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会安慰别人吗?

你得到过舒适的安慰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们的文化氛围,是压抑情感,是喜怒不形于色,是永远保持坚强与体面。

那么当一个人面对崩溃,需要安慰的时候怎么办呢?

我试着想了一下,我需要被安慰的场景。我察觉到,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我都想好了怎么安慰,那些想要安慰我的人。

如果我生病了,别人安慰我“你会好起来的”。

我会反过来安慰他们:是啊,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如果我失恋了,别人安慰我“他不值得你伤心,你会遇到更好的”。

我会反过来安慰他们:没关系,我怎么可能会为这种人渣伤心。

如果我有亲人去世,别人安慰我“节哀顺变”。

我会反过来安慰他们:嗯,不用担心我,我没事。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1)

大多数我们习惯的安慰方式,都是无效安慰,仅仅是为了完成“我要安慰他”、“我要帮助他”的一个任务。

当我们习惯得不到合适的安慰时,我们自然也学会了隐藏悲伤。

说出来也没有用,那何必说出来,还要再去安慰“安慰我的人”。

2

最近在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里面有一个细节让我很受触动。

它让我们看到了,没有被好好安慰的人,多么恐惧暴露自己。

约翰是一位演员,他来到咨询室是因为他与妻子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以及他自身深受失眠困扰。

在他眼里,周围的人都是“蠢货”,似乎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也经常做一些他认为的蠢事。

比如他的外卖里放了不喜欢的酱料,比如他的同事对他说了不合时宜的话,那么这些人就都是蠢货。

在很多次咨询之后,约翰由于口误说出了一个名字,名叫“盖比”。

咨询师快速在大脑中搜索了约翰的家庭成员,不存在盖比这个人。

所有的口误,都是内心深处的实话。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2)

于是,咨询师抓住这个口误,问他“你刚才说盖比,谁是盖比?”

约翰又是露出那副“你是蠢货”的表情,告诉咨询师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叫露比,一个叫格蕾丝,没有盖比。

“那你认识一个叫盖比的人吗?”

约翰沉默了,说了一句:“盖比是我的儿子”,然后就离开了。并且很长时间,都拒绝再次接受治疗。

盖比是谁?

是约翰死去的儿子。约翰平时工作非常忙,他多次爽约带全家出游的计划。

终于有一次,妻子对他说,我想享受三天的假期,如果不是有人死了,我们谁也不许接电话。

可是就在他们旅途的路上,约翰的电话响了。妻子不让他接,也不帮他看是谁来的电话。约翰自己看手机的那千分之一秒,他们被一辆酒驾的车撞到,盖比当场身亡。

约翰很少跟人提起,因为对方只会说些没用的屁话,他还要反过来安慰对方,告诉别人“我没事”。

后来,他就习惯了不再提起这件事,把哀伤的情绪藏在心里。

而童年的约翰,六岁的时候经历过母亲的去世,同样是没有做好哀伤处理。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3)

人到中年的他,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整夜失眠,人生陷入了痛苦之中。

这一切,很多都来源于他的哀伤没有被好好处理。

可能来看望他的人很多,来参加他母亲、儿子葬礼的人很多,可是却没有人安慰过他。

3

为什么没有人安慰过他?难不成那些人都是哑巴?

不是的,因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话,不仅没用,还会伤害别人。

如果让你来安慰约翰,在他儿子车祸去世的时候,你会说什么?

“我能理解你的痛苦”;

“想开点吧,咱们活着的人得活下去呀!”

“你还有两个孩子,为了他们你要坚强点。”

“你看隔壁的谁谁谁,失去了两个孩子,照样活得很好。”

“你还好吗,我需要为你做些什么?”

“都是他命不好,你看他安葬得多风光”;

“早就告诉你开车的时候不要看手机”。

这些话是不是经常听到,甚至你也听说过。

其实安慰的本质,就是共情。就是真正理解对方,承接住对方的一切情绪。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 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我们承认一切情绪都是合理的,我们接纳一切崩溃的情感表达。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4)

再看看这些安慰的话,是不是就显得冷冰冰的呢?

“我能理解你的痛苦”——怎么理解,每个人对痛苦的感受程度是不同的,你知道他具体是什么感受,什么痛苦吗?

“想开点吧,咱们活着的人得活下去呀”——这指向了虚无缥缈的未来,做出了无意义的承诺。

“你还有两个孩子,为了他们你要坚强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对于他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意义,谁也取代不了谁。坚强又是什么鬼话,他连脆弱的权利都没有吗?

“你看隔壁的谁谁谁,失去了两个孩子,照样活得很好”——用更苦的方式比苦,实在是太无聊了。没有谁比谁更苦,他的苦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还好吗,我需要为你做些什么”——挺空洞的安慰,把焦点指向了自己,让对方过来安慰你。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5)

“都是他命不好,你看他安葬得多风光”——否认了“他”存在的意义,葬礼再风光,也没有缓解哀伤的作用。

“早就告诉你开车的时候不要看手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完全否定对方的伤痛。

4

那么,什么才是适当地安慰的话语呢?

你可以什么都不说,只是陪在他身边,让他想哭想喊想崩溃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

你可以告诉他,“你什么都不用说,我会陪着你的”。

你可以告诉他,不必假装坚强,害怕是正常的,哭也是正常的。

你可以告诉他,你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焦虑与恐慌,也许很长也许很短,这都是正常的。

如果对方失去了亲人,或者失去了一段感情,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起讲述关于那个人、那段感情的点滴。

讲述的过程,就是在承认那个人存在的过程,也是一种告别的仪式。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6)

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安慰什么样的人,理解——接受——允许脆弱,都是正确的思路。

最近看的电视剧《小敏家》发现周迅饰演的小敏,就是一个非常会安慰别人的人。

她的爱人陈卓得了肺癌,中期,已经局部扩散。

陈卓一开始不打算告诉其他家人,因为他怕家人担心。其实更本质的原因,是他还要反过来安慰这些健康的人。

但是小敏坚持告诉家人,她觉得病人需要家人的支持,也要相信他的家人足够爱他。

陈卓一开始总是嘻嘻哈哈,表现得自己没事,这就是在“反向安慰”。

家人都没有表现出崩溃或者绝望,都展现出“我们很爱你”的一面。

后来的陈卓,终于有了“软弱”的勇气,他承认自己挺害怕的。

他问小敏:化疗疼不疼?

小敏说,挺疼的,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坚持下来。

小敏没有说很多话,只是告诉他: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的,即使治不好,即使再扩散,我都在。

自己已经很难过了还要安慰别人(如果你不会安慰别人)(7)

我们再反过来看看那句话,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这句话,美得像是一首诗一样。

真正地安慰别人,不管是病人、失去亲人的人、失恋的人、伤心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道理。

要用语言和行动告诉他们,你是被爱的,你可以脆弱,可以恐惧,可以不够好,你是被理解和接受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太肉麻了,说不出来。

那就不要说话了。

真的,不会说话的时候不说,安静温和的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嗨,你好呀,我是妙黛,我在这里写婚姻,写育儿,写情感,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