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三大求法大师,除了众所周知的法显、玄奘,还有同样光照佛教史的义净,被朝廷册封为大唐三藏法师。

玄奘大师的修行启示(释义净泛海求法)(1)

释义净,唐代人,字文明,姓张,范阳人,出生于公元635年。他未成年就离开父母,在土窟寺出家为僧,然后遍寻高僧学习,博通内外典籍。出家后受到两位师父悉心指导,一位是亲教师善遇法师,一位是轨范师慧智禅师。他们都是僧朗禅师的弟子。

他十一岁那年,高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天下轰动,从此种下了求法的种子。十五岁那年,萌生大志,决定以法显、玄奘等高僧为榜样,西游天竺求法。

为此他精心做了准备,找来许多前人西游的记录研读,勤奋学习佛经,时刻手不释卷。到了二十岁,西行求法的愿望更加坚定。

咸亨二年,他三十七岁,准备从海上出发。他来到广州番禺,找到几十个相同志向的僧人,但在要登舟时,所有人都打了退堂鼓,只有义净孤身一人上船。当时情状让人心凉,但他却义无反顾。

义净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天竺。所到之处都洞悉当地语言,遇到酋长都以礼参拜,他曾到过灵鹫峰、鸡足山参礼圣迹,到鹿野苑和祇树给孤独园瞻仰,所有圣迹他全都走遍。在那烂陀寺学习十年,后来又到苏门答腊游学七年。

在天竺他一共游历二十五年,走了三十多个国家,于天后证圣元年乙未年(695年)夏天回到洛阳。带来经文近四百部,合计五十万颂,金刚座真容像一铺,舍利子三百粒。

玄奘大师的修行启示(释义净泛海求法)(2)

消息传来,引起朝野轰动,这是继玄奘法师西游之后的又一大盛举,是大唐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又一大盛事,女皇武则天亲自率百官到上东门外迎接,各个寺院的僧人们组成浩大的队伍,举着幢幡符仗,鼓吹作乐在前面引导。

武则天敕令将他安置在佛授记寺,开始与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共同翻译《华严经》,武则天久视年后,他才独自译经。

从庚子年到长安癸卯年,他先后在福先寺、和雍京西明寺,翻译金光明最胜王经、能断金刚般若经,弥勒成佛经、一字咒王经、庄严陀罗经、长爪梵志经等。又译出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诫颂等二十部经文。

在译经中,由北印度沙门阿儞真那核实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人执笔,沙门法宝、法藏、德感、胜庄、神英、仁亮、大仪、慈训等人证汉文义,由成均太学助教许观任监护,将这些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后,进呈于武则天。武则天写了圣教序,置于所译经文的第一篇。

神龙元年,在东都洛阳道场,翻译孔雀王经。又到大福先寺译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四部。当时由沙门盘度读梵文,沙门玄伞执笔,沙门大仪证文,沙门胜庄、利贞证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庐粲修饰纠错文字,秘书监附马都尉杨慎交监护。

当时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深崇佛典,特叫睿思写《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又御驾亲临洛阳西门,向百官展示新翻译的经典。神龙二年,义净随驾回到雍京,创设译经院在大荐福寺住下。神龙三年奉诏进入皇宫,与一同译经的沙门九旬在里面结夏安居。

皇帝因为以前居住之处冷清幽暗,就念经祈求药师佛降临。承蒙以往的恩泽重新宏扬大业,就让僧人们再次于大佛光殿译经,因为义净带的来经典许多仍未翻译完毕,在此译成了两卷《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皇帝在译经场上亲自书写。

唐睿宗永隆元年,在大荐福寺译出《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十部。

玄奘大师的修行启示(释义净泛海求法)(3)

译经的阵容非常庞大。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度沙门拔弩证梵义,罽宾国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语梵本,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证义,玄伞、智积抄写,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证译,修文馆大学士李峤、兵部尚书韦嗣立、中书侍郎赵彦昭、吏部侍郎卢藏用、兵部侍郎张说、中书舍人李又等二十多人,将经文进行润色。左仆射韦巨源、右仆射苏瑰监护译经场,秘书大监嗣虢王邕一同监护。

景云二年,又在大荐福寺译《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等经,太常卿薛崇嗣任监护。自从则天皇帝久视年间到睿宗景云年间,一共翻译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写出《大唐西域高僧传》《南海寄归法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水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五部九卷。还译出一切有部跋窣堵--律藏,即诸律中犍度跋渠之类。因为梵音中还有楚夏音的区别,大约七十八卷。

义净虽然翻译三藏,但主攻律部,翻译之暇,还用心授徒戒律,凡所做事都抓紧完成,急于洗除不如法的行为。他的学生遍及长安和洛阳。真是一个了不起的高僧!

唐先天二年,义净圆寂,春秋七十九岁,法腊五十九年,由朝廷官方安葬。他所译出的跋窣堵只留存真本未来得及再次注疏,但他传译出来的经律已经能与玄奘大量抗衡。相比于著述更有文采,所译密咒最是深得其妙。他的塔在洛阳龙门北的高冈上。

义净法师从海上远洋航行到天竺和南洋各国,回来后又对当地风土民俗作了记述,对南洋各国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将马来西亚的历史提前了七百年。他与郑和一样,都有传播文化记载历史的重要作用。

如同江苏南京有玄奘寺,山东济南也有义净寺,是义净大师的祖庭,千百来年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

玄奘大师的修行启示(释义净泛海求法)(4)

因为本文太专述译经,许多术语难以明白,特附于后:

按唐代的译经制度,设立译经场所,设置译经人员。职位设九位,各分管一项的任务,九名职务如下。

1、译主︰宣读天竺贝叶上的三藏经典,这是译经道场的核心人物,并讲解其文意。

2、笔受︰既懂梵文又懂汉文,谓之缀文。将梵语译成汉文,人员有好几个。

3、度语:也叫传语,即是口头翻译。如梵僧人做译主,不懂汉语,就要一个人作口头翻译。如译主是精通梵文的中国僧人,或者精通汉文的外国僧人,像义净和玄奘,就用不着度语。

4、证梵本:即将译好的初稿与梵文的原文再进行校对,看与原文有无谬误。

5、证义:就是对经典的文义进行审阅,看有无错误的地方。

6、梵呗:译经场翻译一部经之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梵呗的成员讽诵咒章,赞叹三宝,通过一定的仪轨清净坛城,请佛加持,祈愿翻译工作顺利圆满。

7、校勘:翻译完毕后需重新誊写清楚,校勘即是将誊写本与原稿校阅一遍,防止抄错。

8、润文:对译文进行修饰。在译经时,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文采,担任这一工作的人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文学功底。

9、监护大使:代表官方监护译经的官员。一部经典译成后,译主认为已经完善妥当,即将经典交托于监护大使,监护大使再奉呈于朝廷,供皇帝阅览。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