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扮演过180多个女性形象,有人说他是美的创造者,还有人说他就是美的化身,他是造物主精妙无比的杰作。

他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立派的第一人——梅兰芳。

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1)

《百年巨匠·梅兰芳》 | 文物出版社

1

梅兰芳一生演出的京剧、昆曲达数百出之多。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1904年8月17日,当时梅兰芳年仅10岁。

梅兰芳最后一次演出,是在半个世纪之后。1961年5月31日晚上,梅兰芳应中国科学院之邀,率领梅剧团到北京西郊中关村,在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的礼堂为科学家们演出了《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成为梅兰芳的最后一出戏,他的人生如戏般落幕。

京剧《穆桂英挂帅》改编自同名豫剧,完稿于1959年5月。主要描写穆桂英退隐二十多年后,因西夏屡屡犯境,宋王又拟起用杨门女将。但穆桂英深憾于朝廷对杨家将的寡恩薄义,不愿挂帅出征,经佘太君劝导,勉以国事为重,重新燃起她一腔报国热情,乃毅然誓师挂帅,慷慨出征的故事。

“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了惊天动地、苍凉悲壮的浓重色彩!

《穆桂英挂帅》的剧本改编由陆静岩、袁韵宜两位女编剧执笔,由著名导演郑亦秋执导,徐兰沅设计唱腔,除梅兰芳主演穆桂英外,还有李少春、袁世海、李和曾、李金泉、梅葆玥、梅葆玖、夏永泉、杨秋玲等名角、新秀加盟,阵容十分坚挺。

1959年5月25日,《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同年10月又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剧目在京公演。

这个戏以其激励人心的思想内容和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著名旦角演员于连泉在《老当益壮》的文章中说:“梅先生的艺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嗓子是嗓子,扮相是扮相,腰腿灵活,身上,脸上,一招一式,坦坦然然,水袖清清楚楚,跑起圆场来,脚下轻、稳、快,叫人看了舒服松心,确实难能可贵。”

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2)

《百年巨匠·梅兰芳》 | 文物出版社旗舰店

2

而梅兰芳对于穆桂英这个角色也有着很深的感情,早在四十多年前,梅兰芳就演过穆桂英青年时代的一段恋爱故事的戏——《穆柯寨》。

1913年,梅兰芳在上海丹桂第一台“压台”演出了他的刀马旦戏代表作——《穆柯寨》。《穆柯寨》讲的是北宋杨家将征讨天门阵过程中,攻打穆柯寨,杨宗保与寨主之女穆桂英相识、相恋、私定终身的故事。

梅兰芳在上海演出前后共45天,这位来自北京的第一青衣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上海观众不仅由此认识梅兰芳,更倾倒于他的扮相、嗓音、身段和他的唱念做打。

年轻的梅兰芳在上海不炮而红。

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梅兰芳的最后一场戏)(3)

《百年巨匠·梅兰芳》 | 文物出版社旗舰店

3

谁也没有想到,北京西郊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礼堂的这次演出,成为梅兰芳一生的最后一次演出。

从1960年开始梅兰芳经常感觉到左胸疼痛。再过一年,疼痛加剧。演完这场《穆桂英挂帅》,他被确诊患有心脏病。

《穆桂英挂帅》无疑是梅兰芳四十年舞台生活的集中表演,是其老年的代表作。

郭沫若先生看过此剧后也激动地写道:

“你把穆桂英真正演活了,大家都为你的高度优美的艺术风格而感到鼓舞,感到忘我的虔诚,感到陶醉。中关村科学院的礼堂实在太小了,但有你在台上演出,使那小小的礼堂成为无限大的宇宙。在那儿真是充满了光辉,充满了愉乐,充满了肃静,充满了自豪,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美。真的,我们的民族有了你这个儿子,我们的党有了你这个儿子,难道不足以使人们自豪吗?不足以使人们高度地自豪吗?”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逝世,享年67岁。一代大师离去,伴随着那个时代,而他们留下的巨作,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梅派艺术”是京剧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过去近一个世纪里,关于梅兰芳有着太多的传说,他的故事被许多电影文学作品和纪录片一次又一次地讲述。

梅兰芳先生生前曾经给年轻一代留下寄语,其中几句话,言语朴实、真挚却充满睿智,意味深长,恰可概括他自己的一生:

“热爱你的工作,老老实实地从事学习,努力艺术实践,不断地劳动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严格地进行自我批评,为着人民,为着祖国的灿烂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地一切!”

今天,我们正享受着一代代艺术家们带给我们的这个灿烂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