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苦,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把12亿港元捐给了祖国,而不是把财产尽数留给自己的三个儿子,他是金利来的创始人,也是享誉香港的“领带大王”,但是他却从不看重这些称号,一生醉心于帮助国家建设,累计捐助逾1400项次,用以支持国家教育、航天、科技、与社会公益事业,还曾出手800万元人民币,只为修复圆明园围墙,抢救、保护圆明园遗址,他就是曾宪梓,是一位永远值得人尊敬的企业家。

1934年,曾宪梓出生于广东梅州的一个贫苦侨眷家中,他有一个年长5岁的哥哥,在曾宪梓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三人相依为命。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1)

他的父亲生前在泰国经营过小买卖,在那个年代的梅州,很多人都会迫于生计而去南洋打工,曾宪梓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而曾宪梓的母亲蓝优妹,也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人,她作为曾家的童养媳,只身赶赴泰国,与曾宪梓的父亲完婚,第二年两人有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曾宪梓的哥哥曾宪概,后来母亲怀着曾宪梓的时候也一直待在泰国,泰国是热带雨林的天气,导致后来曾宪梓的肤色也是黑里透红。

他的父亲离世之前,把两千块银元的欠票交给了母亲,这也是全家最后的希望。

后来曾宪梓回忆,当时年仅32岁的母亲就要承担家里的重担,生活非常劳累,但是她却从没忘记对兄弟俩给予及时的教导,母亲告诉曾宪梓,“人穷志不能穷”,她说什么也要供两个孩子念书,于是咬紧牙关磕着响头把曾宪梓和哥哥送进了全村唯一的小学。由于没有钱交学费,就把辛苦种的菜送给老师,就这样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有一次,颇具侠义之心的曾宪梓为其他小孩打抱不平,但是母亲看到后却不由分说拿起棍子劈头盖脑地对准曾宪梓打过来。其实母亲知道曾宪梓没错,但是无依无靠的他们却只能这么做。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2)

其实,一向坚强的母亲也有“软弱”的时候,比如她会在半夜悄悄出门,在曾宪梓父亲的坟前哭诉,而曾宪梓则跟在母亲后面把她拉回了家。

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日子总是不好过的,于是在12岁那年曾宪梓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当农民了,但是没想到,新中国的成立却意外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曾宪梓后来成为企业家之后,他曾多次表示:我念书,靠的是国家一个月3块钱的助学金,从17岁到27岁从中大生物系毕业,一共领了10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曾宪梓记得国家的帮助,他一直期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

秉着这个想法,曾宪梓格外用功,最后终于顺利地考入梅州重点中学,东山中学,在这所中学,他结识了一生挚爱黄丽群。

当时黄丽群是校花级别,气质出众、长相漂亮,而曾宪梓也是非常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也是强项,还是学校的篮球队长,两个人惺惺相惜,关系也就慢慢发展起来。

然而,令两人始料未及的是,高考之前黄丽群竟然得了肺病,以当时的医疗技术,这可是九死一生的病,于是黄丽群就对两人的感情萌生了退缩之意,为了让黄丽群放心,曾宪梓连夜从学校徒步跑到黄家求婚,并在高考前拜堂成亲。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3)

当时家里都很穷,虽然是结婚,但所用东西都是旧的,也没有钱请客吃饭,就是叫几个亲戚朋友到家里坐一坐。

之后,曾宪梓就准备冲刺高考,他的眼里只有清华和北大,所以填志愿的时候也压根没考虑其他学校,结果放榜的时候“傻眼”了,竟然落榜了。

得知这一结果的曾宪梓也没犹豫,干脆再学一年,最终成功考上了中山大学,1961年,他被分配到了中科院广州分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工作,有了爱人,也有了事业,曾宪梓的一生本该就此稳定,但是一件事却打破了他的生活轨迹,那就是叔父的背信弃义。

当年曾宪梓的父亲是与他叔父兄弟二人到泰国打拼,成果应该是两个人的,但是曾宪梓的父亲去世后,他们就只得到了叔父的一张欠票。

1940年泰国沦陷之后,叔父曾为了躲避战乱,回到家乡梅县暂住,而曾宪梓的母亲就满怀希望地找到了他并拿出那张欠票,结果其叔父却拒不认账,说那笔钱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当年父亲看病吃药已经花光了。

