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传来一阵敲锣打鼓声,紧接着是一阵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调,我赶忙探出头去,依稀辨认出声音来自几栋楼以外,借着风力游荡至此,只是一路奔走,到了耳边只是浅浅的咿咿呀呀。
我多少有点惊讶,在钢筋混凝土堆建起来的城市当中,怎么会有搭台唱戏这么一回事儿呢?在我的印象中,它属于辽阔的乡野,属于有风有月亮的夜晚,属于一群穿着短裤衩的爷爷和摇着扇子的奶奶……这熟悉却遥远的戏曲腔调,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久远的回忆与久违的乡野。
乡间的夜晚
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大张旗鼓的琼剧了,重要日子我一般很少有机会能回老家去,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样传统的文化形式,是否还留存在乡村之中。而我记忆之中的观看琼剧,也已经是好几年以前了。但是对于这一项传统文化,我内心仍然揣着喷薄的情感。
01琼剧·兴起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劳动运作,原始先民敲击、打磨、烧火、呼啸的声音都在粗犷当中孕育了戏剧的美感。后来慢慢产生了祭祀礼仪,其中融入了巫风表演,原始歌舞便成为娱神怡人的工具。久而久之,歌舞表演越来越注重外在的扮相,以及表演过程的动作美感与表情管理,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源起。
原始先民的活动场景
琼剧是海南的地方特色剧种,其生长与发展的土壤全在民间。根据《海南岛志》记载:“海南之戏剧,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明之中叶,土人防之,而土戏遂兴。”
“土戏”大概是琼剧发展的最初形态,明末的土戏发展处于萌芽状态,当时社会上逐渐出现一些琼藉艺人参与表演,还开设教戏馆来培养艺人。
康熙皇帝
乾隆皇帝
清代康乾年间是琼剧发展的巅峰期,当时逢上清政府解除“海禁”,南洋各地往来之商人皆在海南岛停泊,从而促进了海南岛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土戏也趁机得到了大发展,即“清康(熙)乾(隆)间,土剧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土剧”,可见其发展之兴盛。
乾隆年间的土戏表演已经完全采用海南本地方言来演唱了,或是记录民间的逸闻趣事,又或是乡里之间的相处乐事,悉数搬到舞台上去,海南土戏便真正形成了。
戏曲表演
琼剧在咸丰年间发展更进一步,不仅是演出的剧目得到了数量上的扩大,参演人员规模增长并且是人才辈出,而且行当、舞美的体制日益健全,整个舞台效果十分惊艳。
正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琼剧从穷乡僻壤的乡野小子转身变成了舞台上打扮精致的俊俏书生,从乡野走向市井,从海南岛走向世界。
02琼剧·公期俗话说得好,有“公期”必有“琼剧”,两者似乎是相伴相生的。“公期”是海南人民过普遍都会过的大节日,没有具体的日期,各个地方日期不尽相同,大概是在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期间。
各路神仙
“公期”是为了祭祀女英雄“冼夫人”而举行的活动,也叫做“军坡节”。节日那天场面十分壮观,杀鸡杀羊,点火祭祀,跪拜神灵,而且大办公期的那天晚上必定会举办一场琼剧表演。
一般琼剧开演的时间是晚上七八点,一般戏台的整体搭建仅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很熟练地把厚长而坚硬的干枯竹竿搭成一个立体的长方体式骨架,下方齐整地铺上木板,上方挂上黑色幕布,再拉好电线安置音箱,一个小小的舞台世界就搭建好了。
冼夫人
我知道琼剧最喜欢演一些公主和驸马的爱情故事,或者是婆媳关系的家庭伦理戏《糟糠之妻》,像“张文秀”这样的名字经常能在老人口中听到。
“顷刻间千古事业,方寸地万里河山”,一方小舞台,尽情演绎无穷久远的历史和展现无穷庞大的世界,只是世间百态都有模板,演出来观众也各解其味。
艳丽美人
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面,家家户户远行的子孙都会回来,大晚上的全村人民都聚集在一起观看琼剧表演,台上是戏曲里的世界,台下是磕着瓜子认真看剧或闲聊家常的观众,场面十分温馨。
03琼剧·演绎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原先寂静的乡村由于一场琼剧表演而热闹非凡。每到琼剧开演,热衷于看琼剧的老奶奶早早就抢占了前排的绝佳观赏位置,去晚了的只能在后面仰起脖子或者踮着脚尖看了。
