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穗小鱼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1)

题记:

提起鲁迅先生,大家嘴里马上会跳出一个字“狂”。

他的“狂”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他的“狂”是尝尽尘世烟火,看透人性炎凉;

他的“狂”是宁愿把祥林嫂、孔乙己写死,也不愿看他们苟活。

他的“狂”是能把一切看透,敢把一切说透,愿把一切写透。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2)

中国人有知识,没文化?

“知识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知识是通往文化高地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

似乎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知识=文化=素质=高贵这个公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但是,知识是否能和文化划等号呢?不尽然!

知识是一个人拥有的技能,是一个人攥在手里引以为傲的高学历,而文化则是一个人厚植在血脉里的底蕴,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涵养,两者虽有诸多交集,但不可混为一谈,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前不久,被称为“王的女人”的田朴珺在《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中说道:

“我们父母一代到我们这一代,没学过公共场合什么是得体、吃西餐如何用刀叉、如何握手。今天的中国人多数是有知识,没文化。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3)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一出,广大网友们不干了,纷纷“讨伐”。

其实,客观的说,“有知识,没文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田朴珺之所以被广大网友争相“讨伐”,问题就出在“大多数”三个字上,有点过于以偏概全了。况且,“中国人多数是有知识,没文化”明显的是自我矮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浓郁而厚重。倘若否认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整个世界璀璨的文化之光会黯淡不少。

无独有偶,网上曾经也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目前我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停留在(弹钢琴)弹得真快,(唱歌)唱得真高,(画画)画得真像。”

唏嘘之余,确能引起很多人共鸣。也回应着人们许久以来的普遍感慨:“中国人依旧处在文化沙漠之中”。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文化热”便是这种“文化焦虑感”的体现。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依旧感觉自己像个“土鳖”,毫无“气自华”之感。

我不太喜欢用文化认同感这“高大上”的词汇去解释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虽然确是如此。我更愿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土鳖”到“气自华”,到高贵,其实就是看你的钱袋子鼓不鼓。

司马迁在《管子·牧民》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在衣不遮体,饭不充胃的年代,谁还有心思去谈礼仪?但凡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时除却一些文人墨客,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为了活着而努力。所以,“知礼节”于“仓廪实”之后也就不足为怪了。

鲁迅先生在《坟》中写道:

“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可见,“狂人”鲁迅也并未排斥过钱。只不过,他还说过:“有铜臭味的人是真实的,而铜臭味太重的人是腐烂的。”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4)

如果,你了解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就会明白他在《坟》中所说的那段话,有着特定的语境。一方面,他愤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另一方面,他又对像孔乙己那样的文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然而,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车辙所碾之处都见证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改变。从“路有冻死骨”到现在的衣食无忧;从只知道“富口袋”,到现在的“口袋、脑袋一起富”;从崇洋媚外,到现在的文化认同。我们在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文化涵养,不断地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核。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5)

中国缺乏“贵族精神”?

说完了知识和文化的关系,再来说说知识和高贵的关系。

本来“知识=文化=高贵”就有很多人不认同,偏偏还有人在这中间强行塞入一个“金钱”。于是,这个公式就变成了“知识=文化=金钱=高贵”。

依我看,这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也正是受此影响,人们才向往“学而优则仕”的生活。似乎,书读好了便可以保你衣食无忧,便可以让你高人一等,便可以让你气质高贵。

在那篇文章中,田朴珺还说:“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我需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不是直接递给你,而是非常优雅地转到我面前,银盘上放着一张折叠得非常精巧的纸片,打开就是密码,神奇的是管家为你服务的过程都是无声的。”并表示:“中国缺少贵族不是三代有钱就是贵族,而是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金钱堆不出贵族,只有文化可以。”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6)

不免诧异,怎么能拿管家端着银盘子,给你提供了一份高贵的服务,就得出中国人缺乏“贵族精神”呢?如果非要如此理解,我只能说田小姐恐怕还处在买椟还珠的阶段。

再说了,这些所谓“贵族”的体验,都是用钱堆砌出来的,普通人是万万享受不到的。说到底,这种贵族生活方式,很多时候不过是贩卖的一门生意而已。

想必《潜伏》大家都看过,谢若林的那句话记忆犹新。他说:

