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2)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3)

教育向“生活”或“游戏”回归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在理论基础、内涵要求以及实践重点上有一定的差异。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4)

课程生活化是基于“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讨论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的关系。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5)

杜威认为,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不可分离。

同时,幼儿特有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决定了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即以感性、直观思维为主的学前幼儿在学习时优先选择可直接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往往就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因此,幼儿教育与幼儿园课程要回归幼儿真实、全面的生活,借用陈鹤琴先生的观点,就是课程内容要来自生活,幼儿的生活要成为学习的基点,成为学习的材料。

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渗透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6)

因此,游戏成为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也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7)

2014年,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通知中就明确指出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力求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园课程能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更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8)

这种理念认为幼儿园课程需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的内容、生活的逻辑进行整合,课程就是包括幼儿个人的、幼儿园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实际生活。

幼儿可以体验实际生活的所有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付出手、眼、脑、口等多种努力。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9)

理论基础以及内涵的差异,造成两种理论的实施重点也略有差异。

围绕“课程”与“游戏”,出现“游戏课程化”与“课程游戏化”两种途径,在一线实践中许多老师错误地理解为将游戏作为课程实施的唯一途径,将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等都以游戏的方式展开。

不言而喻,这种理解和实践是片面的。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0)

追求教育回归幼儿真实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注重以生活的逻辑组织生活的内容,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就能获得完整、真实的生活经验。

笔者认为,相对于课程游戏化以游戏精神的渗透为重点,课程生活化需以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为重点,“构建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是课程生活化的根本路径”。

并且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以及课程评价都应围绕幼儿更好地适应生活展开。

日常教学中大家能可能会感受到,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正逐渐退场,幼儿的学习性区域游戏活动慢慢成为主场。那么,在设计与开展区域活动时,身为幼儿园老师的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难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蕴含着什么重要的价值?

如何基于幼儿全面发展来进行区域规划?

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区域活动指导?

......

金秋十月,积学储能

园全线上公益直播

即将开启

2022年10月26日(下周三) 19:00-21:00

相约园全直播间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晗教授线上分享

基于深度的思考与研究

赋能“幼儿园区域规划及活动指导”

详情见下方海报

↓↓↓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1)

相对于异,课程生活化与游戏化之间更多的是同,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都是幼儿教育理念、课程理念转变的代表。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2)

虽然江苏省游戏化项目于2014年启动,但相关理论奠基却早已开始。

例如由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必然成果。

追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史,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回归幼儿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即在幼儿园课程中儿童立场的重归,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理念确立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3)

从“十五”教育部课题到江苏省游戏化项目,全面开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正是基于对游戏和生活重要价值的正确认识,寻求通过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解决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割裂、脱离幼儿实际生活以及日益严重的“小学化”等问题。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4)

幼儿教育是面向幼儿的教育,幼儿必然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幼儿园课程须以幼儿为本位,要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规律。课程生活化与游戏化就是在落实这一价值追求。

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幼儿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而游戏又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游戏与生活不可分割。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5)

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改革,就是对幼儿本位的尊重和回归,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生活,更富有乐趣,具备更多样化的形式。

幼儿可以在幼儿园活动中自主运用眼、手、脑等多种感知器官,与教师、幼儿开展交流和互动,获得完整、直接的经验体验并体验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即促进幼儿四肢、感官等身体机能发展,又促进幼儿感知觉、言语、思维、情绪、社会性、意志以及个性化的发展,也就是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6)

不同于市场上一些成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没有具体的方案或可套用的模式,更多的是课程理念和价值导向,都需要结合地区和幼儿园实际在课程实践中进行多样化探究。

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实施不是改改教案、多组织一些生活和游戏活动就能达成的,需要一场从更新教育观、课程观到课程资源、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的变革。

经过多年研究,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都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诸多观念也被认同,但这还不够,在实践中也反映出系列问题。

作为课程理念与价值导向,在实践中探究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还必须考虑各地区、各幼儿园的实际条件。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7)

我国地域广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课程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扎根于现实生活才能厚实,才能挖掘出最地道的生活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生活。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8)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19)

本文源自张晗、陶双骥刊发于《科教文汇》的文章,高山仰止,专业风范。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思想引领,给予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给幼儿老师点亮专业发展道路的心灯。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