舞台上逗乐的一般都是一些嬉笑怒骂的角色,特别是画着滑稽妆容的丑角一出场,丑角很爱挤眉弄眼,或者三两下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嘴里“哎呀呀”地叫唤着,成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高贵美丽的旦角
一些漂亮的女性角色也着实吸引人,特别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她们的服装高贵华丽,小心翼翼的步伐惹得裙子上的流苏团团舞动,精致的冠饰也随着走路一步步摇动,真是步步生姿,姿态万千。出于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她们一出场,观众的眼睛便像长人家身上似的,一刻也挪不开眼。
整场表演的高潮便是戏剧演到一半时,会有个管家扮相的男性出来说一些官方的祝福语,因为是大家集资出钱做戏,于是就念一下各家各户的出资情况,然后加上一些祝福全村人民子子孙孙平平安安、发财添丁之类的话。
春光椰子糖是海南特色糖果
说完之后,就会端出一盘糖果往台下扔,孩子和老人们都会争着抢着去接糖果,场面十分拥挤与闹腾,抛糖果结束后大家还会攀比一下谁接到的多,就好像是接的多就福气多多一样。
04琼剧·乐趣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大张旗鼓的琼剧了,重要日子我一般很少有机会能回老家去,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样传统的文化形式,是否还留存在乡村之中。而我记忆之中的观看琼剧,也已经是好几年以前了。
我忘记了上一次看戏的具体时间,但是我记得是在喜欢热闹与欢腾的年纪,因为小时候对热闹的大场面十分热衷。家里有位胖婶婶特别喜欢看戏,小时候看戏都是她领着我去。
看戏的群众排排坐
每逢琼剧上演,大家都会兴师动众,显示出对这场表演无比的欢迎。孩子们尤其喜欢这种热闹场面,都会早早地吃饭洗澡,然后等待家里的大人收拾完毕,在其带领下搬着小板凳一起去“剧场”,我也跟着胖婶婶一块去了。
说是看戏,但是小孩子图的是热闹,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舞台上演员唱什么我们都不在意,赶忙跑别处找乐子去了。
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在黑暗处挑着篮子卖小玩意的阿姨,那种五毛钱一个的荧光色手环尤其受欢迎,单单凭借在夜晚闪闪发光这一优势成功博得了孩子们的喜爱。
戏剧演员化妆
我们还特别喜欢跑到戏剧演员的后台去观看,那可真是别有洞天。五颜六色的表演服装排排挂起,厚底的长筒靴双双竖立,还有旦角精致华丽的头冠,以及老生的大黑长胡子。长长的化妆桌旁,无论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都戴着长长的发套,然后对着镜子往脸上搽厚厚的白粉,然后往脸颊两侧拍一层薄粉,嘴上涂着红红的胭脂。
整个后台都飘着一股脂粉的香气,我们可太喜欢扒着竹竿,透过幕帘“偷窥”这个绚烂的幕后世界了。不过要是戏剧演员突然用那黑黑的大眼睛看我们一眼,我们就立马心虚地跑开了。好笑的是我们竟然以为偷得了人家的精髓,回家后直接拿强生爽身粉往脸上抹,然后披着鲜艳的床单就在床上唱起戏来了。
这些简单快乐的趣事,也定格在当初的岁月了。
05琼剧·记忆
明月高高挂
一般晚上十一点戏就差不多演完了,只有一些真心爱看的老奶奶会坚守到最后,通常孩子们都是倒在大人怀里睡着了的。我是没有耐心等到真正落幕的,通常早一点就会闹着要回去了。这种没耐心的行为肯定会招来大人的嘀嘀咕咕,说是带个小孩闹得自己没法安心看戏。但是婶婶是禁不住我的哭嚷的,只好一边嘀咕一边带着我往家走。
舞台还是灯光闪烁,婶婶牵着我的手往回走,后面热热闹闹的声音越来越远了,我们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旁边的草丛里长出了湿漉漉的露珠,有时蹭一蹭我的脚踝。高空中的月亮也明晃晃地挂着,婶婶用一束手电筒的光驱散了前路的黑暗,伴着咚咚的锣鼓声,我们一步步走回家去。
热闹留给他们,我要睡觉啦~
夜晚睡下的时候,戏还没有唱完,听着外面远远的戏曲声,甜甜地睡下了……
一曲戏悠长,承载着童年简单纯粹的快乐,尘封了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固定戏班子接演琼剧,毕竟在现代化的今天,谁还愿意在蚊子嗡嗡的乡间看戏呢?而我,也离这种传统的文化很远很远了,剩下的尽是渺远的回忆。
一抹靓影,成为永远的怀念~
- 时隔多年,令我惊喜的是,我竟然还能听着遥远的戏曲声沉沉睡去,虽然中间隔着几栋楼房,隔着回不去的快乐岁月,却足以让我觉得珍贵。
- 我特地把窗户全都打开,让整个房间都被戏曲声萦绕,希望我能做一个梦,梦回曾经的热闹与快乐……
参考书籍:《海南琼剧史略》
- 我是入股努力让你不亏的小火炉,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