有11具遗骸是用布料遮盖的,另外还有5具遗骸则是直接身穿蓝绿色的外衣下葬的。

考古专家根据遗骸判定,这16具遗骸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人。除此之外,还在其中一具棺材内发现了一些鸦片烟管、陶瓷容器等陪葬品。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

(帕拉伊索遗址)

中国专家了解此事之后,当场哭成泪人,因为这些遗骸记录了中国人的一段辛酸历史。

那么,秘鲁的金字塔是怎么来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在秘鲁?死后又为什么会被埋葬在金字塔内……

一、关于秘鲁金字塔

印加人的祖先越过白令海峡来到了美洲大陆。印加人就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祖先。

他们在南美洲创造出了自己的文明,成为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缔造者。

但他们并未止步,又建立起了实力雄厚的印加帝国,被史学家称为“古代南美洲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文明社会”。

金字塔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因此,在秘鲁发现的金字塔又被称为印加金字塔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2)

印加金字塔跟埃及金字塔的功能性是一样的,是埋葬皇帝、贵族以及长老等人的地方。

考古专家发现,这里金字塔的辉煌程度并不逊色于已经闻名全世界的埃及金字塔。

最高的金字塔大概有18米,底座有4个足球场那么大,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建造年代要比埃及金字塔还要早。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3)

(秘鲁金字塔)

二、列强殖民统治

印加帝国盛极一时之后,包括秘鲁在内的美洲地区被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长达300多年的被殖民统治时代。

在此期间,欧洲国家在此地获取了大量物资和财富,并搬运回欧洲,为接下来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攒了原始积累。

而被迫加入世界市场的拉丁美洲,在摆脱殖民统治后,开始收拾欧洲列强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其中,秘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821年7月28日,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圣马丁宣布秘鲁独立。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秘鲁逐步摆脱列强殖民统治,政权稳固,各行各业得到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让秘鲁统治者没想到的是,原本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从非洲贩卖过来的黑奴,在参与了秘鲁独立解放运动之后,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秘鲁本土人,享受解放后的胜利果实,不愿再从事辛苦的劳作。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4)

(圣马丁雕像)

而且,领土上的独立,并不能代表秘鲁真正的独立。

秘鲁长期被欧洲列强殖民,导致秘鲁政府认为只有欧洲人才有资格组建秘鲁国家的精英阶层。

为此,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把秘鲁往欧洲化引导。把欧洲人吸引到秘鲁来,成为欧化秘鲁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5)

但这显然是秘鲁政府的一厢情愿,政策出台后的几十年里,并没有实现吸引大量欧洲移民的目标。

只有一些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农民和极少数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的精英群体来到秘鲁,但这些人均无法或不愿从事重体力劳动。

因此,秘鲁不仅没能实现欧洲化,反而进一步加重社会负担,黑奴运动此起彼伏,廉价劳动力大量短缺的问题也没能解决。

秘鲁政府实在是没办法了,退而求其次,不再仅限于吸引欧洲人移民秘鲁。

于是,在1849年再次出台了新的《移民法》,通过立法的方式,鼓励秘鲁本土民众游说外国人定居秘鲁,明确规定了凡是成功劝说10岁至40岁的外国人移民到秘鲁,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6)

但秘鲁政府再次失策,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加入秘鲁。国家想要发展,却始终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做支撑。

秘鲁的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等不及了,国家出台的政策吸引不来劳动力,于是决定向欧洲列强学习,进行奴隶贸易。

秘鲁为了避免国内黑奴运动势力逐渐强大,决定不会像欧洲列强那样贩卖黑奴,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选择中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借鉴了欧洲殖民国家的经验,认为只有那些经济状况比秘鲁差的国家的人民才愿意到秘鲁来。

当时,中国正在经历着被英国、法国等列强侵犯,秘鲁认为正好可以借助欧洲列强的势力,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

三、造成中国人愿意赴秘鲁工作的因素

自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是频繁发动侵略战争,而这些战争又常常以清政府的战败而告终。

战败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关于赔款,清政府必须要按照条约进行赔付,而这些赔款最后全部都转嫁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7)

长期经历战乱,社会财富大量被消耗,社会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无法安居乐业,进一步加剧了百姓的贫困。

