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职场中那些掉下去的“坑”,大多都是自己事先挖好的。不信,我所见到的在我身边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职场上的坑你踩过吗(职场中那些踩过的)(1)

生产部所属的几个成品车间一年到头都是忙于生产发货,没有一刻消停,各个成品车间始终都是顶着来自老板不断催货的巨大压力,成天为生产发货忙得晕头转向。

各个成品车间为应付按时交货,想方设法组织生产,争取每一个合同任务都能按时生产出来,免遭来自各方面尤其是老板无情的催货压力。

面对各个生产任务,各个车间主管也是使出浑身招数,想方设法地应付各种压力,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延缓交货时间,因为车间无法确保每一单生产任务都能按时按量圆满完成。

在确定生产交货期时,各个车间主管的做法各异,有的车间主管按任务量和生产周期,给定一个确切的交货期,而老板的一贯做法就是讨价还价,车间给30天时间,老板却要求20天交货,通过再三商量,双方达成一致——25天准时交货。一直以来,生产与销售为了交货期,都是在这样在讨价还价中达成共识,完成生产与交货。

在合同任务交货期上,车间主管与老板各自都保留着一定的“水分”,各个生产车间对生产交货期有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就是按照实际生产周期如实给老板一个生产完成时间,无论老板怎样讨价还价或强压,都没有用,哪怕是罚款合同也不例外。这样的生产主管平时一般态度比较强硬,没有协商余地,很难得到老板的喜欢。

另一种态度就是车间主管在生产周期上藏有大量的“水分”,他们在确定发货时间时与老板反复讨价还价,总是努力为生产多争取点时间,明明10天能完成的生产,他一定要按照15天时间去计划,当老板向他提出来能否提前,他就一定给老板的面子,缩短一、两天时间。有了这样的习惯,老板每次也将交货时间故意提前,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藏有“水分”的车间主管比较讨老板和销售员的喜欢,因为这样的车间主管配合公司经营,带领车间成员努力实现按时交货。可是,这些车间在平时工作当中却是最忙碌的,他们加班加点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因为这些车间主管长期隐藏“水分”的习惯老板也知道,于是,在协商生产周期和发货时,老板就经常性地将那些交货时间特别紧急的生产任务交给这些车间,并且毫无讨价还价地定下没有一点“水分”的交货时间,逼得这些车间不得不加班加点赶货完成生产任务。

老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这些车间主管在每次定交货期上讨价还价、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看似业绩突出,其实是有很大“水分”的。为了打击和削减这些车间主管的傲气和绩效,老板就对他们使出这样的招数。

原以为在工作中隐藏“水分”方便自己,结果却给自己留下了隐患!

职场上的坑你踩过吗(职场中那些踩过的)(2)

老D是前几年招聘到公司专门负责模具开发的技术员。

他是一个全能型多面手,从模具设计、下料、加工、组装、试模,到做成合格产品,他一个人全程都能搞定。

去年上半年,公司的一个产品零部件需要开发一套模具生产,这个任务无疑就落到了老D身上。

这个产品生产紧急,于是,老板亲自指令老D,必须在半个月时间内完成模具生产,并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

谁也不清楚老D能否在半个月时间内能否完成任务,而他接到老板的任务后,一直都声称按照这个时间完不成。

在老板一再强压下,最终,他勉强答应了下来。

老D知道在这个时间完成任务,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他只好每天加班加点去赶。

可一周后,老板又找到他,要求他再提前三天完成。

老D实在是无可奈何,告诉说实在是完成不了,半个月完成算是最快时间了。

可是,老板每天几个电话打给他,逼迫他必须在12天内完成。

他无路可退,只好硬着头皮,每天连续加班到半夜,赶制这批生产任务。

最终不负老板所望,他准时在12天时间赶了出来,拿出了合格产品。

自从这次事件后,每当有紧急生产任务,老板都会要求老D按照他所指定的时间完成,没有一点时间余量。

之所以老板对老D这样工作要求,都是由于老D之前总是在工作中隐藏着“水分”、讨价还价的结果。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职场中,有时为图个人某种便利和目的,总是在想方设法地规避一些风险和害处,方便自己,然而,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职场中那些掉下去的“坑”,大多都是自己事先挖好的!

职场上的坑你踩过吗(职场中那些踩过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