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处帝都,北京美食众多,各种风味小吃更是令人垂涎欲滴!不管是来北京旅游的,或是工作在北京、地道的老北京人等,都要利用一切机会品尝如下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

豌豆黄、驴打滚、芸豆卷、艾窝窝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

驴打滚、芸豆卷、艾窝窝

1.豌豆黄

豌豆黄,为北京春夏时节的一种应季美味。源于民间小吃,后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代宫廷。因颇受慈禧喜爱而出名。按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要食用豌豆黄。其分为宫廷和民间两种。清宫的豌豆黄,是以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将豌豆碾碎、脱皮、洗净,煮烂过筛成糊,糖炒,凝固后切块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是不可不尝的美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

豌豆黄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4)

豌豆黄

2.芸豆卷

芸豆卷是北京民间小吃,同豌豆黄一起流传入清宫。其卷形似马蹄,分为甜、咸两种:甜的沙凉细糯,咸的绵软可口,实为不可多得的美味。相传一天慈禧在北海静心斋的院子里纳凉,忽听墙外传来一阵敲打铜锣的叫卖声。慈禧便问她身边的侍女,外面是干什么的。侍女告诉她是卖芸豆卷的。慈禧便立即叫身边的宫女给她买一些尝尝。当时天气很焖热,慈禧品尝后,感觉清爽适口、香甜细嫩,入口即化。于是就把这个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小吃。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5)

芸豆卷

3.驴打滚

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本是一种满族八旗子弟喜欢吃的黏食,后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小吃。其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非常好看。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形象地描绘了驴打滚的做法:“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制作时,需将黄面团在豆面粉中滚过。这一过程颇似野驴打滚,故名“驴打滚”。据说,驴打滚的来历与乾隆宠妃香妃有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6)

驴打滚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7)

驴打滚

4.绿豆糕

绿豆糕是老北京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属消暑小食。炎热的夏季到来时,用绿豆做成的绿豆糕就成了最好的消夏小吃。绿豆又叫“青小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保肝益肾、美肤养颜的功效。用绿豆粉作为主料,配以豌豆粉、桂花和黄砂糖,做出来的绿豆糕细润紧密、清香绵软,是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糕点之一。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8)

绿豆糕

5.艾窝窝

艾窝窝,是老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每年农历春节前后食用。其是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食品。《燕都小食品杂咏》载:“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

艾窝窝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黏软,馅心松散香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之功效,深为民间百姓喜爱。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9)

艾窝窝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0)

艾窝窝

6.爆肚

爆肚是老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在北京,经营爆肚的多是清真餐馆和街边小摊贩。清真餐馆的爆肚收拾得干净,作料也齐全,尤其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爆肚是用鲜牛肚或鲜羊肚通过油爆或水爆的方法做成的。制作时首先需要将“肚”洗净,再将其切成条状或块状,最后以沸水爆熟。爆肚出锅后还要加上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调料。爆肚质地鲜嫩,不油不腻,口味香脆。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1)

海碗居爆肚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2)

北平楼爆肚

7.炒肝

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最初,吃炒肝讲究顺碗沿抿并搭配着小包子一块吃,但现在吃炒肝早已没有了那么多讲究。

炒肝是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制作时须先将猪大肠用碱和醋洗净,盘成捆用绳扎好后放在凉水锅中,旺火煮至筷子能扎透时捞到凉水中洗去肠表皮的油,切成小段备用;再将猪肝洗净切片备用;将熟猪油倒入炒锅内,用旺火烧热放入大料,再依次放入黄酱、姜末、酱油及蒜泥,炒成熟蒜泥备用;将猪骨汤烧热,放入猪肠在一起炖,最后放入猪肝、酱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等调味料搅匀,待汤沸后,立即用淀粉勾芡,再煮沸即成。炒肝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为必尝美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3)

炒肝

8.炸灌肠

炸灌肠,也有人叫炒灌肠,是老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大肠灌进淀粉、碎肉制成的。灌肠讲究用猪大肠中炼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灌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现在,超市中能够买到的灌肠则把红曲和小肠都省去了,仅仅是用绿豆淀粉加香料灌制成型的一个长长的淀粉肠。

炸灌肠就是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炸至两面冒泡变脆时,即取出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热吃。灌肠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鲜香适口,蒜香辣味浓郁。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4)

炸灌肠

9.豆汁、焦圈

豆汁是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小吃,主要流行于冬、春两季。喝豆汁通常要就着辣咸菜、萝卜干、芝麻烧饼或焦圈一起享用。这样吃起来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具有;再加上焦圈的香,真是人间极品美味。其以绿豆为原材料,富含丰富的粗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及糖分,有祛暑除燥、清热去毒、健脾开胃等功效。

