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看完了一部口碑不错的印度悬疑电影《调音师》。它的创作灵感源于法国同名电影短片,讲述了一位假扮盲人的钢琴师阿卡什意外“目击”了一场凶杀案后,发生的一系列曲折的故事。

调音师结局没看懂(调音师内容讲解和结局解读)(1)

这句话将贯穿着整个影片。

电影的开头除了上面的这句话,还出现了一位农场的主人正在射击野兔的画面(这里为结尾埋下了伏笔)。镜头一转,主人公阿卡什就出现了。他是一位盲人钢琴调音师(其实他是假装盲人,为了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遇见了女主苏菲,并在她爸爸的餐厅里演奏钢琴赚取去伦敦表演的费用,不久两人产生了感情,并在了一起。但是一次偶然机会,邻居的小男孩发现了他的假装盲人秘密。在餐厅中老演员普拉莫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并且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为其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演奏。阿卡什如约而至的到了演员普拉莫的家中,但意外发现演员已经死亡,他假装是盲人继续弹琴,并在厕所偶遇了杀人犯曼诺拉。与他们周旋了一会儿,阿卡什离开了,并到警局报了案,结果发现杀人凶手竟然是警察局局长。阿卡什只能假装说自己的猫丢了,然后局长同他一起到家中,并且躲过了局长的不断试探。后来局长曼诺拉知道那天邻居有位老太太知道进出演员家中的人,他怕被指认出,于是叫普拉莫的妻子西米杀害了她,正巧那一天主人公阿卡什在电梯里又见证了这一切。西米更加怀疑他,于是到他家中试探他,结果被下了毒,成了真正的盲人。另一边,女主苏菲来了,她通过小男孩知道了阿卡什不是盲人,还误以为西米和他发生了关系,愤怒的离开了。之后醒来的男主发现自己成了真盲人,悲痛欲绝。当晚,曼诺拉不放心来灭口,但被男主逃跑。接着遇到了医生帕雷什,司机莫里,女人萨库,阿卡什以为安全了,但这又是一个反转。

无意中男主知道医生一伙人想要自己的肾,并要加害自己,于是说自己可以给他们1000万才得以活下来。后来他们一起设计捉住了西米,并且要挟曼诺拉拿1000万来。曼诺拉到场后,打伤了莫里,但自己被困在了电梯中。萨库拿钱,送莫里去医院了。先前阿卡什已被莫里二人反绑,与西米在一间仓库中。无奈下,阿卡什,西米互相帮助逃脱,不料西米偷袭了男主。此时医生帕雷什出现,也被打倒在地,接着两人厮打在一起。阿卡什情急之中救了医生,帕雷什感激之后带男主前往孟买,坐飞机去伦敦,并且打算将西米的肝脏卖给黑市,眼角膜换给阿卡什。


此时全片的亮点出现了,男主在欧洲遇到了女主苏菲并且谈了经历的事。

下面就有两种结局:

1.当时西米在后车厢醒了,医生下车给她打麻药,结局被反杀。西米上了车,听见阿卡什在说“放了西米,我们不应该这样做”之类的话,于是西米叫他下车(我以为是让阿卡什走),调转车头冲撞向他。这时片头的农场主出现了,一枪打向了兔子,兔子猛地一跳到了车前挡风玻璃,结果车身失控,车毁人亡了。后来阿卡什托朋友帮助到了欧洲。

2.医生和阿卡什一路到孟买,然后到了欧洲开始新的生活了。(如前文所说)

那么结局到底是哪一种呢。一开始我觉得是第一种情况,但疑点重重。

调音师结局没看懂(调音师内容讲解和结局解读)(2)

兔头拐杖

调音师结局没看懂(调音师内容讲解和结局解读)(3)

毫发无损的兔子

首先是这个兔子,明明撞到了车上,但依旧毫发无损。其次是兔头拐杖,男主明明是个盲人,但是毫不犹豫地确定这是自己的拐杖。这里都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是虚构的。还有就是他轻松打掉易拉罐,可见他不是个盲人。

调音师结局没看懂(调音师内容讲解和结局解读)(4)

拐杖打掉易拉罐

所以很明显是第二种情况嘛。其实也不一定,之前说莫里和萨库拿走了1000万,莫里因为枪伤死了,他的眼角膜可能捐给了阿卡什并且萨库给他钱去了欧洲(可能萨库就是男主口中的朋友)。所以对于结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但更引人深思的是他为什么要打那个易拉罐。有一种看法是根据第一种结局来的,男主和女主苏菲见面后,听见她也说应该拿走西米的肝脏来惩罚她。但男主阿卡什是个正义之人(因为他曾在车中讲过,如果杀害西米,他宁愿放弃音乐),这一拐杖或许是对女主的不屑。第二种看法,男主说的一切都是假的,他和医生拿走了西米的肝脏,这一拐杖可能是对西米的一种嘲讽(又或者是大获全胜的喜悦),反映了男主真正的人性。

总之这是一部很棒的悬疑片,虽然有些情节略显乏味,但仍值得一看。

Ps:本人才疏学浅,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