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1)

近日,由潮州市实验学校自主创编的红色话剧《木棉花开》在灯塔工程“百剧庆百年”广东省少先队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儿童剧目展演活动中,喜获优秀微型剧目奖。

“小李子,你要学会坚强起来,勇敢起来。”多年以后,小李子坐在木棉树下,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大风凛冽的夜晚,虎子哥为了革命甘受寒冷的考验,只为把革命情报送到后方部队去。

随着台上灯光的转换,木棉花开,时移境迁,但红色革命故事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近日,由潮州市实验学校自主创编的红色话剧《木棉花开》在灯塔工程“百剧庆百年”广东省少先队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儿童剧目展演活动中,喜获优秀微型剧目奖。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聚光灯下,看看这部剧台前幕后的故事。

红色话剧《木棉花开》

取材红色资源

重现潮州红色岁月

“敌人带重兵偷袭潮州城的主力部队,敌众我寡,我们全军溃败。”一名女伤员着急地说。女伤员紧张的情绪传递给了舞台下观看的学生、老师。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2)

剧照

该话剧结合当前少先队员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铺开和导向,将三河坝战役、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等相关的潮州红色历史事件作为创作元素。剧中一位百岁老战士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难忘经历,当时是1927年的秋天,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下。周恩来带领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驻扎在潮州城宣讲革命真理,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偷袭。潮州城里里外外的百姓,自发掩护起义军撤退。潮州城外一村庄里的孩子们,更是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伤员、传送军情……故事还将潮州革命据点涵碧楼、红色村庄大坑村等红色旧址一并带入。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3)

剧照。受访者供图

“这部话剧的制作,倾注了很多心血。”潮州市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蔡梓勉说,通过调研、学习、写剧本、表演等方式,让学校的老师、学生真正学党史、感党恩。于是,该校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潮汕地区红色革命史,编排红色话剧,传承红色基因。

话剧由学校与两位学生家长策划撰写,虽属虚构,但其中有不少情节、细节是取材于潮州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4)

潮州市实验学校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潮汕地区红色革命史,编排红色话剧,传承红色基因。受访者供图

导演张栋说,为了让小演员更好理解故事的情节,学校还多次组织参演的学生到大坑村、涵碧楼等红色文化宣讲基地学习。

台上真哭真摔真痛

台下深感党史厚重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5)

“虎子哥”饰演者唐梓天(右)在导演的指导下练习动作。受访者供图

“摔那一下是真的疼,尤其是把垫子拿开,哎呀,是真的疼。”潮州市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唐梓天说。唐梓天在剧中饰演的“虎子哥”一角,因被反动派军官踢了一下,摔倒在地。

回忆起表演期间的点滴,小演员毫不掩饰,说表演过程确实苦。剧中最小演员“小李子”的饰演者付虓狄还曾负伤参加排练。“那次是手在家里割伤了,包扎后问题不大,我就很小心很小心,尽量不磕碰到。”付虓狄轻描淡写地说道,很是坚强。但实际上,付虓狄跟剧中的“小李子”一样,是个爱哭的小孩,几乎每次排练都会哭出声。

“因为虎子哥病重了,我真的没法接受。”原来付虓狄参演该剧时,总会忍不住陷入剧情中,对“小李子”一角的所见所闻感同身受,甚至在排练的时候还曾因哭喊“虎子哥”这句台词而破音。

一场表演下来,小演员似乎都成长了许多。“我在剧中的台词不多,但是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最后一场拍摄的时候,地板很滑,容易站不稳,但是我还是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遍过。”五年级学生陈展说。他在剧中饰演的是一名现代的小学生,负责整部剧的开场白,需要用兴奋的语气和动作表达参加学校春游的开心之情,所以在跑跳时十分容易摔倒。“我想我一定要一遍过,不然就耽误其他人的时间了。”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6)

剧照。受访者供图

有了这次表演经历,小演员真切地体会到了革命党员的艰辛,也不时提醒自己要向他们学习,不畏艰难。“我记得在最后拍摄的时候,他们都排了一天了,我问他们辛不辛苦。他们说不辛苦,比起以前的儿童团,这点苦算什么!”潮州市实验学校教师吴丽聪回忆道。她笑着说,这场演出对他们的影响已经刻进心里了。

多次选角自制道具

上好一堂全校党课

“这次拍摄跟我平常接触到的拍摄有比较大的不同,尤其是演员,他们年龄小且非专业。”导演张栋说。

既是导演又是学生家长的张栋,深谙孩子的天性,所以在本次表演的选角上也煞费苦心。剧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经过了两次演员的更换。像虎子哥一角,由于考虑到这个角色的性格比较刚毅,所以在挑选演员的时候,导演偏向于选择有一定体育或者武术基础的。“很巧,饰演虎子哥的唐梓天就有一定武术基础。”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7)

剧照。受访者供图

不仅导演认真对待,小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不断揣摩角色的情感。六年级学生陈秋旭饰演一名“老红军”,悬殊的年龄差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老红军的声音是沙哑的,但却又有情感的起伏,比如回忆时一开始是低沉的,后来到‘虎子哥’去世是带有哭腔的。”虽然对表演是零基础的,但小演员却深知念台词时的节奏感对剧情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剧中女伤员有一段近百字的独白,女伤员的扮演者余悦坦言台词不难背,难的是要传达出紧张的情绪。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8)

“老红军”饰演者陈秋旭揣摩剧中角色的情绪进行配音。受访者供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部仅15分钟时长的话剧,凝结了学校师生、家长等各方的力量。“为了台上那堆稻草,我都让老丈人出动了,请他帮忙问村里人要稻草。”潮州市实验学校团支部书记江植雄说。小到灶台上的一个水壶,大到一棵木棉树,老师和家长想尽办法去还原那个年代的场景。“像那个水缸,考虑到重量问题,我们采用了塑料材质,之后请家长帮忙,给水缸涂上乳胶、粘上沙子、抹上黑漆。”吴丽聪说。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9)

家长协助制作表演道具。受访者供图

红色经典表演小学生(潮州市实验学校活化红色资源)(10)

老师与学生一起制作表演道具。 受访者供图

“我最难忘的是,拍摄的那一天,大家拍了整整一天。午饭过后,大家一直跟我说不累,其实都累得趴在楼梯上就睡着了。”蔡梓勉动容地说。对于潮州市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而言,这部话剧不仅是一部剧,更是一节全校党课,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强化了全校上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意识。“它比任何一节课或者研学活动都来得深刻,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提高了全校的凝聚力,也为校魂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撰文】陈树洁

【作者】 陈树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