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思维素质训练思维的目标)(1)

前言:平衡教育思维素质是指孩子对要做的事件整个过程思考的能力。孩子为了生活与学习,每天都会处理大大小小的很多事件。有些事件,有些需要提前进行思考、进行设计,有些即时进行思考就行了,还有些,一边思考一做就做就好了。总的来说,做事,需要先思考,再行动。也就是先设计做事的方案(有些是较正规的方案,有些只是在脑海里进行想一下),再去做,才能把事做好。不去思考事件为什么去做,如何去做等,就会导致盲目行动,影响事件的完成。方案的构思、设计能力,也即思维素质对做一件事来说是非常重要,这种能力的强弱,能体现出一个人做事能力的高低。思维素质训练,将从各个环节对思维素质训练进行发文,期望大家能感兴趣。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目标。如,进行大合唱排练,目标可以是使大合唱的效果达到某个水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以设定目标是使大家开心。进行一次培训,可以设定目标为把某种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等达到某个程度。等等。做事,先要明确目标,目标没有明确,如何能做好一件事?

目标作用。一般来说,通过做一件事,可从中获得一定的对我们有价值的作用,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事的原因。这个作用,我们称作事件的目标作用。如:合唱队对本次大合唱唱什么歌、整体舞台效果的要求,可定为本次合唱的目标作用。目标作用要明确:是什么样的作用,在程度上达到什么高度等。

目标事物。目标作用是由一定的事物来提供的,提供目标作用的事物就是目标事物。目标事物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没有目标事物,就没有目标作用,没有了目标作用,目标事物也就不是目标事物了。如上面例子中,承载目标作用的是合唱团人员,有合唱人员、指挥、领唱、朗诵、乐队等。合唱队人员共同的努力,产生了优美的舞台表演效果。

目标。目标作用和目标事物合称做事的目标。在一件事中,要明确目标,就要先明确目标作用和目标事物,二者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

目标一般有作用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作用性是指目标作用是什么作用,作用的程度如何。时间性就是在时间上的要求,在什么时间提供目标作用。空间性就是在什么地方提供目标作用。所以,在明确目标时,不仅要明确提供什么样的作用,由什么来提供这样的作用,还要明确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提供目标作用。我们把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要求称作是目标的时间位置和空间位置。

影响目标设定的因素

1、需求

目标作用是来满足一定需求的。需求决定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目标作用。

如:对方需要更换个新的水龙头,我们把目标设定为修水管,带了一节水管过去,这是不行的。对方说明天他不在家,可我们把目标的时间位置定到明天,到了连人家的门都进不了。对方的空间位置在城北,我们定的目标空间位置是城南,如何提供服务?所以说,目标作用要依据需求来设定。

2、创建目标的能力

目标的设定受自己创建目标能力的影响。目标定的高了,自己的创建能力跟不上,目标就会无法创建。目标定的低了,本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多的好处,由此而得不到。

如:合唱表演前三名有丰厚的奖金,于是合唱队成员开始了目标的设定。有人说,要想进入前三名,要聘专业的领唱、朗诵、更好的教练及乐队,投资太大,且我们的人员都连业余都达不到,根本进不了前三。所以把目标定低点,参与就行。有人不同意:他知道各个参赛队的情况,依据他的方案,合唱队有能力进入前三。虽有投入,但相对于奖金及获得的荣誉来说,这个投入微不足道,所以,目标要定成进入前三。加强训练,机会还是很大的。

目标的创建能力,直接影响着目标的设定,对创建能力的准确判断,同样会影响目标的设定。

目标设定

目标的设定,就是在我们做一件事前,要明确这件事的作用是什么(目标作用),由什么(目标事物)来提供这样的作用,以及目标的时间位置和空间位置。有些目标是需求方已经给定好了,如对方的水龙头坏了,要求我们给更换一个新的,这个目标很明确,要我们带个新的水龙头给换上。对方告诉我们,水在哗哗的流着,赶紧来换,我们则要抓紧时间。如果对方在时间上要求没那么紧迫,那稍微迟点也没事。如果对方不告诉我们空间位置,我们是无法向对方提供目标作用的。

1、探知需求

事件要提供什么目标作用,要依据需求而定。有的需求,是别人直接给的,如需要修水龙头。有的需求要自己分析判断。如:小古想让小明帮他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所以,小古想知道小明需要怎样才能愿意去。小明的需求,需要小古去分析、去探求。需求知道了,那就可以设定目标,创建条件,使小明去超市买东西。

需求把握的不准确,就算目标依据需求而定,也是不行的。所以,要核准目标,同样要核准需求。如:水龙头不出水了,对方说水龙头坏了,要换个新的。当你带着新的水龙头去维修的时候,却发现水龙头好好的,是阀门坏了,要更换阀门。这样,你得重新回去拿阀门,再来维修。有经验的人,都会详细询问水龙头坏了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会在哪里,进一步让对方核实真正的需求,以便自己设定准确的目标。

2、准确掌握自己的目标创建能力

目标设定要依据自己能力,没有能力创建目标,那设定的目标就没有意义。有能力创建,但不愿意在目标创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等,同样会导致没有能力创建目标。所以,正确认识自己的创建能力,依据能力去设定目标。

3、选择

知道了需求,有时候,会有多个备选目标,所以要进行选择,选取其中的某个事物作为目标事物来提供目标作用。如:小古的选择范围:小古可以自己直接告诉小明让他帮忙;也可以让小明用小古的滑板车去,这可是小明很喜欢的滑板车;也可以告诉小明可以选择买一桶自己喜欢的饮料等。不同的备选目标,会有不同的效果,哪个会使小明愿意去呢?如果三个都可以,哪小古该如何选择呢?

选择的依据,首先是要能满足需求(能让小明去)。这个好理解,不能满足需求,就没法实现目标。其次是更有利于自己,在都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有利于自己的。利,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其三是有能力创建的,如果没有能力创建,先了也白选。

选择的依据不止三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标准。选择能力,是在长期的选择中练出来的,如何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出更好的选择,是一种能力。既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又有在选择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表现。有的人表现出优柔寡断,有的人会表现出慌乱,有的人很镇定。不同的表现,会影响对选择涉及的相关情况的判断。

选择要有选择对象(备选的目标)。收集信息,寻找选择对象,是一种能力。同一个目标,有的人会有好多的备选对象,有的人则只有一个还是很勉强知道的。

认识对象,把握对象的规律,同样是一种能力。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懂得如何通过创造条件,让目标事物提供目标作用。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对比备选目标间的优劣,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选择的对象,需要我们去寻找,需要我们去认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选择,更有利于选择后创建目标。

逢事有目标,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项能力。养成了习惯,遇事就会有方向,行为就会有效率。理论好掌握,实践难操作,所以,长期的练习,是孩子们掌握这项能力所必须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