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首次告别,苏轼对弟弟依依不舍,写下少见的七律名篇

今天介绍一首七律,与兄弟之情有关。兄为苏轼,弟为苏辙。

说起来,两兄弟同为“唐宋八大家”中人,苏辙的存在感恐怕连曾巩都不如。苏轼诗文里经常提到“子由”, 我想绝大部分读者不会关心“子由”是什么人。读者都把目光给了苏轼,显得苏辙看起来似乎更像是哥哥创作的催化剂。稍微留点心的,恐怕也只会认为苏辙就是一个活在苏轼诗文里的平庸之辈。

苏辙平庸吗?18岁和哥哥同年中进士,做到尚书右丞,副宰相,宋仁宗钦点的两宰相之一。

苏轼四十首经典诗词(苏轼写出最经典七律)(1)

苏轼常说文章“吾不及子由”,在苏轼那里,这绝对是真心话。苏轼兄弟,彼此都是推心置腹的。

纵观苏轼一生,除了他的文章事业、爱情,最让人动容的,便是他与苏辙的兄弟之情。他们不但是兄弟,也是最好的朋友,同时还是最了解彼此的知己。

“乌台诗案”何等凶险,苏辙多次请求罢官救兄。人生辗转漫漫,两人不间断唱和几十年。到了,两人都死了,兄弟俩还合葬到了一处。这样的兄弟情,也是世间少有。

苏轼四十首经典诗词(苏轼写出最经典七律)(2)

天各一方彼此牵挂的时候,也往往是他们酬答诗兴最浓的时候。因为彼此一片真情,酬答诗时有跳出陈套,甚至也能出千古绝唱,例如人所周知的《水调歌头》,一词出,余调尽废。

今天要说的这篇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是苏轼作品中耐人寻味的上品。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四十首经典诗词(苏轼写出最经典七律)(3)

诗作于公元1061年,时诗人24岁,弟弟苏辙22岁,两人第一次面临分离。又经过故地渑池,率先勾起苏辙回忆,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很快苏轼和了上面这首。

渑池,对兄弟二人有着特殊记忆,在和这首诗之前的五年,19岁的苏轼和17岁的苏辙就是经过这里参加科考的,并且还一同拜访了僧舍、一同题诗。第二年两人双双高中。五年过去,故地重游,自然格外多感。

诗分两层。前半部分重在自由抒慨,以雪泥鸿爪的比喻道出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颇为新警,用笔也是一气贯之,圆转流畅,颔联看似散句,实则对仗严整。

苏轼四十首经典诗词(苏轼写出最经典七律)(4)

“似”、“飞”、“鸿”、“泥”等字的重复出现,起到了或顶真或回环的作用,不仅不觉单调反而有流转的协和之美。

下半部分回忆渑池往事,是上四句的细化,也算扣题。描写一下子变得琐碎起来。

诗虽名诗,精华却在前四句,后四句笔力较弱,明显有强撑之嫌,似乎显得多余,若砍掉后半部分,只作一绝句,更佳。强作八句,整体上有些参差不齐,毕竟前四句是那么空灵超逸。坡公不擅律诗,此或一证。

不过相比那首更著名的《定风波》,苏轼这首七言律诗,同样写出惊艳千古的哲理。不是吗?

,