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都希望自己挑选的水果颜色鲜艳、亮丽夺目,但是,千万不要被它们美丽的外表给欺骗了。
很多商贩为了赚取最大利润,经常给一些不新鲜的、未成熟的水果精心“化妆”,甚至抬高这些不健康水果的价格。
水果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既吃得健康又放心呢?下面,一起来识破这些伪装的水果!
打蜡苹果
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营养学家说,苹果皮比苹果肉有营养,宜多吃,但裹蜡的苹果皮还能多吃吗?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苹果表皮本身就含蜡,是一种脂类成分,可防外界微生物入侵;而加工中的食用蜡,主要成分是纯天然的虫胶和巴西棕榈蜡:两种都是可食用的,对身体并无害处。
但有的无良商家为节约成本,用工业蜡代替食用蜡。工业蜡中含汞、铅,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鉴别方法:
专家称,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苹果自带的果蜡,二是果农上的食用蜡,三是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实在要去除这层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挑选打蜡水果时,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就很有可能是工业蜡。
但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称,食用蜡和工业蜡不太容易用肉眼分辨。因此,水果食用前应用盐水清洗,或者干脆去皮之后再食用。
催熟香蕉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催熟剂不超标则对人体无害。
专家表示,乙烯利作为一种催熟剂,在香蕉催熟中被广泛使用,在用量上和使用间隔时间上都有着严格限制。
由于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摘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如果不使用乙烯利,大部分香蕉就会腐烂。
所以,香蕉一般需要催熟,而正常使用催熟剂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超量使用乙烯利则有害人体健康。
鉴别方法:
乙烯利催熟香蕉较为常见,但有些不法商家使用二氧化硫和甲醛等化学药品为香蕉催熟,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识别技巧。
首先,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因此在挑选香蕉时,有梅花点的香蕉相对可靠。
其次,用化学药品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此外,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但表皮变黄,而且中间是软的,催熟的香蕉中间则是硬的。
染色橙子
市场上的橙子颜色格外艳丽,惹得不少人直流口水。当你遇到这样的橙子时,可要小心了,它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橙子。
有些商贩为了让橙子色泽更漂亮、卖相更好,就把色素注射到橙子皮里,再在皮上打些石蜡,使橙子看起来很新鲜,但这样的橙子会掉色。
还有商家甚至把长有霉斑的橙子清洗干净、晾干,然后用石蜡给橙子打蜡上色。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变得又黄又亮。
鉴别方法:
首先,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仔细观察,可发现表皮皮孔有红色斑点,一些橙子表面甚至有红色残留物。
其次,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此外,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子,橙蒂是白绿相间的。最后,染过色的橙子,表面摸起来黏黏的;没染色的橙,摸起来比较干爽。
爆炸西瓜
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一朵花。专家认为,这些原因都是瓜农施用的膨大剂造成的。
专家认为,膨大剂施用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施用时间,就是在花落后开始坐果的时候使用,而有些农户在西瓜成熟了还在施用,就发生了爆裂。
二是膨大剂按规范使用是无毒害作用的,但是如果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滥用、大剂量使用膨大剂,是有潜在风险的。
鉴别方法:
首先,从西瓜的外表上看,正常西瓜外形应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平整光滑;而使用了激素的西瓜,由于喷洒的激素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用人工授粉的瓜比使用过膨大剂的瓜,果皮会薄许多。
其次,西瓜切开以后,使用了膨大剂的西瓜瓜瓤是红色,但瓜籽却是白色的。同时,由于西瓜表皮有一层蜡质,农药往往浸透并残留在蜡质中,因此在购买西瓜时尽量不要切口,不要买“裂缝瓜”。
激素草莓
有些果农为牟取暴利,在种植过程中多次乱用膨大剂。膨大剂的作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通过促进果实中的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达到增产目的,使得有些草莓个头很大、颜色佳,甚至有些还长得奇形怪状的。
膨大剂属农药范畴,超量使用会影响果品质量,消费者一旦过量摄入膨大剂残留多的草莓,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损伤。尤其是肾病患者,更应当避免过多食用。
鉴别方法:
首先,看品种。个头大的草莓多呈圆锥形,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购买。
其次,激素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而且在底部果柄处颜色青红分明。
再次,一是正常草莓表面的“芝麻粒”是金黄色的。如果连“芝麻粒”都是红艳艳的,就要提高警惕了。二是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腔。激素草莓轻易就能掰开,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
最后,正常草莓甜度高且甜味分布均匀;激素草莓吃起来闻着不香、寡淡无味。
喷酸荔枝
由于荔枝保存时间短,一些不良商贩会买来色青半熟的甚至是生荔枝,用稀释过的盐酸浸泡,或把稀盐酸喷洒在荔枝表面,未熟的荔枝表皮就会变得红嫩、新鲜,宛若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荔枝,但很容易腐烂。
这类溶液酸性较强,会使手脱皮、嘴起泡,还会烧伤肠胃。还有些不良商贩会用硫黄熏制,其中的有害成分会对眼睛、喉咙产生强烈刺激,导致头昏、腹痛、腹泻,严重者甚至还会致癌。
鉴别方法:
消费者可以使用摸、闻、掂、看的方法进行识别。
摸:触摸喷酸荔枝时,手会觉得潮热,甚至有烧手的感觉。
闻:自然成熟的荔枝闻起来有荔枝本身淡淡的香味,而“化妆荔枝”不仅没有香味,闻起来气味有点酸,甚至还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掂:喷酸荔枝比自然熟的荔枝分量要重一些。
看:由于鲜荔枝的保存时间短,所以一般需低温冷藏保存,如果看见荔枝被商贩随便放在盒子里,上面用塑料布一盖,大多有问题。
石灰杧果
媒体报道中商贩使用生石灰来催熟杧果,生石灰学名为氧化钙,这种物质遇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并释放一定的热量,这种热量能提高杧果的贮藏温度,加快杧果的成熟过程。
食用杧果时,即使杧果果皮上沾染少量的石灰,通过清洗、去皮等过程,基本不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吃多了对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
专家认为,石灰是固态的,主要作用是加水放热帮助乙烯利释放乙烯,应该不会渗透到果肉里面,消费者可以洗净后去皮食用杧果。
鉴别方法:
首先,看颜色。一般自然熟的杧果皮色有差异,可能一半黄一半青,而催熟的杧果则大多通体是金黄色。
其次,闻气味。自然熟的味道比较浓郁,而催熟的香气比较淡。
最后,看果肉。掰开后,自然熟的果肉较为密实,催熟的往往果肉疏松,并可能有空隙。
早产葡萄
市场上的葡萄如果个头又大又圆,但口感差,一般也是加入了催红剂和膨大剂。催红剂学名叫乙烯利,可以让葡萄提早成熟;膨大剂可以让葡萄长得更大。在葡萄膨大剂中,氯吡脲的使用率最高。
尽管乙烯利是喷洒在水果表皮上,但由于葡萄的外皮较薄,所以农药较容易渗透进入果肉。这种葡萄颜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鉴别方法:
消费者可以从外观和口感两方面辨别。
看外观:首先了解葡萄品种的正常成熟期。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
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而且,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状物质,一擦就掉。
品口感:从口感上说,催熟的葡萄不甜,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较为甜滑,果梗部分颜色较新鲜。
市场上赚黑心钱的商家太多了,亲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再注意,毕竟身体是自己的,不是这些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人的,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才是首位的,不要因为想吃的健康反而丢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