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演员的咖位比电视剧演员更高?
朋友说:因为胶片比较贵。
您要是这么直白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聊天了。
自古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鄙视链。
在影视圈就有这样一条鄙视链:演电影的瞧不起演电视的,演电视的瞧不上选秀的。
当然啦,扯远一点,演电视的还瞧不起说相声演小品的,说相声的还瞧不起二人转的,二人转演员还瞧不起拍网剧的呢!
其实以上提到这些表演品类中的演员,统一都可称之为艺人。
什么是艺人呢?艺人,泛指有才艺、并靠才艺表演谋生的人。
在古代,艺人要是不露两手胸口碎大石观众哪肯轻易让你走啊?
不过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条等级森严、高低有别的鄙视链中,大家终于达成共识:我们都瞧不起抖音快手的网红!
在艺术面前谁还不是个傲娇的小公举呢?其实都是出来恰的,哪来那么多高低贵贱呢?然而并非人人都像我这么善良可爱。(一盘花生将我灌醉
在这个世界,一切皆可改变,只有高低贵贱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说回正题,我们在日常看片刷剧的时候,经常会好奇:
为什么一般演电影的演员只演电影?
为什么拍电视剧的演员只拍电视剧?
为什么电影演员地位比电视演员高?
同样是演员,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今天我们就基于港圈而言,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
在最鼎盛的年代,港片港剧双龙齐飞、共赴巅峰,在各自领域内都涌现出了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电影圈有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刘德华等天王巨星,在电视圈有郑少秋、万梓良、黄日华、罗嘉良等电视一哥。
就拿这些大咖来说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三位动作巨星从一出道开始就是拍电影,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电影人,自然不消多言。
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三位则是出身无线艺员训练班,后一直效力电视台。后来三人分别拍了《上海滩》、《神雕侠侣》、《他来自江湖》这样的优秀剧集。
也正是在电视领域取得了可观成就以后,为了进一步实现突破,他们选择投身影坛。
当然,他们的选择是绝对符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法则的。
而郑少秋、黄日华、罗嘉良三代“无线一哥”皆曾创造过一时无两的收视神话,缔造过不可复制的电视时代。
郑少秋曾留下《戏说乾隆》、《楚留香》、《大时代》、《笑看风云》、《天地男儿》等多部传世经典;黄日华就拍过《过客》、《射雕英雄传》、《义不容情》、《银狐》、《马场大亨》、《天龙八部》等太多神剧;
罗嘉良则主打商战剧,曾经三次夺取无线视帝,创造《天地男儿》、《天地豪情》、《难兄难弟》、《创世纪》、《流金岁月》等一个又一个收视巅峰。
纵观以上提及剧集,随便拎出一部就是亘古神剧。然而这三位却很少拍电影。
在他们数量少得可怜的电影列表中,几乎拿不出一部像样的作品。你仔细琢磨!
当然也有一些演员同时兼顾了电影和电视剧,勉强做到了文体两开花,比如万梓良。
1986年《流氓大亨》开始,历经《生命之旅》、《成吉思汗》、《他来自江湖》、《笑傲在明天》、《大家族》、《巨人》,到1995年他在TVB的最后一部作品《万里长青》,是他电视事业的最辉煌十年。
作为邵逸夫的干儿子,在这十年之间,万子主演的电视剧,不是当年的收视冠军,就是TVB的台庆大剧。其受宠程度也算是绝无仅有。
但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电影领域,中间也拍过《胭脂扣》、《旺角卡门》等经典作品,并且还凭借《大头仔》捞了一个金马影帝。
可以说万子是电影电视兼顾最好的一位。
尽管如此,他的电影资源比起同时期的周润发、李修贤等,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除去以上几位天王巨星,我们还有必要提一下香港影坛后来崛起的两位实力影帝:吴镇宇、刘青云。
此二人皆于90年代初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不回头之态势投身影坛,经过在烂片堆里跌爬滚打的多年心酸,终于在新千年后成为香港实力派演员的代表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吴镇宇、刘青云在拍电影之前,他们在电视领域的资源是非常欠佳的,至少是不如以上提到的周润发、万梓良、黄日华那几位。
但是在摇身一变为电影演员之后,他们再度回巢拍剧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吴镇宇离开无线多年,回巢主演的《难兄难弟》、《冲上云霄》皆是收视冠军。
为什么呢?是TVB大彻大悟、悔不该当初狗眼看人低吗?非也。
最重要原因是他们已经进阶为人人仰慕的电影大咖,并且披上了金像、金马等影帝黄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几点:
第一,电影圈和电视圈虽然同属影视圈,但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并且二者之间的地位也有着很大差距。
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香港电影在90年代中期就走向衰落,但电视剧却丝毫不受影响、反而经典不断。
道理很简单,台商撤离、盗版盛行等等一系列人间惨案,针对的是你电影行业,关我TVB、ATV啥事?