为此,曾宪梓的哥哥曾宪慨认为,叔父侵占了父亲的财产,后来又从孤儿寡母手中骗回了借条,他不会就此罢休,所以就在泰国跟叔父越闹越大,并强烈要求曾宪梓带着母亲到泰国打官司,誓要夺回遗产。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4)

在这样的背景下,1963年,曾宪梓向单位提出了出国申请,随后,29岁的他就只身前往香港。

当时中泰还没建交,所以曾宪梓要想入境泰国,必须要在香港做一个“中转”,也就是说必须在香港住满一年,再经过亲戚担保,才能拿到香港护照去泰国。

而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曾宪梓第一次注意到了领带行业,因为哥哥曾宪慨在泰国做的就是领带生意,所以要他帮忙从香港采购领带,由此,曾宪梓迅速熟知了领带的制作流程和营销环节。

等到了泰国之后,曾宪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平静地告诉叔父,他不会介入财产争夺,两家人也不要再争斗不休,他一分不取。这让在场的长辈都极为震惊,甚至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之后,哥哥曾宪慨就把弟弟留在了泰国,一起帮忙打理小厂事务,而曾宪梓的妻儿也申请出国,一家人开始在泰国生活。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5)

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没过多久,曾宪梓一家就被哥哥赶了出来。

他的叔父听说后,想直接用钱帮助他,不过被自尊心极强的曾宪梓拒绝了。

当时,曾宪梓一家人在泰国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语言不通,孩子入学、生计困难,各种问题缠绕着曾宪梓。

而他的叔父也察觉到了他的窘境,这次没有直接给他钱,而是换种办法,拿着一些布料让他加工,曾宪梓欣然接受,完成之后叔父想给他一万元港币的加工费,但曾宪梓坚持只收了900元港币。

不久之后,曾宪梓决定回到香港找找机会。

回到香港后,曾宪梓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研究香港的市场状况,很快发现了“漏洞”。

当时香港的服装业已经非常发达,由于与国际紧密接轨,香港人非常喜欢穿西服,但是曾宪梓却发现香港没有一家生产领带的工厂。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6)

于是他马上租下了油麻地平安大厦一块小地方当作坊,买来熨斗、剪刀、尺子、缝纫机开始制作领带。他说,“之所以做领带,是因为本钱小,可以找到饭吃。自己裁剪自己卖,母亲帮忙绑领带。早上六点起床,半夜两点睡觉。每天要卖60条领带才能赚50块钱养活一家人”。

这种生活一开始非常辛苦,曾宪梓每天挑着篮子到尖沙咀沿街售卖,一打赚10元,全家人一天的生活费最低50元,如果不卖出五打,这一天的生计就会出问题。

起初,夫妻二人再加上母亲,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但还是不见起色,所以曾宪梓又马上研究起来,看哪里出了问题,很快他就想到了出路,也就是开始改做高级领带。

曾宪梓买来一大批法国、瑞士的高档领带进行研究仿制,然后生产出了自己的高级领带,甚至为了打开销路,他咬咬牙把第一批产品在一家商店免费供应顾客。

这种高级的花色和款式,一下子击中了香港人的需求,很快,曾宪梓的领带开始名气大增,1970年,曾宪梓制造的领带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紧俏货,同样是在这一年,“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成立了。

金利来创始人的儿女(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7)

第二年,曾宪梓就在九龙拿下一块地皮,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领带生产厂,“领带大王”的名号也越叫越响。

1978年,已经功成名就的曾宪梓回到了曾经的母校梅州东山中学,看着学校里破旧的宿舍和教学楼,曾宪梓毫不犹豫的拿出了30万港币用于学校建设,在当时30万港币也可以说是一大笔巨款了。

之后,曾宪梓的捐款行为就没停下来过,据统计,他捐赠的项目竟然超过了1400次,在2015年,曾宪梓获得“中华慈善奖”。

虽然曾宪梓捐助的时候是从不含糊,但是对于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节俭,他觉得能吃饱就行,从不奢靡。

也许是有一个落叶归根的赤子情愫,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曾宪梓选择回到家乡梅州,在85岁时,曾宪梓在家乡病逝,生前他还许下承诺:只要金利来公司不破产,基金会就会延期下去:“这些钱对我个人是大数,对国家而言只是小数。”

曾宪梓的这种奉献精神和爱国之心,现在还被广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