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有两种人是惹不得的,一种是医生,一种是读书人。医生惹不得,孙中山就是学医的,鲁迅也是学医的。读书人惹不得,黄巢是读书人,洪秀全也是读书人。哦,对了,还有图书管理员。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叫《大明劫》。讲述明朝末年,是真的很末年了,当时已经是崇祯皇帝了。明朝末年,内有闯王李自成,外有满洲八旗,可谓内忧外患。崇祯皇帝起用孙传庭,前往扫平李自成。

想当年,孙传庭杀得李自成狼狈不堪,只剩一十八骑。可惜这几年,闯贼再度做大,没办法,只得再上战场(看之前的剧情,要是李自成不来,孙传庭还在狱里呢)。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1)

另一方面,有一个叫吴又可的江湖郎中,也来到了这里,他是个大夫,下药和一般大夫不一样,他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对最近的几次病人,下药都比较狠,只有狠药才能治好他们的病。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2)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意思了。主角是一个将军和一个医生,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一个医人,另一个医国。

医治病人和医治国家,当然是医治国家更难。医治病人,只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夫,能够对症下药,或者能出点奇招,像吴又可这样,一般小病也就自己好了,大病治不了,死了也就死了。

而要医治国家,就不是开方子这么简单了。按我们现在的视角,大明在当时病入膏肓。历史教科书给的解释,无非就是政治腐败,贪污受贿,官逼民反,这种老生常谈。首先,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他们已经按当时的思想、财力、技术,尽可能做到最好了。我们所谓的现代视角,对他们来说,仿佛重新开了一只眼睛。在当时,是绝不可能的。

在故事中,两位医生各自诊断病情,写下药方,然后用药。我们继续来看看情况。

孙传庭果然彪悍,一到前线,第一件事,杀人。就像新任领导,要让手下人听话,有一个好方法,就是开几个人。孙传庭杀了一个将领,那个将领是有自己的军队的,也就是有自己的山头。孙传庭如此一来,就等于先统一军队内部,大家都是大明军队。

接下来,到了检阅时间。孙传庭到演练场一看,那真是气炸连肝肺,搓碎口中牙。军队的训练明显不行,装备更是一塌糊涂,他们的火铳打不出子弹,当时也没刺刀,都不能当长枪用。再去看军需物资,别看跟山一样高,大多是充数的。

没有装备,没有粮食,那钱呢?缺军饷十万两。孙传庭去找地方土豪们筹钱,他们点了点头,稍微拿出了几张,加起来连杯水车薪都不如。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3)

孙传庭火了,“你们丫的,一个个吃得都像只猪,孝敬我的礼物,都比给的军饷要多!大明朝要是没了,你们孝敬我有什么用!”

此时,军中又流行起了瘟疫,死伤众多。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得了瘟疫(传染病),那差不多了,请人买棺材吧。

生病的事,孙传庭当然没有办法,只得找到了吴又可的老师,可惜老师虽然行医多年,却对瘟疫束手无策,自己都死于瘟疫之下。吴又可临危受命,被拉到营中治疗疾病。

吴又可立刻约法三章:第一,照顾好恩师的家人;第二,无论医治中间发生什么,不得换人。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4)

这下好了,两位医生互相合作,一个负责军中的病情,另一个则去寻找钱粮。

瘟疫还是挺厉害的,吴又可利用隔离法,只是减少了患者的增加,而药物,并不能一下就医治好他们的病,只能缓慢调理。

孙传庭这里,又和地方土豪斗上了,土豪不愿意给钱,他们算定孙传庭不敢把他们怎么样,甚至策划烧毁了记录册。孙传庭的眼睛已经在放红光了。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5)

军中的病情,开始有所减缓,吴又可的方法有了作用。他与孙传庭在外一番话,说出了医者的心声。吴又可感谢孙传庭的信任,孙传庭却笑说:“乱世难为,我能信你,谁能信我呢?”

医治患者,只要一些人信任就可以。可是医治国家,绝不是几个人信你就行的,当年王安石变法,虽然有皇帝支持,可还是一波三折。到了近代,戊戌变法,直接连皇帝都被囚禁了。

自从孙传庭到了这里,就一直收到皇帝的催促诏书,要求他立刻出兵。可领导下命令一句话,下面办事却要依照实情。孙传庭的军队,什么都缺,出去打就是送死。皇帝不管,他倒不是讨厌孙传庭,而是担心,万一养虎为患怎么办。自古宁愿文臣贪污,也不愿武将造反。也就是说,皇帝不信任孙传庭。

无奈之下,孙传庭也学吴又可,下了猛药。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6)

收复失地,我先把你们抢的地,都收复了吧

孙传庭召集那帮土豪,这下毫不客气,全部杀了,家产全部抢走。对于那帮病人,你不是被隔离了吗?那就彻底一点,放把火,把隔离区都烧了。这下痛快了,钱也有了,累赘也没了。皇帝又来催了。孙传庭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出兵了。

结局上,两位医生各有归宿。吴又可远离是非之地,到了江南隐居起来,他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而孙传庭,也尽了武将的本分,马革裹尸。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7)

一回都输不起!

任何一个朝代末年,大抵是一样的,流民四起,吃不饱的打到吃得饱的地方,吃得饱的地方也吃不饱了,只能一块去打下一个吃得饱的地方。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可开支却越来越大。最终王朝更迭,江山易主。

其实当时的大明江山,已经不是原来的中国了。它是个白银帝国,东南沿海,有庞大的海外贸易,可惜在明末的时候,外界白银流入减少,另外像郑氏,虽然拥有庞大的贸易收入,那都是私人所有,朝廷抢不了。朝廷能抢的,就是那些大地主。可你有地没用,要有粮,要有钱。

大明几年粮食歉收,生活在明清小冰期,可以说是天命所归。无粮无钱,加上大明军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早就不堪使用。无论是东北抗击满洲的关宁铁骑,还是打败倭寇的戚家军,说到底,都是私人部队。让北京皇帝,如何能够安心呢?

大明为什么衰落?因为封建时期,所能想到的招数都用尽了,而这些招数,从来没有真正挽救过任何一个王朝。明朝是一个僵化的体制,朝廷的皇帝不知如何搞好君臣关系,大臣之间吵吵闹闹,根本无法对外抵抗。

地方缺粮少钱,豪强占有土地,瞒报税负。孙传庭已经用了最猛的药,却还是难以救大明朝于风雨飘摇之中。

真实的大明现状(大明劫我堂堂大明)(8)

大明就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时期,也将步入最后一个朝代。还是那句话,不要苛责古人,他们已经尽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最好,我们要了解他们,并对历史,多一丝温情与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