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24场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报介绍了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渝康码在哪里扫(日常用好渝康码)(1)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李 畔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刘玉梅 潼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李柏松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

主持人:

马然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今日0-15时,本土无新增

我市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渝康码在哪里扫(日常用好渝康码)(2)

李畔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李畔介绍,9月17日0-15时,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我市现有本土感染者25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情况稳定。

9月9日以来,我市共新增本土感染者17例,其中8例为市外重点地区来渝返渝闭环管理人员,无社会面活动轨迹,无本地续发感染者。

另外9例涉及3起疫情,“9·9”渝中疫情的2例感染者均系市外重点地区来渝人员,相关临时管控区域已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9·10”渝中疫情的2例感染者社会面活动轨迹简单,且在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其密接、次密接相应轮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渝中区3轮区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如无新增感染者,将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9·14”潼南疫情现已报告5例感染者,均在潼南区,流调追踪排查、隔离管控检测等各项疫情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后续不排除新增感染者的可能。

9月12日以来,我市在中心城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总共已检测1404.7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总体来看,我市疫情平稳、可控。但近段时间国内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我市周边多个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我市外防输入压力明显增加。加上国庆节即将到来,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学,这需要全社会都继续高度重视做好疫情防控,共同把好防疫“五关”,包括交通入口关、社区排查关、重点场所防控关、入境闭环关和社会个人防护关

为此,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进一步部署,还将出台做好2022年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请大家遵照执行。

要做到公共场所必设码、

市民进入必扫码、工作人员必验码

李畔还重点就渝康码的使用和市民朋友包括离渝、返渝来渝人员进入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再次做了提示提醒。

用好渝康码是把好“防疫五关”的重要手段。要做到公共场所必设码、市民进入必扫码、工作人员必验码的要求,特别是应根据不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的需要,做好渝康码的扫、验、查、报、检的工作。(点击查看详情:敲黑板 ⑰|防疫,过筋过脉的“五关五字”!莫梭边边,会用码码!

●扫,就是市民进入公共场所要自觉使用渝康码扫描该场所设置的场所码。

●验,就是公共场所的查验员在市民扫描场所码以后,验证手机跳出界面上显示的健康码状态和核酸报告情况,除医疗机构等特殊公共场所外,原则上红码、黄码、弹窗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确有需要的黄码、弹窗人员入住酒店需要按相关规定执行。

●查,就是市民要在手机上出示“通信行程卡”供查验员查看是否有7天内重点地区旅居史。

●报,就是来渝返渝人员要完成社区报备工作,交通口岸工作人员应要求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已经提前完成或现场完成社区报备。

●检,就是核酸检测,来渝返渝人员必须“入渝即检”,离渝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场所需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等民政领域服务机构,以及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中心城区的市民群众要积极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做到7天1检,其他人员也要根据相关管理措施参加核酸检测。

下一步,将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躺平”心态,强化防控意识,驰而不息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用公筷、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从简举办婚丧嫁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主动及时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共同携手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刘敏 姚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