焦圈,北京风味小吃之一。豆汁就焦圈,成为老北京的最爱。其大小如碗口,形似西方的炸面包圈,口感酥脆。当时做焦圈最出名的有邬殿元、王文启、马庆才师傅。

豆汁具有色泽灰绿,味道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焦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口感极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5)

豆汁、焦圈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6)

豆汁、焦圈

10.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京津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传统的冰糖葫芦用山楂(又称山里红)穿成,后来逐渐出现了用山药、黑枣、橘子、苹果、菠萝、葡萄、草莓等为原料制作的冰糖葫芦。另外,冰糖葫芦虽然名字中有“冰糖”二字,但其原料用的却是普通的绵白糖。将其称为冰糖葫芦,主要是因为制成的糖葫芦在山楂果上覆盖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壳,看起来非常像结在果子表面的一层冰的缘故。冰糖葫芦色泽红艳、冰脆爽口、甘甜回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7)

冰糖葫芦

11.炸酱面

老北京炸酱面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老北京人最爱吃、最常吃的主食。做炸酱面首先就得炸酱。北京人在家做的炸酱讲究用六必居的黄酱配天园酱园的甜面酱。肉要选半肥半瘦的五花猪肉,配上葱、姜、蒜放在油锅里咕嘟出香味儿。至于菜码,老字号饭店里要根据季节摆上各种菜丝、菜段和豆类,称为“全面码儿”。普通家庭里备的菜码,黄瓜丝、小水萝卜丝、豆芽菜和大蒜必不可少。不同的菜码和炸酱、调料放在一个个小碟子、小碗里,煮好的手擀面盛在大碗里,碟子绕着大碗摆好,就能上桌吃了。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每到夏至这天,老北京人必吃炸酱面。而到了春节,炸酱面配上泡好的腊八醋,那味道就更香啦。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8)

炸酱面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19)

炸酱面

12.肉末烧饼

曾经是清宫中的御膳,又名“圆梦烧饼”,它象征着梦想成真,并有祝愿吃到它的人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的寓意,被誉为北京小吃中的精品,享誉京都数十年。它的做法相当独特,与一般市面上见到的烧饼做法不一样,它将发面和好对碱,加一点白糖揉匀,揪成小坯子,然后将坯子用手掌在案板上压成圆片,再另用2克左右的面揉一个小面球沾上一点香油,放在圆片中央,把小面球包进去后,用手按成5厘米厚的扁圆形饼,饼上刷上点糖水,粘上芝麻仁的一面朝上,放在饼铛里用炭火烤熟。放小球的目的是为了在吃的时候能完整地掰开,以利于加炒肉末。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0)

北海公园御膳房肉末烧饼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1)

颐和园听鹂馆肉末烧饼

13.小窝头

金黄的窝头和雪白的馒头是老北京人餐桌上最重要的两样主食。旧社会穷苦人家吃不起白面馒头,主要就吃棒子面(玉米面)做的窝窝头,有时还会往棒子面里掺些野菜一起蒸着吃。“窝窝头就咸菜”也能成为一餐。不经过发酵的死面窝头很不容易蒸熟。但将窝头做成上小下大、上尖下平的圆锥状并在底部挖洞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百姓餐桌上摆得是粗粮做成的大窝头,宫廷御膳里也有细面做成的小窝头。小窝头用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黄豆面、栗子面混合制作而成,形状与大窝头相仿,只是更加精致玲珑。小窝头是甜口的,里面往往要加大量的白糖、桂花等物,吃起来是面香伴着甜软。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2)

颐和园听鹂馆小窝头

14.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城南的南横街。相传因旧时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动物的下水来代替,没想到却因有着特殊的味道而名扬京城。

卤煮火烧在北京是一种尽人皆知的食品,它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猪肺放在一起煮(有时也用猪腰子)。具体制作过程是这样的:把处理好的猪小肠和猪肺切成小段投入用多种香料、调料配制的卤汤煮,八成熟时放入生面火烧、炸豆腐片、血豆腐,待到肠、肺烂熟,火烧煮透又不脱形的时候捞出,小肠切段,肺、火烧、炸豆腐切块,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据口味自行添加。卤煮火烧,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肠酥软,味厚而不腻,没有任何异味,满口脂香。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3)

门框胡同百年卤煮火烧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4)

卤煮火烧

15.褡裢火烧

褡裢火烧是北京常见的一种食品,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故一直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之一。其制作时,要先将和好的面揪成黏剂擀平,装进用虾肉、海参、猪肉及各种佐料加好汤拌制的馅儿,折叠成长条;再将其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起锅上桌。吃时若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其味更是独具特色。

