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承彬

九眼天珠和六眼天珠怎样分别(邱承彬解密天珠)(1)

人工镶蚀五蕴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摄影)

天珠是宝石的一种,又称九眼石页岩,简称九页岩(是指岩石的结构有九层,九不是具体数,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层少,有的比九层多。传说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称摩尼宝珠、火焰宝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等,也称佛眼、菩萨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宝石中的圣者,是藏传佛教的宝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丽的图腾而被天珠爱好者所喜爱。主要产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产出。奇石天珠是因为奇石的形状或奇石上面的图腾形状颇似佛教图腾或吉祥图腾,加之奇石的材料为石英岩玉(玛瑙、玉髓)类等宝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参照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

天然五蕴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四个心和一个方块形状图腾的天珠奇石。

人工五蕴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镶蚀上四个心和一个方块形状图腾的天珠。

五蕴天珠的四个心形代表受、想、行、识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方块代表色蕴,为物质的聚集。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人的身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1.色蕴: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2.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3.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冤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4.行蕴: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5.识蕴: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了别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五蕴天珠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灾障、实现善愿、消除恶缘、平安健康的象征,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是富贵平安的象征,是成功的象征,是高升的象征,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是智慧增长的象征。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邱颂创始人,邱隶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