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幼儿园(柯城区新华幼儿园开展)(1)

垃圾分类,是科学处理垃圾的重要方式,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更是我们作为社会人能够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幼儿学习垃圾分类,从小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12月新华幼儿园开展“‘圾’不可失”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一、创设支持性环境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环境“隐性课程”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幼儿园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门厅宣传展板和走廊通道等显眼处设置垃圾分类倡议书、垃圾分类指引等向教师、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创设垃圾分类的班级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内资源,让环境说话,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环境创设中,并在班级区角里创设垃圾分类的趣味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情景中动手做一做,分一分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经验,初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1.美工坊:投放不同类型的“垃圾”材料,如塑料瓶盖、废旧白T恤、薯片桶、用过的一次性杯子等等,引导幼儿选择相应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拼拼搭搭:收集废弃的不同形状的纸盒、奶粉罐、饮料罐、酸奶盒等,投放到建构区,供幼儿拼搭搭建。

3.益智区:提供“垃圾分类的”的玩具:“四类”垃圾桶盒相应的垃圾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分类”的自制棋等。

4.阅读吧:投放有关保护环境的绘本。

二、开展适宜性活动

(1)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利用主题教学活动,适时地、集中地渗透相关的垃圾分类的教育内容,起到强化教育的效果。

1.社会活动《垃圾的危害》,通过观看世界各国的垃圾堆和因为垃圾而死亡的海洋生物的视频,使孩子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不仅了解垃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还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美术活动《我见过的垃圾桶》认识“四类”垃圾桶,画画四类垃圾桶的颜色,了解相对应的分类。

3.社会活动《送垃圾宝宝回家》中,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垃圾分类家庭调查表”,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四类”垃圾桶所投放的垃圾种类,知道垃圾分类的方法,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4.健康活动《垃圾神投手》中,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小小环卫工投放垃圾的情景,把不同种类的垃圾投进相对应的垃圾桶,比一比谁投得准,孩子在情景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

5.语言活动《垃圾分类有妙招》中,教师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小儿歌,让幼儿听一听、念一念、讲一讲、说一说。并将垃圾分类巧妙地融进儿歌中,编得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有助于幼儿自然而然地将垃圾类别与颜色对应起来。朗朗上口的语言,配合着轻快的音乐旋律,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

(二)主题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环保习惯具有巨大的潜在教育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加强对幼儿日常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尤其喜欢模仿自己的同伴。因此,让幼儿之间互作表率、互相提醒,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培养方式。孩子们自己推选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宣传员除了自己要做好日常的垃圾分类,还要对同伴的行为进行指导并提供及时的帮助。把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自觉的、日常的行为。

在幼儿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仅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由幼儿园带动幼儿,由幼儿带动家长,由家长带动更多的人,提升全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幼儿园(柯城区新华幼儿园开展)(2)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幼儿园(柯城区新华幼儿园开展)(3)

(来源:柯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