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

当人们谈“35岁危机”色变时,扇子七却选择从大厂裸辞,领导问她准备去哪一家,她答:“出家”。

到了道观,她和道长偶然闲聊讲到自己的困惑,道长说:“修行就是修己修心,就慢慢来吧。”

躺平三个多月后,她似乎在人生的迷雾中寻到了自己内心的坚定。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

“出家”修行

Practice

“四川的斋饭很好吃。”

扇子七说起道观斋堂里的饭就滔滔不绝,还在豆瓣上专门写了两篇日记为道观的饭菜打call。

素斋每天不重样,川味更是一绝,老道观斋堂门窗面向葱郁绿树和竹林,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总能让人吃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惬意。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4)

如果不是因为《道教仪范》规定多,不能玩手机,不能说话…..加上网络信号也差,扇子七甚至很想在斋堂开吃播。

当然,吃并不是扇子七去道观修行的主要目的。

在广告业大厂奋斗10年的她,发现身边30岁左右的同事都开始逃离这个行业,有人转行,有人考研,而她也早已厌烦了给年轻人宣扬消费主义,想要暂时逃离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内卷”的苦海。

看到关注的道观公众号说要找义工,她立马报了名。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5)

选择成都的道观理由很简单,一是四川道观兴盛;二是这里招女生且不用交钱;最重要的是,川味斋饭是真的很好吃。

很多人羡慕她能说走就走,也有人好奇道观的衣食住行是什么样的,甚至还有人将想法落地,专门去道观待了一段时间。

面对人们的羡慕,扇子七说道:“能趁着年轻试错成本低的时候解决掉的事,就别拖到中年啦。”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6)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7)

原本,扇子七像大多数人一样,大学毕业后进了体制,从事食品质量检测。

每天看着眼前那些实验数据,她觉得特别枯燥,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一眼望到头了,坚持了四年,扇子七辞职转行做了广告。

十年时光转瞬,她的作品获得多次奖项及业内的肯定,但薪资并不敌大厂,每天都是007的作息,有时加班到凌晨,同事都调侃道:“干脆一起骑车去天安门看升旗。”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8)

直到2016年,扇子七为了照顾高血压的父亲,从上海回到北京,还顺便和一个同行业的网友面基了。

她们聊天说地,扇子七聊到自己最近在看中国哲学史,对方马上告诉她自己是个道士。

深入聊了一下哲学之后,她发现网友看事非常通透,扇子七一下子对道家兴趣大增,想要拜网友为师。

拜是拜了,但网友却建议她看书自学。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9)

扇子七听从建议,看了一些《道德经》之类的书,看得越多,她便愈发感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多么粗浅,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自入行以来,连轴转的生活让她很少能静下心想一些问题,比如:

当时的选择对吗?

我是不是被内卷了?

我是否创造了价值?

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乙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客户把产品卖到高价,而不是创造和生产价值,她瞬间陷入了虚无。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0)

扇子七联系了自己的师傅,问能不能系统接受一下道教的熏陶。

她拜的正一道(道教两大派别之一,另一派是全真道)体系不是特别完善,师父建议她去比较缺人的全真道观。

然而很不幸,正一弟子不能去全真的道观里修行。

或许是扇子七和“出家”有缘,恰巧她关注的道观公众号发了推送,说招义工,她可以以义工的身份去全真道观。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1)

报名后,一个道长在微信上联系到她,交了基本资料,填写了自己的职业,提供了两针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没多久,她被确定符合标准,2021年10月31日,扇子七裸辞了!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2)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3)

第二天,扇子七带着核酸报告和2000块存款,从北京最贵的一条街,飞到了成都本地人都很少听过的道观。

以往月光从未存过钱的她,手里的存款只够买去时的机票,至于回程,她买不起,也没想过。

刚落地,她马不停蹄直奔大邑县,如愿住进了鹤鸣山。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4)

来之前,她做了很多保暖的准备,暖宝宝、暖风机、加热桌垫、暖腿神器应有尽有,想到山里可能没办法洗澡、旱厕,她也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想着就待一个月,撑过一个月,实在不行赶紧走。

到了地方,扇子七傻眼了,这里出乎意料的好。

洗澡有热水器和浴霸,上厕所是带隔间的装了抽水马桶的公共厕所,那些担心纯属多余。

扇子七所在的道观分为新、老两个道观,老道观在山上,新道观在山脚,住在老道观的她就要严格遵守那里的作息习惯。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5)

每天清晨5:30起床,6:30左右上完早课,再下山走到新道观去吃早饭。

到了新道观,就要遵守那里的规矩,比如大家取餐完毕后,要正襟危坐拱手抱拳念诵供斋咒,等全桌人一半以上吃完饭后,再念结斋咒。

一日三餐不许浪费粮食,供桌上的瓜果也不例外。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6)