而列强除了发动战争,进行殖民统治,还凭借治外法权,先后在厦门、澳门、香港等地开设卖人行,布置了好多囚禁华工的牢房和牢船,雇佣大批骗子在通商口岸等被迫开放的城市去诱骗或拐卖人口,进行掠夺和贩卖华工的勾当。

秘鲁也追随他们的脚步,干起了人口贸易。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8)

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取华工,秘鲁不满足于英法等国的手段,又开始在别的地方动起了歪心思。

1860年,秘鲁联合英法两国,借助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在与清政府谈判的过程中,强迫清政府必须将“允华民外洋别地承工”的条款写进《北京条约》。

就这短短几个字,直接把“贩卖中国人”这种违法的事情合理化了。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秘鲁以及英法等国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贩卖华工的贸易是清政府认可的,是合理合法的。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9)

生存很艰难的人民,根本就没有谋生之路。为了能够活下去,只能冒险一试,选择践行清政府允许的“华民别地承工”,漂洋过海去秘鲁工作。

四、漂洋过海到达秘鲁的“契约华工”

实际上,在1860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北京条约》之前,列强早就开始进行了贩卖华工的勾当。

1849年10月15日,第一批契约华工共计75 人远涉重洋,经过4个月的艰难航行到达秘鲁卡亚俄港,由此拉开了中国劳工前往秘鲁的序幕。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0)

最初到达秘鲁的劳工,大部分是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招募的农民、渔民以及被拐卖的穷人或者是在澳门输钱的赌徒。

剩下的那些中国劳工中,有一部分劳工是真的为寻求改善生活条件自愿前往秘鲁谋生,也有一部分人是被人口贩子欺骗诱拐来秘鲁,还有一些是吸鸦片的瘾君子。

中国劳工,地位低下,谁都可以欺辱,甚至不被当人看待,被称为“猪仔”。

负责贩卖中国劳工到秘鲁打工的公司,则称为“猪仔馆”。

中国劳工中很多人都不认识字,他们是被骗到澳门去的,没有决定自己工作的权利。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1)

中国人是没有权利在自己的“劳务合同”上签字的,合同是由中间商与买主签订,合同期限是固定的5年,后来秘鲁认为5年时间太短,增加到了8年。

这种合同实际上就是卖身契,合同签订之后,中国劳工直接成为了“买主”的财产。

在合同期内,“买主”可以随意将他们转卖,因此,这些中国人又被称为“契约华工”。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2)

接着,“猪仔馆”负责把契约华工送往目的地。

西方列强把贩运华工的船只出发地设在了被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澳门。从澳门出发,需要在海上漂泊4个月,才能到达秘鲁港口。

为了防止人口逃跑,所有华工被安置在封闭的船舱里,无法通风换气,卫生条件很差,食物发霉腐烂,导致传染病流行。

患病的华工没有得到任何医疗救治,导致很多华工病死在船上,之后,直接被抛尸大海。

一些实在无法忍受船上恶劣环境的华工,群起反抗,反抗失败后,则被捆绑住手脚,活生生地被扔进大海里。

至于那些能够顺利到达秘鲁的华工,则会被卖给某个资本家或大种植园主,或者是跟着合同上的“买主”走,然后再由这些人将华工分配去修建铁路、种植甘蔗和棉花等。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3)

根据《秘鲁华工史》描述,从 1849 年至 1874 年,先后有近 12 万中国人到达秘鲁。

最初,很多华工到达秘鲁后就是去沿海岛屿挖鸟粪。当时,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鸟粪热潮。

起初,欧洲国家并不知道鸟粪可以用来肥沃土地。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在秘鲁旅行时,发现海边有很多鸟粪。

他经过研究分析后发现,鸟粪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可以作为上好的肥料使用。

秘鲁人知道此事之后,认为秘鲁鸟类多,鸟粪多,鸟粪既然可以增加土地肥力,那就把鸟粪收集起来,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实现成吨成吨打包好卖给欧洲国家。

鸟粪迅速成为欧洲大陆需求量最大的进口货物之一。鸟粪的价格也很高,据资料记载,当时每吨鸟粪高达10英镑。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4)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秘鲁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华工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很差,再加上工作量巨大,导致很多华工被活活累死或病死,甚至自杀。

在鸟粪热潮过去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华工屈指可数。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5)

