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1)

《红岩》

《红岩》以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敌后决战的事例,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爱国人物。被纳入北京中考语文经典必考篇目。当今社会,初中生阅读《红岩》的意义体现在哪?可以采取哪些阅读方法挖掘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中考将如何考察?《教育面对面》——空中课堂通过“读”“思”“考”带你走进《红岩》。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2)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3)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4)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5)

直播嘉宾

北师大附属中学初三语文优秀教师 慕冰欣

初中生阅读《红岩》的当代价值?

英雄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追求

《红岩》里鲜明的人物群像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江姐了——一个坚强的,宁死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红岩》中描写在渣滓洞集中营,江姐曾饱受折磨。特务们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甚至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的指甲缝间。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想象这种十指连心,刺骨钻心的痛。她被刑讯逼供的片段让人不忍卒读。

但是江姐大义凛然地说:“毒形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对于江姐来说,痛并不可怕,死也并不可怕,因为她坚定的相信新中国是必将到来的,自己所有的努力、坚持不懈的斗争会使新中国早一点到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对理想信念坚定的追求,哪怕流血牺牲也毫不畏惧是很多战士、英雄的共同品质

在烈士们留下的文字中,以及其他的红色经典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这种精神,例如赵一曼家书、陈然《我的自白书》、叶挺的《囚歌》、《青春之歌》林道静。

去年的一档电视节目上,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家书广为流传。赵一曼被捕之后,遭受了种种酷刑,最终慷慨就义。她曾说过:“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她在最后留下的家书里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还有《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形象。她经历了三个艰难的成长阶段:一是为寻找个人出路而离家出走;二是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实际斗争的锻炼,克服了软弱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三是在近乎严酷的革命暴风雨中,她经历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克服了小资产阶级思想,铸造了崭新的灵魂,成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6)

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还是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无论是是改革开放,还是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都需要坚毅的品质和信仰的力量。特别是在今天,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减小贫富差距、改善生态环境、抵制腐败、打赢贸易攻坚战……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红岩精神。

《红岩》中考怎么考?

首先,要初步速读,了解主要内容

初读《红岩》时我们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时代跨度大,有些情感不理解,比如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作品把个人情感写得太渺小,完全不能和革命相比,甚至在革命面前不值得一提,是否略为夸张,有些革命者为革命献身的举动不太理解。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先了解故事背景,了解作者生平,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当我们真的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这本书人物情节复杂,尤其是前几章。如果理不清,容易“读后忘前”或者张冠李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文圈画人物,分章节了解人物关系,梳理出整本书的人物关系图,这样就可以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7)

精读作品,赏析重点片段

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圈点批注,勾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片段。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红岩》里面有很多震撼心灵的片段,需要我们品读。比如,许云峰大义凛然面对死亡的片段,让很多读者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我们能感受到,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8)

在《红岩》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人物,描写他的文字并不算多,但他却是给很多读者都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他叫宋振中,他更有名的外号就是小萝卜头。“他是一个出生在监狱的孩子。大大的头,瘦瘦小小的身子,聪明诱人的大眼睛是他的特点。一天,有许多蝴蝶飞进集中营的铁窗,小萝卜头抓了一只,装进火柴盒里,而当他正要关上盒子时,突然瞥见那只蝴蝶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于是,他意识到蝴蝶失去了自由,便打开盒子,轻轻地说:‘飞吧,你飞吧!’”这个片段的描写很令我感动,小萝卜头从小没出过集中营,他最渴望的就是自由,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不知多么想和蝴蝶一样插上翅膀,飞出集中营的铁栏杆,飞回家......小萝卜头懂事、刻苦、单纯、惹人喜爱,充满了生命力,生长在集中营里就像黑暗中的一朵花,但他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巨大的黑暗吞噬了。

《红岩》中考怎么考?

2019年中考说明明确指出,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除此以外,我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018年名著阅读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理想的书籍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道理。《红岩》中成岗被捕后,不为敌人的威逼利诱所动,在监狱中仍坚持出版《挺进报》,传播革命思想;许云峰在阴冷潮湿的地窖中用手指挖通石壁,为同志们留下越狱的通道。这些内容让我明白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胆怯和逃避,要用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定然能够取得成功。应该可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中考侧重宏观的考察,强调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和体会,对于人物和情节的把握。因此在应对中考时,我们首先应该踏踏实实地读书,然后了解《红岩》的主要内容,能够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对于作品表现的思想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就可以了。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解读中考必考经典文学作品红岩)(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