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美团高管王慧文发过一张图,并配文:“有担当的管理者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一时间刷屏朋友圈,说的是在管理圈盛行的达克效应,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达克效应为什么叫达克效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达克效应为什么叫达克效应(为何无知的人总是迷之自信)

达克效应为什么叫达克效应

曾经的美团高管王慧文发过一张图,并配文:“有担当的管理者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一时间刷屏朋友圈,说的是在管理圈盛行的达克效应。

那什么是达克效应?我们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

有个大叔光天化日之下接连抢劫了几家银行,警察接到报案后去查看监控发现,这个劫匪不仅不带面罩,还敢对着监控微笑。这简直是对警方的挑衅,所以警方一天时间内就抓到了劫匪。劫匪被抓后,问警察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怎么抓到我的?我可是抹了隐形药水啊。警察问:什么隐形药水?劫匪回答,他听别人说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可以隐形,所以他就在脸上抹满了柠檬汁。这个劫匪的行为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迷之自信,愚蠢至极。

以上故事很好地解释了达克效应,它是指那些能力差、认知水平低的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完全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愚蠢到认识不到自己的愚蠢。

那什么样的人容易陷入达克效应呢?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有21%的人认为自己未来会成为百万富翁;有88%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能高于平均水平;绝大部分职场新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更有难度的管理工作。

哈佛商学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把职场上那些过度自信的员工,称之为“有毒”的员工。为什么有毒,因为过度自信会蒙蔽人们的心智,让人们无法正确判断哪些知识是自己真正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以为自己掌握的。

这种认知上的障碍会使人沉浸在虚构的优势中,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

如何走出达克效应的困境呢?

我们从达克效应“绝望之谷” 图的四个阶段说起。

大多数人都处在的第一阶段,在经验知识方面,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网络喷子这么多,有一点是由于现在是一个知识量井喷的年代,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获取到不同维度的知识,人们就产生了一种知识面很宽的错觉,乐于站在制高点上去点评别人,表现自己。达尔文就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一个人身处达克效应,会用虚幻的自信维持自己的无知,也会离世界的真相越来越远。

我认为,走出达克效应的第一步是让别人先把我们从自信之巅推下来,也就是我们要先承认自己的无知。用开放的心态,去接收不同的声音。

到了第二阶段—绝望之谷,人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这时候自信也会随之崩溃。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信赖的团队,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学会优化自己的社交网络,去与高手为伍,向他们学习。

第三阶段叫开悟之坡,这个阶段需要重新出发,逐步去改善认知不平衡的现状,不断学习成长。究竟如何做才能登上开悟之坡呢?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最有名的就是一万小时定律,但一万小时不是指熟能生巧,刻意练习是需要有目的的、专注的且需要及时反馈的一种修炼。

当我们进入到平稳的高原,成为了大师,又会到达另一种境界。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当他们在某一个领域越钻越深时,会发现知识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

达克效应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就是一次次摔下悬崖,又重新出发的旅程,就是自我认知的不断进化。虽然过程痛苦漫长,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我们每个人也终会走向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