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珉新剧(暑期档我刷了好几遍独行月球)(1)

作者简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全国部分报刊和新媒体的影评认证 V专栏作家,福建电影家协会会员,厦门电影家协会会员,厦门影视剧本学会会员,厦门市影视文化产业协会电影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编辑记者(现专门负责厦门广电“i听厦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两篇原创影评专栏)。

导语

最近,暑期档科幻电影好不热闹,前有科幻喜剧包装的家庭教育片《外太空的莫扎特》,后有科幻喜剧包装的友情爱情片《独行月球》!该片有笑有泪,独孤月被刚子(金刚鼠)各种暴揍时,让人啼笑皆非。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而独孤月在月球也是孤独的,他为了救金刚鼠掉转车头,之前他所有的“不靠谱”行动,都被感动的泪点所化解。该片的泪点还在于,地球上仅存的人类聚力点亮地球,为了让曾经给予他们希望的独孤月继续重返地球计划。甚至,该片致敬许多国内外经典电影的剧情,同样引人共鸣。

剧情简介

人类为抵御小行星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撤离,却落下了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演)。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却依旧深爱着领队马蓝星(马丽饰演),在月球上和金刚鼠开启了新的拯救人类计划……

正文

《独行月球》是沈腾和马丽这对王牌组合,继《夏洛特烦恼》后时隔7年再度合体的剧情喜剧长片。原本以为沈腾沉迷综艺无法自拔,不料他再次和马丽搭档主演电影,而且还是100%的“含腾量”,所谓“独行月球”,顾名思义就是独孤月一个人在月球上孑然独行。从《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和马冬梅,到《我和我的家乡》里的马亮和秋霞,再到《独行月球》里的独孤月和马蓝星,开心麻花没骗观众,这对国民喜剧CP带给无数人有笑有泪的回忆。

令人惊喜的是,该片笑点不仅在于月球孤独的独孤月,还有一只脾气暴躁的金刚鼠,让主演沈腾被动开启了“吃饭睡觉被鼠揍”的月球疼痛生活。万万没想到的是,笑点在他,泪点同样在他——独孤月和相伴月球的刚子形成的友情关系,让独孤月调转车头去救刚子。地球上仅存的人类因看到独孤月在月球行动的直播,曾经给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所有人都向月球聚力发光,即使地球表面满是尘土,大家却齐心协力点亮了一行字:“你不是一个人。”

该片根据韩国漫画家赵石同名漫画改编,原作搞笑无厘头,讲述2050年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类为拯救地球派出宇航员去月球阻止。陨石来临众人紧急撤离,唯独维修工独孤月被落在月球上。他看着小行星撞击地球,以为人类文明毁灭,他成为宇宙最后一个人,想自杀却自杀未遂,因为还好他不是基地最后一个生物,还有一只做实验用的袋鼠——金刚鼠。袋鼠暴躁,于是,一人一鼠在月球开始了“相爱相杀”的生活。

剧情一波三折,独孤月似乎听到地球母亲的呼唤,“这里是月盾基地,刚刚是谁在呼叫?”“哈咯,信号不好,你们都还活着。”独孤月哭了,金刚鼠和他一起望着窗外若有所思,于是他们开始认真生活,基地物资足够挥霍躺平“吃完睡睡完吃”,套用网络热词“摆烂”完事。其实,地球并没有毁灭,人类幸存,小行星的撞击只是让地球倒退50年。全球直播独孤月返回地球的计划后,人们认为独孤月想拯救世界,于是把他当成偶像。他的生活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地球观众关注,他的喜怒哀乐让人感同身受,这似乎是月球版的《楚门的世界》,甚至还拿下诺贝尔化学奖。

国产科幻片堪称国产片的弱项,虽然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提振了硬科幻电影的视觉效果,但国产科幻片依旧薄弱。此次开心麻花的喜剧科幻片尝试,同样以中国人熟悉的情感结构与审美方式,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独孤月在月球挽救宇宙星辰中的故土——地球,用喜剧的方式让国产科幻片创作者有了新的方向。虽然故事结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独孤月为了全人类选择托着宇宙之锤核弹挡在π 和地球中间,但他已经不是一个“中间人”,而是全世界的英雄。

《独行月球》空降暑期档恰逢其时,甚至带着一丝救市色彩,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尚不完备、特效公司多为手工作坊的当下,《独行月球》的导演张吃鱼和其背后众多电影人的付出。大量科幻元素特效,前期统筹、概念设计、虚拟拍摄等方面做了功课,太空场景制作比想象中更美,值得一看!

该片不仅致敬中国第七个航天日,还致敬了国内外很多经典电影的场景。《刺杀小说家》雷佳音饰演的红甲武士手持加特林大杀四方,而该片的独孤月则采用3D打印技术复制出一把加特林疯狂射击刚子;罗兰·艾默里奇最后一部灾难片《月球陨落》人类为拯救地球登上月球揭开隐藏的“惊人真相”,而该片同样以领队马蓝星为首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流浪地球》选取地球利用木星引力弹弓逃离太阳系的片段刻画人类的挣扎,而该片的独孤月则是唯一能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拯救世界的人,他只能带着宇宙之锤核弹阻止π 加速进入地球;《火星救援》赫尔墨斯号船员遭遇沙暴撤退,受伤船员沃特尼被落在火星,后者在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展开外星生存大挑战,而该片的独孤月则在月球物资丰富足够躺平,最终却选择重返地球;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男孩小埃利奥特骑单车载ET飞过月亮,成为永恒的经典画面,而该片的独孤月因燃料耗尽突发奇想,他套着袋鼠在月球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奔跑,当飞跃月球大峡谷借喷射器惊险一跃时,套用网络语言这些剧情和《E.T.外星人》一样永远的神“yyds”!

1902年,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拍摄的电影《月球旅行记》将人类科幻的翅膀伸向月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紧随其后,《星球大战》的银河世界,《异形》系列的恐怖元素等,科幻电影的无穷想象力让人持续着迷。100余年间,科幻电影成为人们仰望星空、探究宇宙的重要载体,《独行月球》像是导演张吃鱼拍摄《普罗米修斯》续集前的闲来之笔,或是月球版的《阿波罗13号》,或是嫁接了《地心引力》和《拯救大兵雷恩》的《鲁宾逊漂流记》,最大卖点莫过于独孤月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完成看上去不可完成的重返地球的任务。宇宙浩瀚,人类渺小,《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凭借出彩的视觉效果,让戴着3D眼镜观看宇宙的观众深感自我想象力的匮乏,“不断做梦”是其不断保持活力的基础。相信中国的航天器可以飞向月球,中国的电影人也可以用《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电影抬头远望宇宙。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