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是山东东西大道必经之路的张店区地处鲁中山丘北麓,张店本身就是“店”,由“黄桑店”演变为“张家店”,进而简称为“张店”,最终发展为“天下第一店”。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1)

在以前,驿站间大约都在四五十华里,如果把张店作为“十”字路口的中心点,张店至淄川、至博山,其间各四十里,张店至临淄、至周村、至桓台,分别都是四五十华里。可见,张店早已是鲁中的东西向、南北向的交通要冲,至今仍然遗留着十余个由“店”演化而来的村庄。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2)

第一条线

在古代,自长山以东,经北石桥和卫固,过临淄城,渡淄河,径直东去的一线,是齐国兴建乃至强盛时期的通国都大道;自房镇至张店、至湖田、至金岭镇东去的一线,是西晋末年临淄衰、广固(今青州)兴之后通往济南的大道;自湖田至沣水一线,系南北向的交通要道。由于这“两横一纵”的线路交叉,路边自然也形成了不少店铺,这些店铺,后来逐渐演化为村落而保留了下来。

石桥店

四宝山街道办的北石桥村,建村于元朝初期。因村内开有客店,且东临猪龙河,河之上建有青石板结构的石桥一座,故名“石桥店”。据该村的《杨氏世谱》记载:“始祖籍本扬州浦城咸宁村,前元因兵燹(xiǎn)徙居新(城)邑石桥店”。至明朝初年和清朝中叶,在石桥店村南,又相继建立南石桥村和中石桥村(中石桥于1961年并入南石桥),3个石桥村均隶属新城县南七约,都依村靠河,分别建桥。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3)

▲北石桥村历史悠久,在村内原有古槐一棵,村东头的“石桥晓月”,曾是新城(桓台)县的“八大景观”之一。

马家店

而石桥镇的马店村,建村于明朝中叶。马姓最初来此开店,后逐渐发展成村,原称“马家店”,新中国成立后称“马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发现与崔军公社的马庄和四宝山公社(今四宝山街道办)的马庄重名,于是更名为“马店”。

兴隆店

在这条线上,还有一个村庄叫兴隆店,属于卫固镇(已合并至四宝山街道办)。这里的南岭村和北岭村建村于唐朝,传说最先是由罗士信(《隋唐演义》人物罗成的原型)的后裔迁来定居。其后,有人在路旁开店曰“兴隆店”,盼生意兴隆。至清朝中叶,发展为南北长约1.5公里的大村,以村中的沙土岭为界,分为“南岭”、“北岭”二村。

第二条线

自房镇至湖田街道办、金岭镇东去的一线,是西晋末年临淄衰、广固(今青州益都街道办)兴之后的通往济南的大道,在这条线上有4个因“店”得名的村。

房镇店

房镇镇的房镇店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最初由杨氏自直隶省枣强县迁徙过来建立村庄,取名“台子庄”。该村原址在大山地,村中有一条大官道,村民争相沿路开店,店多了,“台子庄”进而改称为“房镇店”。

据考:房镇店原为房东、房西两个村,房东村称“东房”,房西村称“西镇”,至清朝初年合二为一,定名“房镇”。今分为房东、房西2个行政村。

石村店

马尚镇的石村建于元朝(或宋朝),传说石姓最初迁来。自明朝起,官府将东西大路拓宽(时称“御路”),村内开设客店,名曰“石村店”,后演变为“石村”。

据明嘉靖四十四(公元1565)年《青州府志》记载:“长山城东石村、房镇,常有响马截人,设东路巡逻官防守。”据村南“玉清宫重修碑”记载:“长山县东一舍许,有村曰石村。……旧有道人张信志始主道院,至至正十八年(公元1281),王振善道人又增修之。”至明朝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道士李进善、邓道兴再次重修。至清朝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王应统等人改建“高台寺”,乾隆二十九(公元1764)年,王洲等人又予重修。

辛安店

湖田镇(今湖田街道办)的辛安店建于元朝,据考:自西晋以来,此处是登州、青州、莱州通往济南府的大道,在辛安店和店子也都设有店铺。传说在元代之前,辛安店系一片桑林。

据《于氏族谱》记载:“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登州府赤山(应为“斥山”)县徙居益都县仁智乡新安店”(参阅第三十八篇“古寨与古营(茔)”中的于家营村),含义是“新开店”之意。历史上长期是三家店铺互相竞争,号称“三家店”,后演变为“辛安店”。

店子

店子村(今店子社区)建于明朝初期。据《陈氏祖谱》记载:“始祖自直隶枣强冀州迁此定居”,因村南有临淄通往淄川的大道,陈姓在此开店,故称“店子”。陈氏店服务周到,并且店内还备有轿舆,所以“陈家店”又素有“轿杆村”之称誉。

在店子村以北、商家庄以西、李家庄以南,古有红庙一座,且设有“红庙义集”,逢“五”排“十”为集期,市场规模很大,正常季节可招纳四五千人,最多时达上万人。红庙集的知名度很高,方圆百里的商客都慕名辐辏而至。许多客商为了赶早,总是提前一天到来,分别住进陈家店、商家店、国家店或李家店。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4)

张店长途汽车站旧址

第三条线

自湖田至沣水一线,系南北向的交通要道,沿线也形成了不少店铺,逐渐发展成村庄。

沣水店

在湖田至沣水的南北交通要道上,沣水店历史较早,建村于宋朝,既有客店,又有集市,且风景秀美,更是文人汇集、吟诗作赋的绝妙去处。清末,以沣水大桥西的旧河道为界,分为南沣、北沣两个村。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5)

沣水古大桥

炒米店

今天沣水镇的炒米村原来叫炒米店。炒米店建村于明朝。传说,因为这里有一家店,店主常备炒米饭汤,客商贾旅最喜欢在这家店驻足餐饮,久而久之,抛却店主的姓氏名字,而直接呼其为“炒米店”。

南店

自湖田至沣水一线上,还有南店和岳店两村。

南定镇的南店建村于明初。其村址南临梓橦,北倚三泉,地处交通要道路口,开店者较多,故名“店子”。1982年地名普查时,该村因与湖田镇(今湖田街道办)店子村重名,更名为“南店”。

岳店

南定镇的岳店村,地处东望山西麓的山脚下,公元前284年,因战国时期燕国的大将乐毅曾于此处屯兵,进而伐齐,故称“乐毅店”。乐毅死后,人们在此处设庙刻碑,留有名人碑记。因“乐”与“岳”同音,后逐渐演绎为“岳店”。

张店商场都在哪里(你知道还有多少)(6)

岳店村铭文

根据张店区史志办整理,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