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武功山在这个十月火遍全网的时候,地理君打算去看一看我们湖南自己的武功山。
坐标长沙东南,湖南的武功山静卧在湘东茶陵和攸县的怀抱中。
在湖南,在茶陵、攸县人嘴里和心里,武功山西南端的这座山,不叫武功山,他们给它另起了名字,叫泰(太)和仙。
名字一改,它就像是隐士,鸟兽草木泥石,无论怎样美丽,它都不张扬。岁岁年年,四季交替轮回,时间在山里山外的世界都导演出了很多的欢乐忧伤,而它仍兀自坚守着它的寂静。或许,在它眼里,云卷云舒是云的事,花开花落也是花的事,即便那云和那花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它怀抱里的时候。
株洲攸县太和仙,那山那护林员那狗,太和仙属攸县,泰和仙属茶陵,字不同音同,都是同一座山有共同的仙。图/欧阳琳
选择收费最少的路线看江西那边陌生的风景
从长沙出发去泰和仙,导航软件规划出了三个方案,高速收费最少、用时最短的,都要经过才通车不久的上莲高速(江西的上栗到莲花),多谢近些年推进的湘赣边区域合作,才有了这条更方便出入两省边境的捷径。
地理君选择的是收费最少的方案,绕城高速转长浏高速,再转长株、沪昆,然后再转上莲、泉南。选择这条线路,不仅收费少,还可以看看江西那边陌生的风景。
事实证明,这是个很好的选择,以前只在教科书上或红色故事里出现的地名安源,便在进入上莲高速不久后,就真真切切地看到并且经过了。
明明在江西绕了下,从泉南高速在茶陵的光明出高速时,收费还不足百元,这种捡了大便宜的感觉,让本来还阴着的天空也晴了起来。
下高速到泰和仙脚下的卧龙村,还有近30分钟的距离。近处的田野里,还未收割的晚稻向地理君呈现出熟悉而又亲切的金黄,远处,泰和仙所在的武功山脉画出了柔和而又细长的天际线。
道路在接近卧龙村时,慢慢变窄,原来在远处的山不知什么时候就在近旁,天际线也要仰头才能看到,不过,心情还是愉悦的,因为看到阳光在路边的小溪里洒下一片片碎金。
山下,是一个很小的客家山村
卧龙村是一个很小的客家山村。原先,卧龙村的村民大多住在泰和仙山上。2006年起,水泥路修进了村,住在山上的村民先后搬到了山下,在村里的小溪旁重新安家。尹和周是这个村的大姓。尹姓人家多在溪的右岸,周姓人家多在溪的左岸。溪两岸,爱美的村民筑起了花廊。
原先约好的向导临时有事,他建议地理君先在卧龙村歇一歇,第二天再上山。地理君看天气晴好,等不及,听向导说上泰和仙的路就只有一条,便决定自己先进山。
卧龙村的村民大多很信泰和仙山顶供奉着的仙,初一十五都有人去烧香,每年正月更是有人舞了龙灯前去给仙拜年。为了方便“朝仙”,卧龙村的村民想办法筹了些钱,修了条路通到了泰和仙主峰的半山腰。
19日中午,和地理君一起在卧龙村勇仔柴火农家饭在吃饭的,是株洲勘察设计院的几个工作人员,他们上半年曾登顶过泰和仙。
“放心,就一条路,车开到水泥路的尽头停下,下来再走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山顶。”
听了设计院的这么一说,自己先上山的念头就更加坚定了。上泰和仙山顶的路确实只一条,但地理君开车往卧龙村的更里面走,才进去两三分钟,便被一条很像烂水泥路的硬石子路引到了岔路。
2014年前,泰和仙的大竹山曾有过一个很小的铅锌矿,引到地理君走上岔路的,便是这家铅锌矿出入大竹山的一条非常简易的小路。这条满是硬石子的小路把地理君引到一个干涸的瀑布前便止步了。
尽管走了岔路,耽误了当天登顶,地理君并没觉得扫兴,路边的野梨、野桂花、接骨草红色的小浆果以及甜甜的野草莓,这是泰和仙给地理君的最好的礼物。
毛栗。
山上有麂子、野牛,还有许多野生板栗树
地理君的联通手机在卧龙村没有一点信号。吃晚饭的时候,卧龙村的支书告诉地理君,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向导带地理君上山。
因为天气预报显示卧龙村所在的茶陵是小雨转中雨,心里一直很担忧,半夜醒来连上小酒店的Wi-Fi看了几次手机,天气预报显示一会儿最近的雨在西面52公里,一会儿显示最近的雨在北面80几公里。到早上6点,天气预报显示近两小时无雨,而最近的雨带也在北面60公里开外。于是下楼吃粉,等向导到来。
向导叫周送员,当过兵,当过村里的民兵营长,64岁的他看起来还很健壮。他背了个黑色的皮包,包里露出一把香。
“放心,不会下雨。”周送员说。
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他说他出门前在心里求了泰和仙的仙,泰和仙的仙很灵,他不会让泰和仙下雨的。
前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卧龙村的支书陈强也说过泰和仙的仙很灵,说早几年他随省摄影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去泰和仙山顶拍照,当时云遮雾绕,能见度不超过5米,摄影协会的负责人为拍不了图感到很沮丧,但陈强很肯定地对他说:“你放心,云雾肯定会散的。”说完,他进庙求了下仙,出来后,五六分钟不到,一阵风来,云雾散去大半,摄影协会的负责人拍到了很好的图片。
