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最后一天

2018年5月18日,母亲节后的第五天。

早晨,我来到母亲的房间,看她睡得很安详,凌乱的白发松松地拖下来,像岁月的寒风吹过的草原。我发现母亲脸上的皱纹少了,面色红润,我想可能用不了多久,母亲满头白发就会黑起来,说不定在哪一天,也会下床走路了。

八年前,母亲患脑梗死引发偏瘫,丧失了行走和语言的能力,这对要强的母亲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母亲低低的绝望的呜咽声撕碎着我们的心。一天晚上,母亲用含混不清的语言片段对我说:“儿啊,憋死我了。”

我心如刀绞。我们跑遍菏泽的名医名院,都毫无办法。母亲强壮的身躯在疾病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下,一天天消瘦、蜷曲,但天不亡人,一生不肯服输的她,这一次终于挺过来了。

母亲仍然不能行走和说话。但我每次回到家,都能看到母亲坐在轮椅上安详地微笑,她的眼睛随着我的到来放出光彩,我孩子般地蹲在她身边,和她碰脑袋,我想给她欢乐,更想体验母爱带来的温馨。她也不躲开,嗓子里发出一些轻柔的声音,那是幸福的呢喃。我觉得人不管多大,能在母亲身边撒娇,就像鸟儿在天空一样自由地飞翔,真好!

后来不知为什么,母亲的下巴开始频繁掉落,打个哈欠也掉,后来逐渐丧失咀嚼功能,再后来就无法吞咽食物了。小妹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把肉啊,山药啊,大米啊什么的,打碎熬粥,用针管喂她。这办法挺管用,平时一顿能打五六只大号针管,但这两天,一针管没打完她就摇头。

七点半左右,我像往常那样和母亲告别,走在上班的路上,真是一点征兆也没有。十几分钟后,妻子打来了电话,说母亲呼吸急促,好像情况不太好。

我在电话里告诉妻子:把床揺起来,让母亲半躺着,然后把几粒速效救心丸放在他的舌下。

很快,妻子的电话又打过来了,这一次她带着哭腔说:“母亲好像快不行了,我害怕……”

我突然有了不祥的预感。赶到家时我看到妻子和保姆围在母亲身边,帮她喂药。母亲平静地看着我,呼吸急促,继而短暂,后来气息便微弱起来。

市立医院的救护车赶过来给母亲做了心肺复苏,到医院后又做了其他方面的抢救,一个小时后,母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母亲走了,在与生命顽强抗争了八年后,平静地走了。

天塌了!

我永远也忘不了大姐看到母亲的遗体被推出病房时的情形。她“呀”了一声,整个人一下子定在那里,她的儿子扶住她,小声劝慰。

很久,我听到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传遍了整个一楼大厅。

我在亲人的哭声中忙着办理一些后事,我没有哭。亲朋好友来吊唁,在大家嚎啕的哭声里,我也没有哭。母亲的丧事结束后,二姐对我说:“玲子(我的小名),是咱娘心疼你,怕你伤心,才不让你哭的。”

我姊妹五个,农村的风俗是男孩子当家。白事是大事,应该哭的,我却没有哭。

三姐说:“玲子没哭,是操心咱娘的丧事呢。”

傍晚,我和大姐二姐三姐小妹在一起,五个人,最小的也要做奶奶了,如今都围在母亲的遗像边,像傻傻等待的乳燕,等待天圆的那一刻,等待母亲归来,可她却再也不回来了。

大姐说:“你知道不?玲子,小时候咱娘最心疼你了。有一次,父亲带你去他工作的学校。半夜咱娘疯了似的,非要去找你,三十多里的路,谁都拦不住。”

不知怎么的,我的眼泪突然倾泻而出,怎么也止不住。我跪下来,向着母亲的遗像,头深深地扣在地上,一遍遍地对母亲说:“娘,对不起,我又让您心疼了。”

2021.12.1

母亲最后的秘密(母亲的最后一天)(1)

壹点号 曹州杂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母亲最后的秘密(母亲的最后一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