吃完饭后,大家都要跑去执殿,每个殿需要两个执殿的人,一个是道长,然后就是义工,主要就是打杂。

扇子七被分的是文昌殿,也就是文曲星所在的殿,每天会有很多人过来求考试上岸,她就负责给他们点灯、上香,引导他们去拜。

道观不养闲人,所以除了执殿,扇子七还要发挥所长,在公众号写一些文章宣传道观。

由于道观当家的是道教协会的会长,遇到道学开会,她也需要去做一些文书工作。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7)

日常生活每天都很规律,除了请香、供茶、做早晚课,扇子七也会跟着道长练太极拳,晚上到了10点11点就睡了。

看到道长一头乌黑长发,她好奇问他们有没有脱发、扎不起发髻的烦恼,道长们淡然答道:“没有烦恼,就没有脱发,修身养性就是在日常里每时每刻善待身心。”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8)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19)

道观里没有KPI考核,年龄、是否结婚、资产都是浮云,大家不会问对方的身份信息,都是以师兄相称。

在这里,扇子七吃得特别开心。

师兄敲响云板后,大家秒变积极的干饭人。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0)

早饭一般都是蔬菜粥、馒头包子、糖三角等,

水煮蛋无限量供应,还有各式小菜。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1)

午饭几乎都是六菜一汤的规格,

主食有米饭、馒头和面条。

因为是冬天,

大厨还会额外煮生姜水或苹果红糖水,

给他们暖身。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2)

秉持“十方供养不浪费”的原则,

晚饭一般都是午饭剩下来的。

大厨也会加个新菜,或下面条,

吃面条时可以把剩菜当浇头。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3)

当然了,是人都免不了馋荤,因为道观不休周末,而是10天一个戊日的时候休息。

这天不念经、不上香、不动土,斋堂会做一道荤菜放在后厨,义工、居士及没有受戒的道长都可以去吃。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4)

道观的饮食不仅好吃,还能“治病”,有个师兄在道观住了几个月后,困扰多年的脂肪肝竟不治而愈。

别看道观庙小,里面可是卧龙藏虎,很多道长师兄都身怀“绝技”,能文能武。

有的师兄懂书法,下笔苍劲有力;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5)

有的师兄打拳比扇子七好,平时看着不练功,一出手就是真功夫;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6)

甚至几乎每位道长师兄都会一个中国古典乐器,阮琴、洞箫、竹笛、二胡……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7)

有时道长会开车带他们下山给参访道观买水果米面油。

有次被警察当街拦下,理由是他们看到“道长开车”很是好奇,便拦下来观摩一下。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8)

虽然路上扇子七忐忑了一下,但抵达千圆道观时,雪飘四方,景色美得让人沉醉。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29)

没事的时候,还能撸到各种神兽,有野生的,也有道长自己养的宠物。

比如一对恩爱有加的孔雀夫妇,因为养在后山,它们很少来前殿,扇子七上山一个月才看到它们。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0)

一只憨傻中透着威风的大狼狗,是斗姥殿道长的爱宠,游人离开老道观后,它便被允许出来放风。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1)

还有很多猫......

天师殿的“天猫”,

是整个道观的猫中霸王;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2)

一只叫“妙妙”的大橘,常被天猫打但又能吃;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3)

“花妹”,是天猫的小媳妇,

道观的猫都爱她爱得痴狂,

经常为她聚众斗殴……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4)

大家在这里,不会再像现代社会的人们一样,没事打游戏、刷短视频,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修身养性进入心流。

扇子七的方式是在晚饭后爬山去看日落,跟着夕阳下沉进入心流,美满而早睡的一天就愉快地结束了。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5)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6)

原本,扇子七只打算在山上呆一个月,最后愣是呆了三个多月。

这段时间,她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和平相处。有时道长来讲经,她也会疑惑问道:“大道就在那里,为什么还要悟?”

道长说,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和规律,包括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在大道里面。

扇子七渐渐明白,修行不一定要在道观里怎么做,生活中做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修行。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7)

没多久,师父建议扇子七下山,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也不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际交往纷繁复杂的关系。

扇子七一直在犹豫,她不太想走,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会下山。

想到道长曾经说过:“修行就是戒掉贪嗔痴恨爱恶欲,才能得道成仙。”虽然对道观充满不舍,但扇子七最终还是决定“下山做个俗人”。

因为她仍有七情六欲,“放不下七情六欲得道做神仙,就做个俗人,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8)

问她对未来有没有什么计划,扇子七说自己会回北京做简历找工作,至于还做不做广告她也没想好。

唯一确定的是,在道观生活三个月后,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产生分别心,能够更平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了。

所以,在人生的迷雾中寻到内心坚定的她,也是时候下山“修行”了。

毕竟,修行不一定非要在道观,有时,做个俗人也是一种修行.....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39)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豆瓣@扇子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感谢授权!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40)

[1]豆瓣@扇子七

[2]后浪研究所: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去道观修行了

出家与苦行的真实故事(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