“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儿,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贵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7)

看看我们所住的城市,无论是一线、二线、三线甚至是四线,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所谓的“贵族学校”。说白了,就是“富人学校”,与高贵沾不上一点关系。有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是把自己打扮成新贵的样子,拒人于千里之外,就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了。

诚然,中国没有西方式的贵族,也不需要西方式的贵族。

北宋大儒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每每读到这句话,不免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从都不缺少“修身, 平家, 治国, 齐天下”的儒家精神,也历来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为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是自强不息,是厚德载物,是刚毅坚卓,是敢于担当。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贵族精神。

真正的贵族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强大人格魅力,绝不是那些矫揉造作的装腔作势!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8)

惟有读书高,高在生活有希望

且不谈“学而优则仕”,毕竟仕途之路走的人寥寥。

鲁迅先生曾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在他看来,读书便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况且,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文人,他当然知晓读书的好处。一如,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提到的:读书却也于人以智慧的同时,给你到来功利。

不可否认,自古以来读书都是带有功利性的。

战国的谋略家苏秦,年少时游说四方,希望得到一官半职,结果没有得到一个君王的赏识,并且连自己的家人都奚落他,对他十分冷淡。于是,伤心之余,他决定发愤图强,彻夜苦读,最终功成名就。《史记·苏秦列传》上就有一章专门对他的记载,其中说:“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知识分子低头受教,学到的东西却不能用来升官发财,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才华”与“功名”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文人自此可以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才华可以有望“兑现”成地位和权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信念不仅存于古时,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尤甚。最近的一些热播剧《小别离》、《小欢喜》让我们见识到了父母们把孩子的学习看得有多重。而且,“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国家教育中心(NCES)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岁,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呈正相关,与失业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工作,工作也相对更加稳定。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9)

如果,就业率还不能刺激你的神经的话,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学历和收入的关系。

美国统计概要(SAUS)的数据显示:学历和收入同样呈正相关关系。

更为扎心的是,最低学历群体(高中以下)收入的5倍还没达到最高学历群体(博士)的平均收入。而本科以下的收入,还未达到整个群体的平均收入。可见,不同受教育阶层的收入鸿沟还是很大的。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10)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从古至今被证明了无数次,我们无意反驳。只是,太过功利性的读书有时也会让人走火入魔。在“赚取功名”和“光宗耀祖”的驱动下,读书其实还有更高级的作用。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11)

惟有读书高,高在内心有涵养

一个人的涵养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言谈举止、思想境界、人生格局等等。当然,涵养的培育也有很多方法,但是读书绝对是最廉价的方法。正如梁实秋所言:

最简单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当我们每次听蔡康永讲话时,会为他浩瀚的博学和敏捷的才思所拍手点赞;当我们看《晓松奇谈》时,会为他的幽默风趣和博古通今所欣羡;当我们读风流倜傥的李敖作品时,也会被他的文笔拜倒。他们个个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佳代言,读书让他们涵养了自己的内心。

有个词叫“开卷有益”,人的气质和涵养是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的。而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与他的思想内核分不开的,而深邃的思想必须通过读书来实现。所以,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多读书。

董卿说:“我始终相信我所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的更优秀,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以快乐”。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吸取前人的思想精华,从而潜移默化的让我们的气质得到升华,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鲁迅的成长之道解析(看狂人鲁迅如何为你正确解锁)(1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理解的更为深刻。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坚持不懈地多读书时,会让自己越来越有魅力。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节奏时常让我们很焦虑,物欲横流的社会也常常让人很浮躁。让我们浮躁的心安静下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掬一杯茶,静静地读上一会儿书。现在想来,在这尘世中觅得一份闲逸情怀,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

我们时常说,读书使人明智。当今社会,一个人最重要,最保值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房子,而是思想。我承认,读书少的人也可能具有深邃的思想。但是,你也得承认,读书越多的人,越能把问题看透。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关键看他的格局。格局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没有格局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人,因为他们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选择背叛和伤害你。

如果可以请远离身边格局小的人,如果不可以那就请你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书,改变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