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三十七:黑白混淆

黑白混淆

都有什么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七)(1)

“黑白混淆”是指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善恶,制造混乱。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混淆,清浊同源,天下哗,咸曰财货上流,为朝解饥。”  

  中国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名叫杨震,“黑白混淆”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在洛阳上的一篇奏疏。

  杨震是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潼关水峪口)人,字伯起,他少年时期聪明好学,博览群书,20岁的时候就学富五车,开始设馆授徒。杨震热心教育事业,在长达30年的教育生涯中,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门下弟子超过了3000人,他本人更是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关西夫子”。

  杨震五十岁的时候,当朝大将军邓鹭钦慕他的学识和品行,坚持要征召他到自己的幕府任职。杨震出仕后,历任襄城令、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等职,所到之处,造福一方。后来,他更是被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

出仕20多年间,杨震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他调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恰好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举荐的官员。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别准备黄金十斤,要送给他。杨震不但没有接受,还狠狠地批评了王密。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大怒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听了这话,王密惭愧地带上金子走了。从此以后,杨震被人们称为“四知先生”。

都有什么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七)(2)

都有什么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七)(3)

杨震为官,还以疾恶如仇、敢于直谏而闻名。汉安帝当政时期,十分昏庸,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及樊丰、周广等高官,在京都洛阳四处搜刮,圈占地皮,大建豪宅、园林。杨震对此十分痛恨,屡屡向皇帝上疏,揭露这些人的罪恶。在其中的一篇奏疏中,杨震直言:“现在,许多无能之辈,甚至是胡作非为的人都能通过行贿而得到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浊不分,天下舆论哗然,都说上流地位是用金钱买来的,使朝廷落下无数讥讽谩骂!”

都有什么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七)(4)

他劝安帝严加整顿,防止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但是,汉安帝置若罔闻,在佞臣的诬陷下,还罢免了杨震的太尉一职。公元124年,安帝下令遣送杨震回归原籍。

都有什么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七)(5)

杨震被遣送出洛阳,走到城西的几阳亭,悲愤地对他的儿子、门生们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我蒙圣恩身居官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厌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于是饮鸩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一年以后,汉顺帝即位,下诏给杨震平反,以极高的礼遇将其改葬于华阴潼亭。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墓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葬完,才飞去。后来人们立石鸟雕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杨震的耿直忠诚也受到后人的敬仰,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路过杨震墓,曾亲自作文祭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