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蜜拉是榴莲蜜吗(尖蜜拉榴莲蜜)(1)

尖蜜拉是一种新兴热带果树,俗名榴莲蜜,又名尖百达、小菠萝蜜,为桑科木菠萝属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于马来半岛,现在马来半岛和泰国南部分布很广,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等地区也有种植。尖蜜拉与菠萝蜜亲缘关系较近,树形和果实结构均与菠萝蜜相似,但其果实相对较小,风味更加浓郁,在市场上比菠萝蜜更受欢迎。剥开柚子般大小的尖蜜拉菠萝蜜,只见金黄色的果实大大小小紧密相连,散发着热带水果特有的异香。尖蜜拉菠萝蜜不仅闻起来没有榴莲的异味,吃起来更是绵软甜蜜、入口即化。在东南亚地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尖蜜拉的风味比菠萝蜜更好,食用也比较方便,是值得发展的热带新兴果树。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形状

尖蜜拉为常绿乔木,高10~20米,树体含乳白色汁液,树皮厚。植株形态类似菠萝蜜,不同之处在于嫩枝、叶、花序梗、托叶都被有长3~4毫米的褐色硬毛。叶互生,倒卵形,长12~27厘米,宽6~10厘米,基部楔形,叶尾尖,叶面黄绿色至深绿色,叶脉长毛。幼芽有托叶包裹,托叶外披褐色刚毛,里面光滑无毛,早落,枝条上留有托叶痕。

花序着生树干或枝条上,夹生叶腋间,长圆棒状,雌花序长4.5~7.2厘米,宽1.5~2.4厘米,雄花序长6~7.6厘米,宽1.0~1.6厘米,雌花序梗较雄花序梗粗状,花序梗黄绿色,密被褐色硬毛。

果实长椭圆形,纵径23~46厘米,横径9~16厘米,单果重2~4公斤,较菠萝蜜轻,果皮刺也不及菠萝蜜尖硬,果皮黄绿色,成熟时呈黄色接近褐色。成熟果实几乎无胶液,果皮与果肉易分离,剥离可使果苞成串留在果心上,食用方便,果肉黄色至暗黄色,甜香味浓,质地介于菠萝蜜的干苞和湿苞间。种子形状多样,圆形、肾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等,长2.5~3.3厘米,宽2.1~2.5厘米,可煮熟食用。

尖蜜拉是榴莲蜜吗(尖蜜拉榴莲蜜)(2)

1.2 生长环境和物候期

尖蜜拉经长期栽培,人们选育出肉厚而味香类型,在原产地,实生苗约5年即可开花结果,不需要特殊管理。与菠萝蜜相同,尖蜜拉是典型的热带果树,喜高温潮湿环境,在海拔1000米以下,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中生长发育最好,耐寒力比菠萝蜜弱,气温低于5℃时,嫩梢干枯,老叶变黄,落叶。据介绍,广西引种的尖蜜拉曾在当地温度较低时受寒害而干枯。

海南万宁兴隆地区气候和尖蜜拉原产地类似,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热带特征和优越的光热资源,无霜冻寒害,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4℃,极端低温8.0~9.0℃,年降雨量2131.4毫米,水资源丰富,土壤为黄色砖红壤。尖蜜拉每年1~2月开始从主干抽生很多嫩枝梢,2~3月主枝和树干上抽生的枝条上开始现花,9~10月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60~180天。有些年份偶见两造果,7~8月第二次开花,12月至次年1月果实成熟。实生苗或芽接苗一般4~6年开始开花结果,成年树单株产果量60~200个。同株果实大小有差异,在受精花数量多的雌花序中,果实形正而大,果苞多,100~200个果苞,果实长达46厘米,宽约16厘米;如受精花数量少,则果苞少至3-5个,果实较小。

而在海南琼海,尖蜜拉花期主要在3~4月,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陆续成熟,8~9月进入成熟高峰期,果实发育期约130天左右。物候期比万宁的尖蜜拉还早1个月左右。

尖蜜拉是榴莲蜜吗(尖蜜拉榴莲蜜)(3)

2 营养成分和用途

尖蜜拉成熟果肉味浓甜而芳香,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总糖38.6%,淀粉1.26%,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 3.83克,风味比菠萝蜜好。烤熟或煮熟的种子可食用,味如板栗,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不成熟果实去硬皮可煮汤,是味道鲜美可口的菜肴。同时,尖蜜拉木材致密,持久耐用,是建筑和家具良好用材。

尖蜜拉是榴莲蜜吗(尖蜜拉榴莲蜜)(4)

参考文献

(1)吴 刚,杨逢春,闫 林等,尖蜜拉在海南兴隆的引种栽培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2010,39(5)60-61.

(2)陶挺燕,范鸿雁,王书旺等,尖蜜拉新品种‘多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2017(3):8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