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1)

初中时班级有个老大姐乔乔(化名),是个留了两级的留级生,她家庭富裕,父母想让她学好费尽心力,物质上有着超出同龄人的优越,学业上却让老师操碎了心,不是逃课钻录像厅,就是赖在寝室不起床。

后来她和我们说,她讨厌老师那鄙夷的目光,外表看似“放浪形骸”,其实内心极其自卑和敏感。顶着两届“留级生”的包袱,乔姐心里的压力大到崩溃。好在她遇到了我们的班主任,是个非常懂学生心理,而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好老师。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2)

班主任和乔姐说,因为她对学校环境比较了解,想让她来担任卫生委员,希望能带着大家搞好班级卫生。乔姐受宠若惊,从此后开始了班干部的任职之路,初中三年,班级屡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乔姐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组织能力却是超一流的,大家也都很敬佩她。

乔姐的父母万分感激,也有些疑惑,他们不再用物质来堆砌女儿,女儿反而生活得更好。这是因为乔姐从心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整个人都变得自信满满,充满阳光。

家长对孩子的奖励手段,惯用物质,殊不知有时候父母却“好心办坏事”,触碰了“德西效应”,得不偿失。只有从内部加强孩子的动机,才能真正成全一个孩子的未来……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3)

德西效应,为何物质奖励越多,孩子动力越低?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最喜欢使用一种物质交换的方式,说是“奖励”,实则是谈判和操控。比如孩子是吃饭困难户,父母端着碗追着喂,累了乏了,家长就说“你先把这碗饭吃了,然后就给你看动画片”。或者是鼓励孩子“你这次要是名次能前进十名,爸爸就给你买个苹果手机”。

“被金钱操控的孩子”

小鑫鑫是一个在亲戚眼中特别懂事的孩子,平时很喜欢帮助妈妈做家务,而且妈妈还会给她相应的奖励,随着小鑫鑫长大,妈妈给的奖励也在渐渐取消,平时扫地给十块,渐渐变成五块,后来一块。

小鑫鑫的妈妈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变得越来越懒了,让小鑫鑫做什么,孩子都伸手要钱,去楼下买瓶醋,已经十几岁的小鑫鑫也要跑道费。这让鑫鑫妈非常的难受,尤其是鑫鑫上学回来之后,如果就算给钱如果没达到孩子的预期,她也不去做。


就这样,鑫鑫所谓的孝顺,上面蒙上了金钱的影子之后也就没那么的单纯了。鑫鑫妈也是能不麻烦鑫鑫就不麻烦鑫鑫,鑫鑫妈表示,与其说孩子听自己的,不如说孩子听钱的。为什么鑫鑫会变成这样呢?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4)

家长用非常有诱惑力的条件来吸引孩子,看似互惠互利,实则是用商业谈判的技巧,试图来操纵孩子,让孩子屈服并达成目标。这类情况在心理学上是“德西效应”的应用。

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所有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一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另一组学生无奖励;

第三阶段,给学生自由休息的时间,不再要求做题或者不做题。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愿意拿出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做题。

这说明无奖励组的学生保持着对解题的较大兴趣,他们的关注点仅仅在“解题”而已。而奖励组的学生此刻想得则更为复杂,他们关注的是“解题与获得报酬的联系”,对解题本身的兴趣逐渐消失。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奖励过多,能让一个人的内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力,如果反复刺激,孩子或许就会彻底丧失内在动机,这与家长最初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没有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5)

父母激励不当,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是一门学问,其中的尺度把握不好,孩子反而容易被激怒!

1、 用奖励“操纵”孩子,结果被“反操纵”

很多父母对孩子疲于应对,或者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从小就对孩子实行物质奖励制度,比如刷一次碗给1元钱,收拾一次玩具给2元钱。小时候孩子的“胃口”还很小,对金钱还没有那么大的渴望。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6)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父母的这种奖励方式容易让娃“物欲膨胀”,等到他狮子大开口,向父母要这要那的时候,就是在反过来“操纵”父母了。

你想让我好好学习吗?你想让我保持室内清洁吗?可以啊,先满足我的要求。家长这时候才发现局面已经失控,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了。

2、 用物质来堆砌孩子,让娃变得“很功利”

一味用物质来满足和激励孩子,就容易让孩子变得“很功利”和短视,他们容易逐渐丧失内在动机,会感觉这件事情不是为自己而做,而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而做。

对于未来他们看不到,或者看到的全是物欲横流,从而失掉了本心,要么就是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和得失,讲究“一次性买卖”,而不对自己将来的学业、事业乃至人生有整体的规划和目标。


3、 只给孩子开“空头支票”,也会降低动力

与一味提倡物质奖励的父母不同,还有的家长喜欢用精神奖励,但却“虚无”得过了头,只单纯强调精神动力,却不给孩子提供必备的物质准备,结果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有的家长爱和孩子哭穷,孩子每次报补习班要钱都要被父母哭诉一番,次数多了,你觉得他还能张得开口吗?还有的孩子对运动很感兴趣,但父母认为这会耽误学习时间,只从精神上鼓励一下,表示“如果你能成功,我们就支持”,孩子在忍饥挨饿的状态下,只会丧失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概率也会大打折扣,反而会丧失自信心。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7)

如何让奖励“内外兼修”?家长试试这样做

事实上,“德西效应”并不是一个负面的效应,关键看父母怎样去做。它向我们揭示了奖励的底线和原则,一旦越线,奖励无效,会降低孩子的内部动机,而运用得宜,则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热情,做事更有效率。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8)

1、 奖励不过滥

奖励不过滥,主要是指物质奖励。很多事情都是孩子本应该去完成的,比如写作业、收拾内务,当父母一次次提出物质奖励的政策,其实是将这件事情抽离出孩子之外,单独成为一项任务了。

还有的家长,过于夸大和渲染孩子的进步,会让孩子产生自傲和自以为是的感觉,而且容易成为“物质的孩子”。这些都需要克服。

2、 奖励不过空

奖励不过空,主要是针对精神奖励,在对孩子的奖励中,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样重要,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该相互促进,融为一体。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物质不能过丰,精神也不能泛泛而谈。

家长总爱和孩子坐而论道,却不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或者一直缺乏有效的物质奖励,也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疲倦和厌烦,最终识破父母的“诡计”,而变得裹足不前。所以精神奖励应热衷于表扬孩子的具体做法,使其增强荣誉感,同时也应配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促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9)

3、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就像前面讲到的德西的实验,只有真正激发孩子的兴趣点,才能让其产生无穷的动力,即使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他也能自觉地去学习,去做事情,做到这点,父母就不用那么操心了。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多观察,引导孩子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着力培养孩子一两样的特长。

4、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如果孩子缺乏成功的经验,失败了一百次也没成功一次,这时候和他谈再多的动力都是无用功。家长只有引导孩子去认真做事,不断总结经验,在达成目标后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才能激发他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以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事情上,父母都有必要来帮助孩子,让他尽快拥有这种体验和经历,这将是孩子一生之中非常难能可贵的财富。

马太效应和保龄球效应应对方法(帮妈妈扫地给十块)(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