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

飞来峰,在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宋人诗《书应天寺石壁》:一峰来海上,高塔起天心。千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缘,因为。

译:

飞来峰顶上的宝塔有千丈之高,

听说鸡叫时就能看见旭日东升。

不怕有浮云挡住我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已身在宝塔顶高那一层。

评:

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创青苗,水利,均输,市易,保甲诸法。后经罢相,复相,再罢相,退居江宁,卒。生前封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有《临川集》一百卷传世。

皇祐二年(1050)春,诗人离知鄞县任赴京途中经过会稽,写下了此诗。当时作者正值而立之年,正是意气风发,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时候,这首七绝的立意不在于写飞来峰的景物,而在于写登峰凭塔远望时的感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远大志向。

诗的后两句,语意双关,蕴含着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的哲理,带有议论的色彩。同时,以“浮云”比喻官场中的奸邪势力,暗用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的典故,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也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诗句。暗用此典不仅仅是揭露现实,同时也表现出一位政治家冲破一切邪恶势力的阻挡,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定信念。这两句诗后来成了人们广为传诵并被广泛引用的名句。

附图,王安石诗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1)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2)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3)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4)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5)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6)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7)

宋王安石七绝(不畏浮云遮望眼)(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