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44届世遗大会在福州落幕后,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此,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探访福建非遗技艺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的非遗技艺,以助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

木作。龚健摄

木拱廊桥,木构建拱,桥上盖顶为廊,是中国传统木构桥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结构形式。我国现存木拱廊桥大多集中在福建东北、浙江西南的边界一带。

距今900多年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最早的文献资料。据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多在家族内部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财,出身于福建省屏南县黄氏造桥世家。从祖父开始,三代人都在造木拱桥。黄春财从小就跟着伯伯和父亲学习造木拱桥技艺,他表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凝聚着民间艺人一代代的智慧。

因年纪的关系,年过八旬的黄春财已把大部分工作交给了他的两个儿子黄闽屏、黄闽辉负责。黄闽辉介绍,如今木拱桥已被现代桥梁取代,他们更多从事的是修复古桥的工作,过几天,他们将赴南平市建瓯县修复两座百余年历史的木拱廊桥。

2008年6月7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拱廊桥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钉、无铆,全部都是靠榫卯相接。因为神奇的榫卯技艺,这样的桥往往无惧山洪,可屹立百年不倒。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2)

准备工作。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3)

搭拱架。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4)

搭拱架。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5)

拱架。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6)

木作。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7)

搭屋架。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8)

搭屋架。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9)

合拢。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0)

挑梁安装。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1)

瓦当制作。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2)

收檐口。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3)

搭瓦片。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4)

重建后的屏南县百祥桥。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5)

吻兽。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6)

飞檐。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7)

黄春财在做木作。叶迎阳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8)

瓦上功夫。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19)

重建的武夷山国保余庆桥。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20)

拱架构成。龚健摄

福建木拱桥原型 探访福建非遗技艺(21)

新建的木拱廊桥。龚健摄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