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1)

从教学、产业链、商业回报等各个方面来看,中日声优,如果单指二次元的话,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大到什么程度呢?

很多国人对声优理解的不够透彻,百科给予声优的解释是,用声音来进行表演的演员,这个解释还是相当准确的,因为一提到声优,大家就会联想到配音演员,但配音和声优,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2)

能达到声优级别的,完全可以抛开视觉感受,独立进行声音方面的表演,意思就是不看,光听就很棒了。

不过配音确实是早于声优出现的,而且是随着译制片的本地化需要而开始走红的一个职业。

前几年经常会在二次元圈子听到广播剧这个词,广播剧就是纯声优演出的一种表演形式,日本这方面的基础建设非常早,1925年就设立了广播剧研究生专业,向社会各界输送声优人才,声优这个词就是在这时候诞生的。

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3)

但是国内还没有声优的基础建设,唯一和声优沾边的专业是播音主持,配音和更高一层的声优,只能作为个人兴趣,或者在社会上寻求培训,但是培训结束很可能面临无法就业的囧状。

正如前所说,国外译制片的出现,推动了配音和声优的快速发展,50年代的日本,引进了《超人》等国外动画片,声优的发展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并且规定,每位国外影视明星必须对应一位专门的特别定制配音,这种1对1的配音制度,大大增加了配音演员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

在国内也是如此,不少知名配音演员都是随着译制片的大量出现而被人民群众熟知的,比如《动物世界》的赵忠祥、《米老鼠唐老鸭》的李洋,上面提到的1对1的配音制度,也影响到了日本以外的华语地区,台湾影视明星周星驰的台湾御用配音石班瑜。

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4)

在日本动漫进入飞速发展后的8、90年代,动画的配音也随之走红,走红的配音演员们因此进一步进入演艺圈,并衍生到歌曲影视页,在声优知名度提高的大前提下,不少番剧、动画因为声优的加入而大大提升了该剧的人气。

不过即使是这样,声优的收入也是非常普通,人气声优出演一部动画每集只能获得1w多日元,而工薪阶层每月的工资也有30w日元。

日本尚且如此何况国内,而且国内声音演出方面的群众基础并不广泛,版权方对优质的配音演员宣传也不到位,比如《恐龙特级克塞号》中为克赛配音的刘大海老师,经典台词有,现在就职山西电视台,并且是山西传媒大学的客座讲师,有着这么优秀配音经历的一流声优却鲜有人知。

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5)

不过随着YY、抖音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2010年之后出现了一次自发的大量对声优感兴趣的民间热潮,尤其是凭借声音获得听众好感的娱乐主持人,比如“保健寺毕加索”等。

而且比较尴尬的是,民间自发的声优爱好者,实力有时要远远高于版权方的官方配音,最有代表性就是为《搞笑漫画日和》配音的CUCN201配音组,当时是南广传媒的几名学生,其中包括宝木中阳宋阳老师。

笔者有幸为他们做过专访,而且一直和宋阳保持着联系。

接地气的无厘头自创式配音,竟然远远凌驾于动画本身的魅力之上,让宋阳和CUCN201一炮走红,完全达到了声优的界限之上。

日本的声优地位(中日声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6)

不过因为《搞笑漫画日和》的201配音版只是爱好作品,所以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宋阳就职于光合积木配音培训机构,还在致力于为对声优感兴趣的二次元爱好者分享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