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牌喜剧班》的播出,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的小品模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知道,现在的小品演员都已经进入了误区,不管搞笑能力如何,结尾处一定要煽情,不是儿女情长,就是家国天下,似乎让观众哭成为了衡量作品高级或者成熟与否的唯一因素!

陈佩斯呢,一直都是网友心中小品界的开山鼻祖,甚至是定义者,他能够站出来吐槽一下,是绝大多数小伙伴期待看到的,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喜头悲尾的模式到底是从谁那里开始的?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1)

很多人会想到了贾冰,因为在《欢乐喜剧人》第四季的舞台上,贾冰的每一个作品都是这种套路,比如《当外卖来敲门》、《深夜麻辣烫》、《光明的故事》、《爱的专车》、《甲方乙方》等,不管前面有多搞笑,或者有多尬,结尾处一定让人潸然泪下!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2)

也有人会想到赵本山,虽说本山大叔是春晚“钉子户”,是曲艺类一等奖的长期拥有者,但他的作品里也出现过“喜头悲尾”,比如和宋丹丹、刘流合作的《奥运火炬手》,结尾也是煽情的,也是拔高主题的!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3)

还有人会想到陈佩斯,虽说他是小品定义者,是开山鼻祖,但他和朱时茂合作的《王爷与邮差》最后也是煽情了!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这些所谓的大师,所谓的冠军,都煽情过,为什么之前的观众没有吐槽或者厌恶,而无法接受后来的作品呢?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4)

其实原因很简单,以前的人虽然在结尾处拔高主题或者煽情,但都是建立在前面有足够的铺垫,足够的搞笑,足够多的包袱,结尾与过程是一气呵成的,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违和感,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包袱都让观众笑了!

反观现在的喜剧人呢,真的是鱼龙混杂,自身能力不行,加上一些演员、主持人来跨界,弄得整个行业都乌烟瘴气的,他们哪里管观众是否笑了,他们最在意的是观众是否哭了,是否感动了!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5)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6)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7)

最新一期《金牌喜剧班》中,郭德纲说的那段话,小编觉得很有道理,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觉得这个很简单,就和我们说相声似的,我也告诉他们,先学吃饭,再学养家,先学吃饭呢, 就是包袱得响,再学养家呢,就是到了一定程度,咱们这活得好了,得上品了,得思想性如何如何,但一上来咱们就思想性先强,它会影响这个节目的主体!

陈佩斯如何评价赵本山(陈佩斯痛批喜头悲尾)(8)

说白了,现在的喜剧人都是基本功还没有学过,就开始在思想上做文章了,如此一来,就会本末倒置,忽视小品本身是搞笑的前提!所以,喜头悲尾的源头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喜剧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基本功,而不是在思想上做文章,观众呢,对于小品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只要搞笑就可以了,当然了,前提是不低俗!最后,希望在陈佩斯老师的带领下,喜剧行业可以重回正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