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中,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是需要经过一番考试的,也就是道家称之为的资格考试——传度授箓。这是道派绵延的一种表征,是有一套规范化的仪式在的,以此来体现其对于神圣事业的慎重。

所谓“传戒”,又称开期传戒,指从开坛传戒到传戒圆满的整个过程。北宋时传度戒律的仪式是:先引受戒弟子于神像前,三拜上香,再由度师祝香,祷告神真,具陈出家受戒之意。

道士要学的课程(道士的修行生活)(1)

再设案,度师坐于案前,受戒弟子礼拜度师,面北长跪,听度师讲说出家因缘。次则向北遥拜帝王,向先祖坟莹遥拜,拜辞父母、亲知朋友。

引受戒弟子立于三师前,由知磬请三师宣三归依。受戒弟子再长跪,具文自陈请求传度之意,复由度师读白文,请保举师为脱俗衣,保举师脱去受戒弟子俗衣后,要念诵赞辞。

受戒弟子改着道服,每穿一件,都由度师诵赞辞,顶簪冠之前,先由度师持于手中赞辞,然后受戒弟子长跪度师座侧,为戴冠,同时念三遍“与道合同”。受戒弟子执简后,由度师为说十戒,受戒后,度师向受戒弟子有一番郑重千诫,最后引弟子礼拜三师,发十二愿。

道士要学的课程(道士的修行生活)(2)

清代时,受戒的弟子,还要接受经典考试和行为举止的考察,最后成绩要作记录,并以千字文为序,排定名次,记录上写明字号名次,戒子姓名、道号、年龄、生辰、出家道观、度师姓名等。其中,得天字第一号者,将作为方丈的候选人。

“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功法术的牒文。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

授箓也有规范化的仪式,与传戒大体相似,道士受箓之后,箓牒中拔付受篆者有护身将帅,协助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时,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困厄。未受箓受职,就无权遣神役鬼。

道士要学的课程(道士的修行生活)(3)

道士受箓后,颁发给职券牒文,以证其所得之法职,名所录之神界,以通达神灵。简称为“职牒”。授箓的意义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事实上,传戒仪式的产生是道教为了推行戒律,对新出家的道士进行的一种传授经戒的礼仪。其礼仪过程神圣而复杂,象征道教教法的传承。

-END-

弘扬道法 功德无量

感谢关注!欢迎转载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