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杈间的月亮

文/迦南

图/网络

树梢间的月光(青未了树杈间的月亮)(1)

举头望明月,是人类的一种习性吧。

小时候是站在村街上望,在自家院子里望。后来是在城里,站在高楼上望,很矫情地想起那些咏月的唐诗宋词。到了中年,不期在山里望了一次月亮。

是里口山,王家疃的月亮。

十年前,暮春,广福寺开光的头天晚上,一位朋友邀约去参加开光仪式,那晚就住在她的别墅里,晚饭后,她陪我们几个朋友,沿着村路向东散步。身边一条小河,流水尚浅,水声超过了潺潺的程度,哗啦啦,却不吵闹。在山中沉静的夜里,这是最为亲切动听的声音,但我们的注意力在天上,一路往山上走,我们的兴致就没离开月亮。

那是十四的月亮,将近圆满,洁润,清凉,与在城里看到的,感觉大为不同。世界上就只这一个月亮,能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体味着,比较着。觉得山里的月亮,更近,更亮,更清晰,更具观赏性,更富有美学上的意义。这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慢慢走着。我们看月亮的角度在变化,月亮一会儿在无遮无拦的空中,一会儿在树梢上,一会儿在树叶间,及至月亮在树杈间,我不由惊叹,那不是一幅画吗?隐约记得,以往是看过这样的画作和摄影的。突然明白,是青山绿树的衬托,使山月有别于城里的月亮,那些冷漠坚硬的钢筋水泥,托衬不起如此的美意。见惯了绿叶扶鲜花,没想过衬托这回事,这晚,我突然发现了衬托的力量。

一直走,离山顶近了,我们看到,山尖部位透着碎碎的银光,那是月光啊,月亮在山顶的树林后面。原来,月亮不只在水面上成为碎银,在山顶也能。又是衬托。树的衬托,水的衬托。

此后,回忆那晚的月亮,便如功课一般。自然也带起另外的月亮。

总记得少时与母亲走夜路,路在山脚下,黑的山影静得可怕,但山顶一杆的高处,一轮明月清净相随,我一直扭头盯着看,几次问母亲,月亮为何跟着我们走?母亲只看着路,催着我快走,她怀着对黑夜的恐惧,连月亮都不敢抬头看一眼。我因有大人相伴,又无知无畏,一路看月遐想,明明感觉搭个梯子就能蹬月,为何又是不可能呢?及至大量读书的青年时代,读李白诗:“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觉得真是精准,写尽了人与月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状态。只是,较起真来,月行千古依旧与人相随,人可是在上个世纪已经可攀月了,那是李白不能想象的。那也是民间传说破灭的开始。原来月亮上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玉兔,没有吴刚桂树,只有环形山。便有文学家对科学家说:“不要再探月了,人类对月亮的美好想象都被你们破坏了。”

确是,我后来不看古诗中关于月亮的咏叹了,科学较真,科学实用,科学也败兴,科学可爱,科学也可恨。我们对月亮本身没有一丝想象了。我曾用一个四十倍的望远镜看过月亮,那就像一个地球仪,当时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看到更多的阴影部分,在一个以光明为主的地方,阴影才是最吸睛的,总以为里面藏着什么真相。

我们还要不要再看月亮?有本科谱书说,月亮正在稳定地退离我们,每年以5.8厘米的速度离我们远去,所以古人看到的月亮更大?未来我们看到的月亮会更小?广袤的太空,5.8厘米是一段难以察觉的距离,似可忽略不计,但月亮的大小,人是耿耿于怀的。

三十年前,我由东北出差至关中,在司马迁的故乡过中秋,日间一场雨,夜间云满天,月亮在黑云隙间时隐时现,我有些失望,韩城的月亮很小,也没有东北的月亮清朗,哪里是中秋之月!那是我人生的低谷时段,又年轻善感,职业是与《史记》类似的工作,“为流俗所轻”,白天去司马迁的墓地看过,满脑子是他的《太史公自述》和《报任安书》的沉重,如此,那晚的月亮,因为暗淡,我一直不能忘怀。

后来,后来,及至现在,我想通了,月亮其实是无辜的,它创始以来朗照无二,不同的是衬托,是人心的分别。海上初升的明月,最大最美,黑云将月亮衬小了,白云衬美了,心情好衬亮了,心情坏衬得伤感了,有棵树杈,有片水,就衬得如画了。

因之我一直想在山里的租居过夜,想再看到纯净的月亮,我们刘家疃的月亮,定会跟王家疃的月亮一样美。但城里的老父需要我。目下我只能在城里看月亮。城里的月亮从楼角升起,有时便觉得是另一盏路灯,到了高空清幽独悬,又被地上的灯光消弱了光辉。但那仍是月亮,洒在阳台上,一样感觉能晒衣服,将窗框映在地上,就是鲍尔吉·原野的绝妙联想——月光手帕。

看吧,月亮被科学弄得枯燥无趣了,月光还是迷人的,我们仍然需要看月亮,纵然人类把地球的夜晚折腾得灯火辉煌,它仍是黑夜里不可替代的光明。

最新的说法是,月亮可能是外星人的探测器,悬在那里监视着人类。真杀风景。我们竟然在与一个巨大的特工对视?不细思也极恐。可细思又奈何!无所谓了。月亮与地球与人类之间,一定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就像它那不能否定的引力,吸引着海潮,也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我现住在高层楼房里,离天近,望月是很方便的,不再七想八想,只静静地望。有时晚饭后去楼下走走,月亮刚升起,我特意找棵树,从树杈看,总要想起山里的月亮,笑自己到底太局限,总要给月亮加个框,总想依赖衬托的力量。

看月亮,还是王阳明老先生厉害:“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人,果真有眼大于天,心要大,果真心大眼大,这世间便没有了衬托、对比,月亮便是真正的月亮,自由的月亮。当然,人也自由了。

壹点号 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