油茶。
“真的不会下雨吗?”地理君将信将疑,临出发,还是背着向导找酒店老板娘要了两把雨伞。
秋日清晨的泰和仙,天光柔和清晰,草木花果都颤动着晶莹的露珠,不知道藏身在哪里的画眉和竹鸡向山里的陌生来客问好致意。
坐山吃山,周送员曾经是很厉害的猎人。每声鸟叫,他都能够判断出鸟的种类、大小,以及藏身的方位。
“山上有麂子,有野牛,野牛的尾巴短短的,它一个纵身,能纵出去三四米远。”周送员告诉地理君。
走了一会,他又说三四十年前,山里还有老虎、豹子,而兔子,似乎是他唾手可得的猎物,随便在哪里放个夹子便可夹住。
所有的野物中,他最讨厌的是野猪,“野猪鼻子太灵了,冬笋出来的时候,我们人还没去挖,它就隔着泥土嗅到了,一拱就把一大片的冬笋拱了吃了。”
好在泰和仙山脚到山腰段,多竹,野猪再多,山下的村民还是能从野猪嘴下抢挖到很多冬笋。冬笋是泰和仙脚下的卧龙村、大英村、小英村等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一个冬天,卧龙村在家的村民挖冬笋能挖出五六十万收入。
泰和仙给卧龙村等村的村民贡献出的另一项大的收入,来自野生板栗。周送员说他曾有一年捡了两千多斤野生板栗。为了捡野生板栗,大英村等比较远点的村落里的村民经常四五点钟就摸黑进了山。
19日清晨,地理君在通往泰和仙山顶的路边不时会看到高高挺立的野生板栗树,长满了刺的板栗有的还在树上,有的掉落路上。周送员说还有更多的野生板栗树长在泰和仙槽冲的岩壁上。
上山道与老房子。图/吴宇欣
云遮雾绕,泰和仙就真的像是仙境
行至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处时,有稀稀的细雨飘了下来。这时峰回路转,眼前一片开阔,看到了远处一层又一层的山峦,看到一层又一层的山峦间薄雾升起,弥漫,和更远处的云和山连成一片。
这个时候,周送员还很肯定地说不会下雨,那些飘在我们身上的雨丝其实是雾水。他说是这么说,但看到地理君拿出了伞,毫不迟疑地就接了过去。
远处的云和雾渐渐逼近,没几分钟,雾开始在我们刚刚经过的山林往上爬升了,看起来它们爬升的速度要慢于我们,但我们还没爬到山路的另一个拐角处,雾就到了我们头上。此时,云遮雾绕,泰和仙就真的像是仙境。地理君心心念念的高山草甸,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到了脚下。
这是秋天的草甸,秋寒让草甸一片斑驳。泰和仙的草甸和武功山一样,多是白茅草。深秋的白茅草,花和茎枯黄,看似柔柔的长条形叶子却仍舍不得将绿完全褪去。雾变浓之前,地理君觉得白茅草蔓延的一个又一个山头,都铺层着它们和风、和雾共同酝酿出的绵绵诗意。
“他们总在罕有人烟的峰顶/造庙宇给神住//然后藉口神太孤单/把整个山头占据”
这是诗人非马的短诗《人与神》。很多名山,都上演了诗中的故事。我曾担心泰和仙也是这样的,直到雨中登顶,看到那个小小的庙,只有三间非常简陋的房子,才替泰和仙、替泰和仙的山民所信奉的土神仙吁了口气。
山间清泉。图/吴宇欣
泰和仙的山民,不管是山南边茶陵的,还是山北攸县的,都很信泰和仙的仙。有意思的是,他们信奉的仙不是同一个仙。茶陵这边信奉的仙姓尹,是骑着白狗到的泰和仙顶。攸县那边信奉的,是一位姓洪的女仙,洪氏娘娘,最先供奉洪氏娘娘的,是凤仙祠。
两家传说中,相同的,是说山脚下的稻田,曾经为椿象(俗名臭屁虫)所苦,后来他们到泰和仙求仙,他们的仙把椿象引到了山顶的仙观,山脚下的稻田从此再无椿象。10月19日上午,地理君在山顶仙观外墙上看到了十多只传说中的椿象,终于明白为什么周送员那么相信这泰和仙的仙。
传说归传说,信和不信都不影响道家文化的根深扎于泰和仙及其周边。以至于山上的道观数十年前毁了,泰和仙山脚下两县的村民在2009年凑钱又砌了个简陋的仙观。仙观主厅的墙上,这边记着茶陵方面捐赠者的名字,那边记着攸县方面捐赠者的名字。仙观简陋是简陋,但山脚下两县的山民却并不在意:泰和仙的这仙气总算是接续上了。
【攻略】
1.登顶泰和仙,茶陵方向,由火田镇卧龙村往山里走,遇到“梨把山特色中药材厚朴种植基地”的牌子时往左边上桥,再沿水泥路一直往上走,车可沿水泥路开到接近半山腰的地方,下车后沿土路上山。
2.攸县方向,由鸾山镇上坪村开车上山,有水泥路通到半山腰,天气晴好的时候,开越野车且车技好,可将车沿土路开到离山顶只有数十米的地方。
3.泰和仙山脚下的卧龙村2015年就获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有接待游客的能力。例如地理君住的勇仔柴火农家饭庄,就有吃有住。吃的多是当地食材。如果同行的有六七个人以上,连住宿一起,人均一天130到150,就可以有土鸡、土鸭吃了。
4.泰和仙山上山下,联通手机都没有信号,联通用户最好和移动或电信用户结伴上山,否则,迷路就会失联。
撰文/本报记者刘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