因其制作成形后,酷似旧时人们腰带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褡裢火烧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鲜美可口。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5)

褡裢火烧

16.门钉肉饼

门钉肉饼,又叫门丁肉饼,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清真小吃,因其形状像古时候城门上的门钉而得名。而且据说门钉肉饼有吉祥的含义。

门钉肉饼的做法和一般的馅饼区别不大,只是馅饼是扁的,而门钉肉饼则是高约3厘米,直径5厘米的圆柱体。馅传统上是牛肉大葱。其选择牛肉的上脑和鲜嫩肥瘦相间的部位剁成馅,调以香油、洋葱、鲜姜、花椒等辅料拌制,用精白面粉和成松软面皮,包成像宫廷红门上的门钉形状,直径4厘米,厚2厘米,放在铛中煎烙成熟,可算得上皮薄馅足的一种美食。由于门钉肉饼油很大,而且牛油很容易凝固,因此讲究趁热吃口感好。但是趁热吃小心烫嘴。吃时最好淋上一些醋,既能去除油腻的感觉,又能带来更好的口感。门钉肉饼外焦里嫩,清香润口,咬一口鲜汤四溢,风味独到。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6)

门钉肉饼

17.糖卷果

糖卷果是老北京点心中的名品,是从回族流传出的清真点心,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另外,它也是一道药膳。其主料为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且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功效。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7)

糖卷果

18.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不仅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从其名就可知道,姜丝排叉原料中一定有姜,其名也因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

制作姜丝排叉时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面成团,揉至劲道有力。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成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入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丝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即可。姜丝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8)

姜丝排叉

19.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其主要以砂糖和面粉制成,是一种清真食品。有诗云:“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不是拧出来的,而是先在面块中间开一个小口,再将面块的一边翻向另一边,形成一个类似人耳的形状,“糖耳朵”的俗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29)

糖耳朵

20.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精选原料,货真价实,深受中外顾客的青睐。

相传远在明朝的崇祯年间,有个叫刘大顺的回民,从南京随粮船沿南北大运河来到了古镇通州,也就是今天北京城正东的通州区。刘大顺看到通州镇水陆通达,商贾云集,是个落脚谋生的好地方,于是便在镇上开了个小店,取名叫“大顺斋”,专制作销售糖火烧。至清乾隆年间,大顺斋糖火烧就已经远近闻名。为保持传统特色,选料制作相当讲究,制作的师傅们坚持面要用纯净的标准粉,油要用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产的甜桂花,再如必不可缺的红糖和芝麻酱,也是专购一地,绝不含糊。糖火烧色泽浅褐、香甜味厚、绵软不黏、香酥可口。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0)

糖火烧

21.茶汤

茶汤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相传源于明代,因用水冲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如今,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两种。其中,北京茶汤更具传统风味。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的佳句。可见,茶汤在北京人生活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

茶汤的原料是蒸熟的糜子面,卖时再以滚水沏成糊状,加上红糖、白糖、桂花等佐料,吃起来香甜可口,给人以亲切之感。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细腻耐品。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1)

制作茶汤原料及用具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2)

海碗居茶汤

22.面茶

面茶是一种流行于京津地区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其不是茶汤,是将小米面煮成糊状,盛到碗中,然后在它的表面淋上芝麻酱制作而成的。喝面茶时,碗里的面茶和芝麻酱一起流入口中,既有麻酱又有面茶味道,实为人间美味。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3)

北京面茶(李记)制作工具(1899年,李记面茶的创始人李真开始在石景山区模式口一带走街串巷经营面茶生意)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4)

回民小吃摊——面茶

23.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的一种清真小吃,很受百姓欢迎。馓子古名为“环饼”、“寒具”,质地酥脆,香甜可口。环饼据说远在战国时代就有,秦汉以来成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其制作方法为:用面粉加发酵面和水揉在一起,成面团,加糖、蜂蜜,搓成股拧成麻花形或馓子形,入油锅用七成熟热油炸透炸熟捞出即成。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有人形容说其“嚼着惊动十里人”。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5)

馓子麻花

24.萨其马

萨其马,北京著名京式糕点之一,原是满族的一种食物,是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清王朝建立后,满族民众入关,满汉杂居,这种食品也逐渐被汉族民众所接受和喜爱。其在过去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

制作萨其马时,面粉要加入鸡蛋制成面条状再油炸,再由白糖、蜂蜜、奶油等制成糖浆后与炸好的面条混合,同时加入葡萄干等干果。待凉干后切块即成。萨其马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

老北京小吃推荐(一生必尝的24种老北京风味小吃)(36)

萨其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