第二,不管你是票房保证,还是收视福将,几乎所有演员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从小荧幕奔向大银幕的电影梦。
他们的灵魂深处都在疯狂呐喊:虽然我是一个演员,但其实我更希望你能够叫我的全名:电影演员。
第三,毫无疑问,电视演员转化为电影演员是个痛苦的过程。
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或难或易,并不重要。但是,一定会很痛苦。
他们早在发迹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现在不痛苦一些的话,日后功成名就了哪那么多鸡汤给别人灌啊?
第四、电视演员不一定能演好电影,但电影演员演电视剧却游刃有余。
有些电视演员都是老戏骨了,但是演电影就是带不来票房。
好比TVB收视福将黄子华,却还有另一个称号:票房毒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演员如云似雨、多如牛毛,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人,可能会告诉你: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但是呢?真正演电影好的,其实也就那么一帮人。
其他人要么谨慎试水后知难而退,要么破釜沉舟后折戟沉沙。
这就是电影,它一直就在那里,但不是谁都玩得转。
那么,是不是电影演员实力就一定高于电视演员呢?也不一定。
其实这和演员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归根到底来说还是电影和电视剧表演品类的差别而已。
大多数情况来说,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
那么,除了性质上的截然不同,电视剧和电影相比,到底差别在哪里呢?
一、表演难度不同。
对于很多实力水准较高的演员来说,演电视剧只是一项耗时间、耗体力、耗精力的纯体力活。
电视剧的发展主要倚靠编剧和故事,一般只要求演员顺理成章、将大量的剧情顺利表达出来就行。
电影则需要通过肢体、表情、动作、眼神等多种方式集中表达,并且要在短时间内交代出诸多关系。
如果说电视演员的演技呈现主要依赖于剧情的铺垫发展,那么电影演员的实力大赏则更借助于自身张力。
总的来说,比起电视剧的生活化,电影的表演难度和维度都要更高,电影要求演员临场反应更快、适应能力更强、技术性要求更高。
二、商业赚取不同。
除去表演难度之外,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电影票是需要钱买的,而电视剧不需要。
电影的商业计算单位是票房,而电视剧的计算单位是收视率。
比起电影演员,流量明星和电视演员所具备的国民度是很高的。但为毛他们的电影往往票房一般?因为流量这种网上虚无的东西,太难转化成票房了。
真正掏钱看电影的人,不是买偶像出镜的,大多是花钱买精神愉悦的。
偶像随便哪里都能看,但好的电影却可遇不可求。
三、传播难度不同。
这属于电影和电视剧艺术范畴的差距。
大家都知道,电影一般也就两个小时左右,而电视剧则是几十集,剪在一起长达几十个小时。
从传播便捷的角度上来讲,电影确实比电视剧更加受欢迎。
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我平常下班以后没事干最喜欢的消遣方式就是刷片。
为嘛?省钱嘛!但一般我更乐意刷电影,而比较抵触刷电视剧。
一部电影再烂不过100分钟也就完事儿,一部神剧再好也得花好几天时间才能看完。
四、电视台限制除去以上几点,在港圈还有一条特殊原因:电视台对电视演员的限制。
尤其是TVB最为典型,一旦艺员与电视台签订部头约之后,就会接受公司统一管理,被条条框框的规定制约,其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约束就是:不准艺员私自外出接戏、拍电影。
不听话?封杀,雪藏,让你在香港影视圈混不下去。
当然关于这一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五虎将决裂事件、刘德华被雪藏事件。
管这管那,管天管地,关键钱还少。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大时代》专业的港剧巅峰照样拦不住刘青云出走的步伐。
综上所述, 逐渐形成了大家固有认识中,电影的逼格要高于电视剧。
因此,很多剧咖都希望有机会通过电影来提升自己的逼格,证明自己的演技。
电影是检验一个演员影视地位的最高标准。
所以说,电影明星是有资格傲娇的。因为他们确实是在许多明星的终极目标中。
所以当年的港片工厂或好莱坞工厂,很多大牌明星,尤其是男明星是绝不拍电视剧的。
只是近些年才有一些演员出于玩票心态以及赚钱欲望涉足了电视剧市场。
往前推几十年,很难想象让李小龙、成龙等电影巨星演电视剧。
最后,还是那句话。笔者不求抽丝剥茧、包罗万象,但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不求我的一篇吹水能够揭开谜底,但愿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你的迷惑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