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毛利梅园《梅园介谱》
玳瑁,亦称瑇瑁,海龟的一种,四脚为肉鳍,嘴部似鹰钩,故而又称鹰嘴龟。在《山海经》中已出现了疑似玳瑁的“旋龟”:“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旋龟的形状是鸟头蛇尾,佩戴旋龟,就不会耳聋。所谓的旋龟,疑即玳瑁。
人们最早注意到玳瑁,除了它鸟嘴龟身的奇特貌相之外,更注重它的背壳,那是光亮如镜的骨质铠甲,棕红的底色上还有浅黄的云斑,打磨之后还有半透明的质地,一度被用作饰物,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形容刘兰芝的妆容:“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说的就是玳瑁的饰物。
从周代开始,玳瑁就出现在贡品的名单上,与象牙、犀角等物并列。这来自南海的奇珍,采捕极为不易,玳瑁的背甲有十三片,《海槎余录》提到了取玳瑁背甲的方法,看上去极为残忍,将玳瑁倒悬,用滚沸的醋泼在背甲上,便可“逐片应手而下”。年幼的玳瑁背甲软而薄,不堪使用,大者极为难得。又加上运送路途遥远,因而昂贵奢靡,寻常百姓之家难以问津。《史记·春申君传》里提到了一则用玳瑁炫富的故事,赵国的平原君派使者去楚国春申君那里,春申君将使者安排在馆驿之中下榻,赵国的使臣想要夸耀一番,便戴着玳瑁簪子,刀剑上装饰了珠玉,而当他们见到春申君的门客时,“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楚国豪奢之气,令赵使感到惭愧。
玳瑁 聂璜《海错图》
来自殊方异域的神奇动物,往往带有神异的属性。玳瑁的光华绚丽,据说是吸收了月光的精华,按《广东新语》载,玳瑁“夜伏沙汀,注目上视,与月争光,月之精华因入焉,而为文介。”渔民在捕捉玳瑁时,要用物盖住它的背,玳瑁便动弹不得,到了白天,它的纹样就会更加鲜艳,仿佛是把月光封印在壳内。
除了外在的美,玳瑁还有内在的价值。从《山海经》里的“佩之不聋”开始,玳瑁就作为一种名贵药材,出现在本草类的著作中。一般认为玳瑁能解百毒,与犀角的功效类似,据说将玳瑁背甲磨成粉,水服即可解毒,一说可刺血饮下,能解毒。
玳瑁
更为神奇的是,《本草纲目》认为,玳瑁背甲有预测食物毒性的奇效,“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而且,这必须是从活玳瑁上揭下来的背甲,见了毒物才会自行摇动示警,若这只玳瑁死了,便不再有效。可见古人将玳瑁背甲当做有灵性的活物,虽然离开母体,却仍保持着活力。清代画家聂璜在《海错图》中还提到“唐嗣薛王镇南海,海人有献生瑇瑁者,王令揭背上甲一小片,系于左臂”,就是看中了玳瑁的解毒的功能,王公贵族将玳瑁甲系在手臂上,震动时可以随时感知到,为的是防止遭到毒害。
玳瑁的示警功能,只不过是古人的一厢情愿,现实中的玳瑁爱吃珊瑚礁中的海绵,还能消化玻璃,也算一奇。如今玳瑁已是濒危动物,且愿它长驻于世间,而不是活在传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