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制作一部幸福又温暖人心的电影。一部让观众看完之后,可以怀着欢喜、轻快的心情返回家门的电影。让情侣会更加珍惜彼此、父母会深有所感的回想起童年时光,孩子们会因为想看龙猫而开始走进神社里探险或是尝试爬树。

宫崎骏,美国迪斯尼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在动画《龙猫》中塑造的妖怪龙猫形象受到了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喜爱,并称赞道:"好喜欢那个山猫巴士",龙猫也成了工作室塑造的最成功的卡通形象,后来还被用作吉卜力的徽号。《龙猫》不同于宫崎骏的其他动画作品,很多人认为它简单温馨,没有反派,没有冲突和灾难,是一部净化人心的治愈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姐妹俩充满童真与欢乐美好之下,是被掩藏掉的残酷现实,欢笑不停的片段里,那些不美好的细节不经意间被人忽视。也正因为这样,孩童和成人以不同的视角出发看到的故事内容,对人物行为的理解都有着天壤之别,孩子的世界是纯粹的,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逐渐增多,在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化的同时,便失去欣赏美的眼睛和年少时的天真。

因此,有人认为《龙猫》很治愈人心,有人则会对动画有着颇显阴暗的解读,强调成年人的世界没那么容易。其实电影的成功与否要用成绩来说话,任何虚假的感情和夸张都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宫崎骏对主角一家不幸命运的描写,更多的是展现俩姐妹纯真的笑容,一家人乐观的心态,她们看到的妖怪龙猫是存在于人心底的幻想,是苦难下人们的寄托和美好愿望。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1)

脱下“宫崎骏式滤镜”,动画里灰暗的故事背景

人们总说宫崎骏的动画可以治愈人心,像是有魔力一样让人不自觉的带入其中。其实,动画《龙猫》在脱下“宫崎骏式滤镜”后,让我不禁想到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同样是轻描淡写的描绘,背后却是想象不到的辛酸。

动画的高潮部分发生在电影的一小时之后,在此之前你也许会有无数猜想,甚至于羡慕他们的乡下生活,因为那其中有太多儿时回忆,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见不到的景象,是我们生活中繁华都市下内心的向往之地。妈妈重病,一家人不得不搬去乡下,姐姐要上学爸爸要工作,妹妹拜托给邻居家婆婆,经常是一个人玩耍,这是她们的日常。再在接到医院的电报之后,焦急无助的姐姐担心妈妈是不是病重,4岁的妹妹想把玉米送给妈妈,独自去往医院又在路上走失。可想而知,一个孩子此刻要面对的是撕破喉咙也无法传达的不安,不像现在有着先进的科技,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联系,视频和语音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在贫穷落后时代下的不安与牵挂是我们现在所无法体会的,无奈之下姐姐找到大龙猫希望它能帮助自己,就像是黑暗中好不容易抓住的救命稻草,龙猫巴士带她穿过山坡越过河流找到了正在哭泣的妹妹,还带着姐妹俩去了医院,如愿以偿的将玉米送给妈妈。

然而,现实中困难常有,多多洛却只存在于童话之中。从初看电影时的平淡无奇,到重温时心头已经愁肠百转,才明白姐妹俩欢声笑语的背后是父亲强有力的臂膀,就像那个破土而出的橡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是两姐妹的依靠并给予她们无尽的希望。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2)

从动画细节看《龙猫》背后的残酷现实,以及动画中孩子们的乐观与天真

我们向往的不是那个存在于幻想中的大龙猫,它不是无所不能的妖怪,让我们真正着迷与感动的是一家人最真挚的情感和乐观的心态,以及平凡生活下他们拥有的满足与快乐。动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如果没有多多洛,一切都只是平凡生活下的缩影,宫崎骏摒弃了成人世界的冷暖人情,让我们从孩子的眼中看见了多多洛,看见了真正的人性世界。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3)

截自:动画《起风了》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4)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5)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6)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7)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8)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9)

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我们会发现他们是临时决定搬到乡下的,表面上看似安逸的生活其实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爸爸以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庭,姐妹俩积极乐观的心态完全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反传统的叙事策略,父母给予孩子"爱的教育"

爸爸的经典名言:"大声笑出来,就不那么害怕了"。

故事通过反传统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家四口的苦难境遇,明明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莫名的有了治愈人心的效果。这也是《龙猫》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地方,它不需要经历苦难然后"一夜长大",反倒是用最为简单纯粹的感情,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动画中的父亲,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依旧照顾到女儿们的感受,妈妈病重,不得已变卖家产迁居乡下,面对破破烂烂的屋子却成了让她们无比兴奋的"鬼屋",长时间无人居住落满灰尘的小屋住着怪婆婆口中的"煤煤虫",爸爸却逗趣的说是灰尘精灵;梅带着爸爸和姐姐找了一圈也没有看见大龙猫,垂头丧气时,爸爸没有用大人的惯用方式打破小女儿的幻想,而是温柔的告诉她:"爸爸和姐姐都没觉得小梅在骗人,你刚才一定是遇到森林的主人,你真是运气好极了,这种机会可不常有";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去看望妈妈,告诉她新家是鬼屋的时候,妈妈却笑着说:"真的是鬼屋啊,妈妈最喜欢鬼屋了,希望可以早点出院,和你们一起去看看妖怪。"

可见,姐妹俩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的“爱”的教育。

龙猫宫崎骏现实场景(宫崎骏隐喻的细节)(10)

结语:

儿时看《龙猫》更多的是开心,成年之后有幸在影院重温一遍,感受更多的却是悲伤。在阴郁的世界里活出快乐,我想这也许是宫崎骏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这部动画成功的以孩童视角讲述了大人看不到的美好幻想和不再拥有的童年欢乐,深入人心且不需要过多的解读就可以直达心底,引发观众情绪上的共鸣。 现实生活总会有不完美让我们抱怨、消极,然而童话就是用来治愈人心,动画中的龙猫是父亲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女儿们需要的时候守护、鼓励着她们。孩子总要长大,父母终会老去,而我们能给予后代的是扎根于心底的乐观,是面对困难强大的内心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图片截选自动画《龙猫》

文中图片用于讲解,如有侵权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