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肃:sù(严肃、肃静、肃穆)

晰:xī(清晰、明晰)

振:zhèn(振作、振兴、共振)

胸:xiōng(胸脯、胸襟、胸口)

怀:huái(怀念、怀乡、怀抱)

赞:zàn(赞成、赞许、称赞)

效:xiào(效应、效益、效用)

疑:yí(疑问、疑心、疑虑)

惑:huò(惑乱、疑惑、妖言惑众)

凡:fán(凡庸、凡尘、凡人)

顾:gù(主顾、顾念、顾虑)

训:xùn(训诫、训斥、训练)

斥:chì(斥骂、排斥、训斥)

二、我会认组词

崛:jué(崛起、崛地而起)

范:fàn(模范、师范、范围)

魏:wèi(魏国、姓魏、魏王)

淮:huái(淮安、淮河、淮北)

三、多音字

难:nán (困难)nàn (遇难)

轧:yà(倾轧)zhá(轧钢)

模:mó(模范)mú(模子)

兴:xìng(高兴)xīng(兴奋)

四、近义词

清晰一一清楚 抱负一一理想 胸怀一一胸襟

赞叹一一赞扬 麻烦一一烦琐 疑惑一一困惑

驱使一一促使 欺凌一一欺侮 果真一一果然

沉郁一一郁闷 热闹一一喧哗 左顾右盼一一东张西望

五、反义词

繁华——荒凉 清晰——模糊 热闹——安静

非凡——普通 坚定——犹豫 风和日丽——乌云密布

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左顾右盼一—目不转睛

六、理解词语

模范: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抱负:远大的志向。

胸怀:心胸;心怀。

赞叹:称赞。

麻烦:烦琐难办的事情。

疑惑不解:怀疑困惑不能明白。

沉郁:低沉郁闷。

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训斥:训诫和斥责。

劝慰:劝解安慰。

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七、句子解析

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反衬:别处的冷清与萧条,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舒适、富足,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悲惨、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2.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两个反问句,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于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来说急于想知道答案。

3.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从“不但不”“反而”能看出中国巡警的可恶。

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从这个反问句能看出围观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5.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从这个比喻句能看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内心很焦灼,他急切地想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

6.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从“为之一振”“竟然”能看出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感到很意外,很吃惊,很骄傲,很佩服!

八、问题归纳

少年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了触动,明白了伯父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少年周恩来背着伯父进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哭诉着自己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中国巡警局却不予理会,反而训斥这个女人,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让少年周恩来深深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国力衰弱,不能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只能任人宰割。明明是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可是中国巡警却帮外国人说话,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因为“中华不振”啊!这令人愤怒的事情激发了周恩来的爱国之心。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下去,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而学习、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寄托着他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0):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11-14):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15-17):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十、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3件事。第一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第三件事:后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2.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意:气势豪迈的歌刚唱完,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科学。十年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目的达不到,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少年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充满疑惑,想弄个

明白。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他又目睹中国人受外国人的欺负,中国巡警局不为中国人申冤,反而训斥那位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他便一直思考,并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

3.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我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而读书。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每年有几百万人死于癌症,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现在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医生,攻克癌症,让人们健康、幸福地生活。

图文解读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3)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4)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5)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6)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7)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8)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9)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0)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2)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3)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4)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5)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6)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7)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8)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19)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0)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2)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3)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4)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5)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6)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7)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8)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29)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30)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3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