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虽少,手腕极高,除去异己,牢牢掌权

秦惠文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第四篇)(1)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形象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十九岁的嬴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他的父亲已经给他铺垫好了道路,他也继续维持变法。但随之而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时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家家户户无不知晓商君之名,他在秦国威望极高,家族势力也越来越大,这是为人臣子之大忌。再加上秦惠文王做太子时与商鞅有过节,这让秦惠文王对商鞅非常顾忌,一即位就要除掉商鞅,先让人诬陷商鞅,商鞅本想出逃,却走投无路,被逼造反,最后兵败被杀,尸体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最后灭族。商鞅死后又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秦孝公没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地完成了。秦惠文王终于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秦惠文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第四篇)(2)

商鞅被车裂

识人驭人之术相当高明

秦惠文王非常善于用人,外交战术高明,他能充分把各种不同的人才运用好,文有如公孙衍、张仪等纵横家,武有司马错、魏章等名将。关键时刻又能有自己的明确判断,能得贤才,且识人善任,同时又不专听某一人或某一种观点,秦惠文王能够把这些人的观点充分利用起来,做出自己最关键的判断。

万事俱备,开启全面战争,开疆拓土数千里。

东进攻魏:

秦惠文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第四篇)(3)

秦军共魏

经过了数十年变法图强,秦国国力强盛,东进之路全面展开,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终于收复的秦国的河西之地。但秦国野心可不止是河西之地,次年再度攻魏国,在秦军数次攻击下,魏国割地求和,最终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大败六国联军: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说服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起来攻秦,主要就是为了抑制秦国的东进,当时的纵长是楚怀王,虽然公孙衍做了很多努力,甚至还说服了秦国西北部的义渠攻打秦国,秦军在函谷关对峙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但是真正开战的时候,五国联军却只有三国出兵了,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攻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

南伐蜀、楚:

秦惠文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第四篇)(4)

张仪欺骗楚怀王

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使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称霸,已成大势

秦惠文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第四篇)(5)

秦惠文王时期的疆域

经过秦惠文王的努力秦国以非常强大,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秦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国灭掉了北方的义渠,南边的蜀国,东边也跨过了黄河,秦国称霸中原指日可待,但在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了,时年四十六岁,秦国的霸业将会落到谁手中呢?

关注更新看下一篇(昭王称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