同样被送往秘鲁沿海地区的另外一些华工则是在种植园里工作,劳动环境比挖鸟粪环境相对要好一些。

但是,他们每天工作时间太长了,从清晨四点半开始就要到田地里劳动。

承受不了这种长时间工作的华工,企图翻过围栏逃跑,被庄园主家的黑人和军人联手将其抓回来,首先是一顿暴打,之后,再给逃跑华工戴上脚链,让其继续去田里劳动。

随着时间流逝,田地里出现大片的华工坟墓。

五、中国人奋起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一开始,中国人的那些反抗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在秘鲁当局看来,顶多就是跟曾经的黑奴运动一样,只是小打小闹,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来。

直至1870年,在帕蒂维尔卡镇的一个庄园里,华工再次聚众反抗,掀起了影响最大的华工起义。

此次起义不再是局限在一个庄园里,很快影响到其他庄园,前后共有1200多名华工加入到反抗起义中去。

秘鲁当局大为震惊,此次华工起义被称为“黄脸暴动”。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6)

“黄脸暴动”最后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起义在当时的秘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清政府也开始重视远在秘鲁的华工。

李鸿章与总理衙门商谈后,一致决定,要求秘鲁政府必须制定保护华工的专门条例。

双方将通过谈判的方式促成,秘鲁政府先起草条例,清政府则派官员到秘鲁调查华工的真实情况,之后双方再通过谈判的方式,把保护华工的条例确定下来。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7)

(李鸿章)

谈判在艰难曲折中进行了8个月,于1874年6月,清政府和秘鲁共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保护华工的条约——《中秘会议专条》

除了这个条约,双方还签订了一些细则条款。

此事件标志着华工反抗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清政府为保护秘鲁华工而取得的一个胜利。

六、曝尸荒野的中国劳工

华工条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秘鲁的行为,华工的生存状态有一定改善。

但是,“弱国无外交”,当华工的行为触及到秘鲁资本家利益的时候,秘鲁就会联合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施压。

清政府在列强面前说话本就没有什么分量,再加上秘鲁当时完全是按照欧洲列强的殖民模式来发展。

因此,华工条例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摆设,已经在秘鲁劳作的华工以及刚到达秘鲁的华工,都是毫无尊严可言的奴隶。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8)

奴隶的生命贱如草芥。秘鲁文化部曾向外界透露,中国劳工死后通常情况下是不被允许葬入天主教徒的墓地,必须另寻其它地点。

当时,秘鲁本地人并不重视金字塔,再加上有些金字塔经历长期风化后已经面目全非,看上去就是一座座长满荒草的小山丘。

被本地人嫌弃的地方,在中国人看来,有山的地方风水好,因此中国人便在这里修建坟墓。

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内发现的16具遗骸,存放的环境不一样,并不是每位死者都能安息于黑色梯型棺木里。

有很多遗骸是死后直接被埋葬于泥土里,这很不符合中国人对身后事的追求。明明已经有了可以安葬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草草了事?

金字塔挖出清朝遗体(南美金字塔内挖出16具清朝人遗骸)(19)

有专家认为可能是那些在起义中幸存下来的华工想给同胞找一个稳妥的安葬地。

鉴于当时秘鲁无法容忍华工罢工,就把同胞安葬在秘鲁人看不上的金字塔里。

可是,埋葬同胞的时候又无法承担体面的安葬方式,只能选择草草安葬,保证同胞能够入土为安。

也有专家认为,是秘鲁发生起义革命时,有中国华工因参加他们的起义而死。

战后,秘鲁政府厚待那些华工,有曾为起义做出贡献的华工,在去世的时候,都会被秘鲁人遵照中国的习俗埋进了金字塔。

而那些被草草安葬的华工,则是在起义中牺牲的,当时情况紧急,秘鲁政府无法厚葬每一个华工。

金字塔曾是印加帝国时期身份等级高的人,在死后才会被安葬的地方,因此把中国人安葬在金字塔内是对他们最真诚的回馈。

结语

16具清朝人的遗骸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被安葬于金字塔内,对中国人而言,那段“契约华工”的历史都是一部血泪史。

西方列强之所以敢如此肆意横行,是因为清政府软弱无能。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富强,我们个人才能安居乐业,不被欺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