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化ERP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为案例,解析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

1.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

熟悉企业管理的人仔细地观察一下传统制造业中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不难发现它采用的信息源是“物流+单据流”的捆绑形式。

在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通常是:当某一物料从供应地点,发往需求地点的时候都要求严格地按照“单据凭证”进行交接,所以在企业里单据的种类是十分繁多的。记得在一家企业做信息系统的时候,曾收集到140多种表单,最后经过多方讨论,还是保留了40多种。以使用最普遍的“领料单”与“发料单”为例,分析传统的物流与它原始数据的走向。

在企业里物料的“领料单”与“收料单”通常被设计为“四联单”(财务一联,车间一联,仓库一联,班组一联),这些单据是配合着企业管理规定使用的。当部门需要领用物料时,企业管理要求先编制“领料单”,然后供应部门依据“领料单”编制“发料单”。

企业对物料管理是通过“领料单”与“发料单”来分辨需求方和供应方已经有过物料交接这一事实。为了保证交接不可抵赖性,要求双方保存“领料单”与“收料单”的凭证,以备日后稽查。

还有,为配合财务人员对物流的资金管理,在评估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时,如果出现了缺口,将提交原始单据一一“对账”,直至找出资金的损失之处为止。如有违章,轻者受到处分,重者违法提交法律制裁。

服装生产erp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华遨服装管理软件)(1)

【华遨服装管理软件】ERP物流信息管理,告别种类繁多的企业单据

2.ERP物流信息管理模式特点

(1)管理精细化。多仓库管理,多工序管理,产品的制造过程乃至每一道工序能采集、查询到信息。

(2)按工序管理物料。每道工序货位之间物料移动都要求严格地按开具“四联单”。

(3)管理会计当按产品做成本核算。仓库之间、工序之间要求按交接,并且双方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并记日志账,作为车间产品核算的原始依据。

(4)按产品做制造成本。要求仓库之间、工序之间交接凭证的完整无缺,记录好日志账,作为财务计算制造成本的原始依据,很明显车间成本核算与财务计算制造成本都是共用同一个信息源。

3.优化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

将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硬搬到ERP系统上去,一方面企业获取工厂大量、及时、准确的物流数据。另一方面,面对这些“海量”的物流数据。

企业不禁为之惊叹:怎么会是这样的呢?难道我们的员工每大忙着输入数据,各部门都要求增加人员,就是为了报告这些数据吗?的确,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了信息”企业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得不体会企业目前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处境。我们能不能做一个限定,在企业有限的管理目标前提下,设计一个适应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让物流信息在限定的范围内“跑”,让企业有能力管理来分析、控制这些物流信息呢?

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优化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改变已经事在必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