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纠结的一天,无法安心在家。

很欢喜的一天(纠结的一天)(1)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上午还算可以,看了杜士安的《鹤冲天》词,对“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这句印象比较深,我虽然喜欢古典诗词,但鉴赏水平并不高,还是真挚感人的句子能打动我,文学艺术,不就是人为了抒发心中的情感才产生的吗?还有“盆池小,新荷蔽。”想到鲜嫩欲滴的荷叶铺满小巧的园池,是多么美的风景。作者发出“恰是逍遥际”的感慨也是水到渠成。

很欢喜的一天(纠结的一天)(2)

盆池小,新荷蔽

但宋词大多的基调都是悲伤惆怅居多,越是美的景色反而衬出主人公更多的哀伤和幽怨。这是我觉得宋词不大适合孩子阅读的地方,看多了宋词,会让人的心绪无端蒙上一层阴郁的底色,不利于孩子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又看了《中国当代女诗人随笔选》(2015年11月购买,随时记录时间是个好习惯,否则都不知道这本书什么时候被迎接进了我的世界,但又被我冷落到现在,中途也不是没看过,但也始终没看完几篇,也算是积欠下来的阅读债务,如果不想在作别这个世界前辜负它,现在就要认真开始,起码每天要看一篇。)中李南的《断裂》,里面触动我的句子‘在看完第一遍后,用铅笔尺子划了线,也算是留下自己阅读过的证明,其实是一种复习,再次消化。

【在诗歌世界里,我懂得就轻避实,懂得如何粉饰现实中的疮疤,因为在笔下能写出我向往的一切,那些正是我在现实中所匮乏的。】

很欢喜的一天(纠结的一天)(3)

寻梦,寻梦,千年桃花依旧

这句深得我心,我写文也会有意无意地美化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现实,我也想在文字中开出一片属于我的桃花源,弥补我在现实中的缺失,但是自己的文笔又是如此笨拙,与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

但写文这事,不管天分如何贫乏,多写一些,比少写还是会有所提高,以前每天坚持写的时候,只要到了时间最后时刻,总是能挤出点什么来。

而且我又是个较真的人,自己太不满意的东西是不好意思发出去的,所以,每天这样逼自己,当时文笔比现在要好些,现在懒惫下来,文笔明显的退步,而且,脑中空空,写不出来了。

【无力调和现实生活与诗歌的关系,更无法承担这种断裂。】诗意地生活,听着就很美,但做到却很难,不是在桌子上摆上瓶花,墙上挂起画幅……就平衡了生活与诗意。

很欢喜的一天(纠结的一天)(4)

我的心太乱,要一点空白

如果心中依然摇摆着不安与焦虑,像风浪中的船缺少压舱石,是无法在随时会有问题出现的生活中获得这份淡定的心绪的。

【在写作上具有完全的自觉性,坚韧、创造、批判、庄严……在生活中具有完全的主动性、豁达、睿智、从容、善良……这一切足以构成人们对诗歌艺术的期待。】

这一段的意思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里面的词都是形容美好的品格,都是我向往与倾羡的品质。

写作是庄严的,这点我特别赞成,人在写文时,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能让文字垃圾玷污了优美的汉字,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有魔力的,不同的文字组合出万千风光,唐诗宋词就是魔力的两座高峰。

然后又看了B站一个学习吉他的视频,想在只会弹最简单的1234567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但在最基础的爬格子上就体会了一把欲罢不能,欲进不能的困境。

手短的我买琴的时候完全没有概念,买的琴有点大,爬格子对我来就像上刑,手痛死了,不光指尖痛,左手腕骨头好痛呀。

很欢喜的一天(纠结的一天)(5)

弦的另一个功能:让我清醒

勉强不是很标准地爬完了几遍格子,到了我心向往之的和弦,C和弦还能勉强按住,到了另几个和弦,手指就是打不开,按不住弦了,尤其是小指,与其他指分太开了,根本按不住弦,勉强够到了,右手拨弦,要么发不出声,要么发出“扑扑”的声音,只好作罢,心有不甘地退出,唯一的好处是手指痛了,人不再是麻木的状态,脑子很清醒,还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

下午的时间荒废了,到现在晚上又开始补偿似地开始写文,好让自己的负罪感能有所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