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再看这座城,只见到处都是尸体......”一名见证南京大屠杀的记者说到。
南京大屠杀永远是中华民族心中抹不去的伤痛,那么在听说南京发生大屠杀的消息后,当时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主席都是什么反应?
骇人听闻的大屠杀1937年,由于国军武器比不上日本,军队高层指挥不力,再加上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依旧抱着让欧美列强出面牵制日本的幻想等原因。
国军在日军猛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淞沪会战输得惨烈,上海随之沦陷,接下来便轮到南京了。于是,这座当时的国家首都之城便因为没有战略牺牲价值而被政府放弃了。
12月,南京城被日军包围,留守的士兵挡不住人多势众的日本军队,这座古老的城池最终在无尽的炮火里,被破开了大门。
日军不分军民,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得在南京城中进行大屠杀,消息被报道出来后,举国震惊。
蒋介石的态度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便决定将首都从南京迁至重庆,主要人员都跟着蒋介石一起去往了重庆。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传到重庆后,蒋介石看到报道和照片感到非常震撼和难以置信。
蒋介石
虽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南京无法坚守必然陷落的结局,但未曾料到日军能丧心病狂到那种程度。
南京大屠杀的造成有他一份责任。他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南京大屠杀,以“兽类暴行”形容日军,谴责日军的残忍行径,呜呼“痛极”表达自己悲痛的心情,侵略者必“自速其亡”。
淞沪会战的失利和南京大屠杀的惨烈,让蒋介石逐渐看清了中日之间主和已再无可能,坚定了他抗日之决心。
蒋介石
他说到:“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之后蒋介石还组织人员向国际披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不管目的为何,该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毛主席的反应说过了蒋介石,再说说毛主席这边的反应。共产党所在地消息闭塞,收到消息时已经过了许久,共产党人们听闻日军在南京的恶行皆悲愤不已,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主席面对这噩耗,沉默了许久。
毛主席
毛主席在此前就批判了汉奸与民族投降主义,指出“片面的抗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南京保卫战的快速失利和大屠杀的出现,更加印证了国民政府“片面抗战”战略方针的错误性。
毛主席在1938年初的会议上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抗战的局面,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抗战的艰难与持久,抗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硬拼,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毛主席还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和建议。毛主席的这些思想后来总结于1938年5月到6月撰写的《论持久战》一书中。
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信仰不同,组成的成分不同,对抗战的看法也不同,但对南京大屠杀的沉痛心情是相同的,誓要将外来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也是让两党放下敌对与偏见,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家危亡面前共同迎击侵略者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